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自序
第一篇 洞见 认识写作,才能爱上写作
第1课 懂得写作,才会爱上写作——笔杆子的“10大心法”
1.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
2.写作不是简单的文字工作
3.天赋是块挡箭牌
4.表面乐此不疲,实际都是责任
5.别怕当幕后英雄
6.贴个标签又何妨?
7.不是会了才写,而是写了才会
8.不能不会写,不能只会写
9.精进需要长期主义
10.越是没人干,越要顶上去
第2课 你若参透,便是高手——精进写作的“9句箴言”
1.文无定法但有一定之法
2.写作,写的是思维
3.想得清楚,才写得明白
4.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5.跨界是创新之源
6.大稿子要有大格局
7.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
8.越难啃的骨头营养越好
9.学着把文字当朋友
第3课 因为难能,所以可贵——笔杆子的7种难能可贵之处
1.肚中之货不易得,博学多识融通贯
2.冷静冷落又冷清,板凳太冷坐热难
3.学成出师非一日,久久为功耗时间
4.写作过程如磨墨,能力耐心靠修炼
5.心理压力如山大,一颗文心须勇敢
6.登堂入室谈何易,不慎即成门外汉
7.关键时刻难脱身,奈何只得继续干
第4课 写作虽苦不堪言,但也妙不可言——写作也有"溢出效应"
1.主动塑造作用
2.被动塑造作用
第5课 能写的人有多厉害?——从宋玉怼登徒子看写的重要性
1.宋玉是什么人,凭什么能让登徒子"遗臭万年"?
2.登徒子因何得罪了宋玉?宋玉又如何怼登徒子?
3.登徒子背上"好色"的千古骂名,根本原因在哪里?
4.笔杆子如何修炼"牍德"?
第6课 所谓高效,其实是一种习惯——高效率写作的10个习惯
1.什么是写作效率?
2.高效率写作的10个习惯
3.如何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第7课 跟着历史人物学写作——解锁曾国藩身上的“8条写作密码”
1.从不投机取巧
2.能从失败中站起来
3.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4.把写作当成一种修炼
5.在总结中迭代升级
6.像吃饭喝水一样学习
7.在大格局下思考
8.用平常心对待工作
第二篇 学习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第8课 为什么你没长期积累的动力?——长期主义下学习积累的“6种算法”
1.池水经不住慢瓢舀
2.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捡到篮里都是菜
4.未雨绸缪好过临渴掘井
5.工夫在诗外
6.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第9课 工夫在诗外 运筹于心中——6个要诀:素材积累“运筹学”
1.未雨绸缪,行动要"早"
2.因材施治,工具要"利"
3.博观约取,积累要"厚"
4.钩沉发微,思考要"深"
5.分门别类,建库要"专"
6.超前规划,管理要"顺"
第10课 你不理材,材不理你——8个维度:素材分类“管理学”
1.形态维度
2.业务维度
3.作者维度
4.事理维度
5.时间维度
6.空间维度
7.文种维度
8.要素维度
第11课 选材如征兵,用材如统兵——5道关口:选好用好写作素材
1.需求导向,把好计划关
2.逢进必查,把好挑选关
3.质量至上,把好加工关
4.效率为先,把好用材关
5.运筹帷幄,把好统筹关
第12课 看了那么多年文件,你真的会看吗?——文件的“6种打开方式”
1.礼节性阅读
2.框架性阅读
3.要点式阅读
4.研究性阅读
5.应用性阅读
6.提问式阅读
第13课 写作没有永远的神,只有日积月累的人——送给学习者的“7个锦囊”
1.常态化阅读
2.当个谦虚的倾听者
3.像蜜蜂一样多方采集
4.习惯于用笔记录
5.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6.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
7.三天不练手生:笔力是练出来的
第14课 写作没有白读的书,每本都算数——写作“营养学”
1.摄入知识
2.塑造思想
3.涵养气质
4.焕发精神
第15课 笔杆子的读书时间从哪里来?——发现“暗时间”的方法
1.搞懂什么叫读书
2.时间是什么?
3.学会"交换"时间
4.学会"折叠"时间
5.学会"储存"时间
第16课 有一种学习,叫模仿——关于模仿的3个问题
1."抄"的本质是什么?
2."抄"字包含哪些动作?
3."抄"的6种误区
第17课 “姿势”对了,模仿就成了——模仿借鉴的5种策略
1.借题发挥:模仿情景主题
2.借风驶船:模仿风格特点
3.借石攻玉:模仿方法技巧
4.借瓶装酒:模仿篇章结构
5.借辞表意:模仿思想观点
第三篇 修改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第18课 文章不厌百回改——如何正确看待修改?
1.修改是写作的题中之意
2.修改是写作的关键一招
3.修改里面有学问
4.改章难于造篇
第19课 改稿要心中有“数”——“数论”改稿技巧
1.数字"8":牢记八个过程
2.数字"7":改出七种境界
3.数字"6":用好六大招法
4.数字"5":聚焦五个要素
5.数字"4":用好四种方法
6.数字"3":扮好三个角色
第20课 审稿得有“几下子”——审稿“资本论”
1.背景不清问一下
2.主题不明想一下
3.情况不熟翻一下
4.脉络不通顺一下
5.数据不准对一下
6.内容不实加一下
7.语言不精删一下
8.材料不和并一下
9.表达不当换一下
10.语气不顺读一下
第21课 公文最怕有“硬伤”——公文病症的“外科诊断学”
1.什么是公文的"硬伤"?
2."硬伤"的4种症状
3."硬伤"的4种病因
4."硬伤"的3种防治方法
第22课 公文也怕有“软伤”——公文病症的“内科诊断学”
1.什么是公文的"软伤"?
2."软伤"的15种病症
3."软伤"的4种防治方法
第23课 “减肥”不能带偏见——文稿篇幅“不等式”
1."减肥"不等于"越瘦越好"
2."减肥"不等于"胖了再减"
3."减肥"不等于"只减字句"
4."减肥"不等于"只做减法"
第24课 切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文稿篇幅“系统论”
1.立意构思时主旨像小孩一样单纯
2.谋篇布局时结构像板凳一样简洁
3.选材用材时标准像挑刺一样严苛
4.叙事说理时笔法像打针一样直白
5.遣词造句时语言像钢铁一样精练
第25课 心中有尺度,笔下才有限度——文稿篇幅“控制论”
1.以人为尺
2.以事为尺
3.以文为尺
4.以时为尺
第四篇 修炼 人在事上磨,文从心里走
第26课 写作力是多种能力的“化合物”——笔杆子的“6项修炼”
1.学习力修炼
2.思维力修炼
3.语言力修炼
4.创新力修炼
5.意志力修炼
6.道德力修炼
第27课 使“寸劲”,求“寸进”——笔杆子的长期主义复利
1.何为"寸劲"?
2.寸劲的3点启示
3.如何使"寸劲"求"寸进"?
第28课 狭路相逢勇者胜——笔杆子也要有“亮剑精神”
1.笔杆子的剑要亮出情怀
2.笔杆子的剑要亮出勇气
3.笔杆子的剑要亮出水平
4.笔杆子的剑要亮出意志
第29课 在写作中学习写作——笔杆子精进的“8大机制”
1.学习机制:不间断学习
2.分享机制:相互分享范文
3.团队机制:跟着团队进步
4.沟通机制:注重全过程沟通
5.推稿机制:在推稿中训练
6.师徒机制:跟着师傅学习
7.模仿机制:在模仿中借鉴
8.跟稿机制:跟着稿子走
第30课 写前有“沙盘”,写后有复盘——写作要有“复盘思维”
1.什么是复盘?为啥复盘?
2.复盘的6种形式
3.复盘的6个对象
4.复盘的5种方法
5.如何养成复盘思维?
第31课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篇文章构思过程的复盘
1.初次归纳了10条方法
2.从人减肥想到文稿"瘦身"
3.偶然获得"修剪"灵感
4.从管理学中另辟蹊径
5.从五个维度表达"瘦"的意象
6.一段时间后又有新想法
第32课 工作报告年年写,怎样出新意?——从实战中复盘的3点经验
1.定准"调子"方能弹准"曲子"
2.搭稳"架子"方能装实"里子"
3.擦亮"套子"方能美化"面子"
第33课 写公文也需灵感加持——如何在写作中激发灵感
1.什么是灵感?有啥用?
2.激发灵感的4种方法
3.激发灵感的4种策略
第34课 应景讲话的写作技巧——5个特点+6个诀窍
1.应景讲话的5个特点
2.应景讲话的6个诀窍
3.写作实例:在培训班总结会上的发言
第35课 脑中有窗口,文里有亮光——发现工作亮点的“4只眼睛”
1."有无"之眼
2."多少"之眼
3."快慢"之眼
4."优劣"之眼
第36课 30分钟即兴写就的感言——一次课后感言引出的5点感受
1.写作无处不在
2.从不缺写作素材,只缺敏锐的眼睛
3.不拘一格地练习
4.结构不要太复杂
5.有感而发
后记
更新时间:2023-08-25 10: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