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再见,平庸时代:在未来经济中赢得好位子
更新时间:2016-08-18 14:47:50 最新章节:第33章 致谢[1]
书籍简介
世上最受赞誉的经济学家之一——泰勒考恩关于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力作!在这本令人眼界大开的书中,全球知名的经济学家和畅销书作者泰勒考恩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明显而又令人不安的事实:世界正涌现更多的富人、更多的穷人,中产阶级日益萎缩,并解释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高收入者比以往更多地利用机器智能的数据分析优势,从而在各方面取得更好的结果;与此同时,低收入者缺失学习,很少充分利用新技术,所以提升空间很小。差不多每个行业创造高价值的工作都越来越少依赖于人力劳动,而这会一直改变世界的工作和待遇。中产阶级那种稳定、舒适的生活再也无迹可寻——平庸时代已经结束。在《大停滞》一书里,考恩解释了为什么美国的平均工资在过去40年徘徊不升;而在本书中,作者向我们揭示了经济的新特点对税收、政府开支、员工福利、债务和教育意味着什么。更重要的是,作者为劳工和企业主指明了一条前进的最佳道路,并为读者提供了一张走进经济景观的路线图。考恩的观点富有挑战性并使人清醒,但最终又令人兴奋甚至鼓舞人心。在关于世界经济走势的争论中,平庸时代的结束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由此,考恩敏锐的洞察力给我们所有人提供了机会。
品牌:浙江人民
译者:贺巧玲
上架时间:2016-01-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江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提出,真正的“中国增长之谜”不是中国的经济增长为什么比发达快很多,而是为什么比其他发展中快很多。全书基于翔实的数据和比较分析,分析并反驳了几种流行的解释,提出中国的崛起是东亚经济增长奇迹的一部分,而造成中国与其他发展中之间差异化表现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因素,即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对储蓄和教育的重视,不仅有助于澄清公众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常见误解,帮助其理解中国经济过去增长的原因,也有利于预判中国经经济12.4万字
- 会员本书对中国经济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与世界经济发展进行了对比,指出中国所经历的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并不是中国所独有的,但中国投资率过高、持续时间过长确实比较独特。本书从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效率的角度,对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形成和支撑中国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内在逻辑。根据分析结果,本书指出,中国需从产权制度、微观制度、宏观制度、非正式制度四个维度同时推进经济转型,并提出了转经济11.8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萧条经济学”的来龙去脉。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全球经济发展为何不确定。第三部分主要说明中国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是从理论与政策的角度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发展经济学”,力求“格物致知”。经济21.9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撰写的38篇时评文章,专家学者紧扣“两会”脉搏,聚焦《政府工作报告》,根据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中央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十四五”规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讨论。经济12.9万字
- 会员本书从经济空间结构调整、科技的长远基础、高端制造、乡村现代化、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国生态足迹、废弃物收集处理数字化、“一带一路”的持续点、2035经济愿景、教育作为第一国策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于理解当前的中国以及把握趋势、做好应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经济22.6万字
- 会员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攻关期。无论从国际或国内形势看,中国都应该主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绿色新动能经济,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本书在“五级火箭”理论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绿色新动能经济”概念,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剖析,深入分析了中国绿色新动能经济发展的进展与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等,分别提出了发展绿色新动能经济的思路与对策经济16.3万字
- 会员本书共有八部分内容,具体包括:区域政府是中观经济市场主体,资源生成与供给侧三驾马车推动经济增长,斯密的第三本书与政府双重属性理论,区域政府竞争与政府超前引领,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新引擎,市场经济双重主体与中观经济三大定律,成熟市场经济是强式有为政府与强式有效市场相融合的经济,微观、中观、宏观经济行为分析与政府经济行为的几点共识,力图探索与破解世界各国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实践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10.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