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微动作、微反应心理学:你的身体会说话在线阅读
会员

微表情、微动作、微反应心理学:你的身体会说话

惠丽娜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心理学心理百科12.4万字

更新时间:2016-08-31 17:22:38 最新章节:第15章 听声辨意——“微”观世界,以“理”服人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你是否了解,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人们通过语言实现的交流只占7%,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会通过微反应来表达感情。心理微反应,是人们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所做出的反应,包括微表情、微动作、微语义三大板块。你想知道一个人是真的高兴还是装作高兴吗?你想知道你的朋友是否对你说谎了吗?你想知道你的竞争对手正在想什么吗?只要你多加观察,便会发现他们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嘴角的轻微一撇,肢体的一个下意识动作都暗藏玄机,会将他们心中深藏的秘密彻底“出卖”。
上架时间:2016-0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惠丽娜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这是一本有料、有故事、有历史厚重感的心理学故事书。本书采用心理学的专业视角,从心理学的起源说起,依次向大家介绍心理学的构造主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完型、认知等七大流派,以及多位不可忽视的无门派研究者(包括许多中国的心理学泰斗),让你了解各个学派的起源与特,以及心理学家们的江湖轶事和八卦秘闻。充满乐趣的知识解读法,让你更心地学习心理学,通你心理学的任督二脉。
    朱广思心理16.2万字
  • 会员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每个人在童年时期,受父母影响创造出自我规则,并逐渐演化为人生脚本。在成长过程中,脚本不断强化,让过去的事情不断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多数时候,我们对此毫无察觉,甚至认为重复某种不幸就是自己注定的命运。正所谓你相信什么,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认为自己一帆风顺,就不会感到生活非常艰辛;认为自己命途多舛,就会感觉被生活各种毒打。人生中有无数的执念掌控着我们
    周司丽心理10万字
  • 会员
    化情绪问题为情绪优势,以积极情绪创幸福生活,用道德情绪铸意义人生。学习情绪知识,思考情绪问题,致用情绪场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而这些不如意背后往往都存在着非常关键的,不易觉察的情绪动因。本书将帮助读者经由心理科学了解各种情绪的本质,在了解心理学家们精心设计的情绪实验,以及由这些实验成果诞生的应对策略之后,就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而一旦学以致用,人生的不如意便自然迎刃而解了。
    彭凯平心理11.2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从一名心理学者的角度,以生活中的梦境为例,并结合梦者的生活背景,来分析梦境中蕴含的心理学意义,揭示那些埋藏在我们心底的秘密。对梦者和读者了解自己的生活都有启发意义。作者特别强调解梦时与生活背景的结合,强调梦者要感觉自己的内心,不主张一一对应式的刻板地解读。所以他常说:“最好的解梦者,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武志红心理14.6万字
  • 会员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梦中迷人奇异的意象从何而来?梦仅仅是大脑随机活动的反映,还是具有心理学上的意义和功能?人类对“梦的起源和意义”的好奇,与人类的存在历史一样古老。在本书中,两位世界知名的睡眠和梦境研究者将带领我们回顾人类为解读梦而做出的努力,进而和我们分享关于梦的新知,从认知科学和脑科学角度揭开梦的神秘面纱。根据脑科学前沿研究,他们提出了关于梦的全新模型——NEXTUP,意为“对可能性理解的网络式
    (加)安东尼奥·扎德拉 (美)罗伯特·斯蒂克戈尔心理16.4万字
  • 会员
    压力往往被视为一种消极因素,哈佛大学压力研究专家阿迪提·内鲁卡博士却认为这是一种普遍误解,亟须消除。在她看来,适量的压力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的许多需求,推动我们前进。但当它与我们的生活节奏不协调时,就会出现问题,引发倦怠、疲劳、睡眠障碍等许多身体反应。压力不可能完全消除,但是可以被重置回健康的水平,从而让压力为我们服务,而不是损害我们。为帮助陷入压力困境里的人们,内鲁卡博士结合20多年的临床经验
    (美)阿迪提·内鲁卡心理12.8万字
  • 你以为的可能并不属实,真相总是隐藏在事物背后。要想识别它,就要学会观察。微反应心理学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且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研究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书从微表情、微动作、微语气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隐藏在人们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言表达背后微妙的心理活动,告诉我们人在内心紧张、动摇、羞愧、戒备等状况下,身体会流露出哪些微反应,这些微反应能够帮你准确把握对方的内
    (日)清水建二心理5.4万字
  • 会员
    本书科学地阐述了“人心理的本质”,从何为心理学的观点出发,用浅显易懂的语音介绍了心理学家的重要理论,深刻分析了人际交往的心理学、人们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学、组织中的心理学、失去健康生活的心理学。同时,对产生心理活动的脑系统和性格与深层心理的关系进行分析,便于读者理性地、客观地理解他人和自己的情绪、感受他人和自己的内心世界。本书将文字内容与图片进行精心的排版和设计,便于读者在理性阅读的基础上,再次从感性
    (日)涉谷昌三心理12万字
  • 会员
    所有的“鸡同鸭讲”、“阴阳怪气”、“借题发挥”,其实都是我们在玩的各种“游戏”。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提出,人的内心有三种“自我状态”,一旦人们展现出特定的“自我状态”时,人们便始了“游戏”,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怄气”般的对话,并随之产生一系列恶果。《人间游戏》指出,只有看透游戏的规则,重新摆正自己与对方的“自我状态”,沟通才能顺利,人际关系才能和谐。
    (美)埃里克·伯恩心理10.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美国心理学会和相关的科学研究报告发现:年轻人的压力和焦虑情绪普遍有所上升。研究报告证实,女孩的焦虑情绪呈骤增趋势,有焦虑症状的女孩和年轻女性高达31%;从2009年到2014年,声称自己经常感到紧张、担忧或恐惧的女孩数量增加了55%,而青春期男孩的可比数字则保持不变;从2005年到2014年,患抑郁症的女孩比例从13%上升到17%,即12~17岁之间女孩患抑郁症的概率几乎是同一年龄段男孩的3倍。作
    (美)丽莎·达穆尔百科13.3万字
  • 为什么我们与最亲密的家人、朋友、恋人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为什么人类会花大量时间去议论他人?为什么在足球比赛中,当裁判员做出的判罚对己方不利时,我们会更多地将矛头指向裁判?为什么宿舍内的公共厨房永远脏乱?为什么直接获取事实真相会如此困难?为什么我们要存在于社会之中,而不能索性脱离社会独自生活?在现代生活中,世界上的各个群体被迫与他人共享空间,导致了史无前例的价值观冲突,也为解决合作的难题带来了绝无仅有
    (美)乔舒亚·格林百科23.3万字
  • 会员
    《怪癖心理学》是一本通俗心理学读物。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揭示怪癖的真相:完美主义、洁癖、强迫症、多重人格等,所有的怪癖都是内心欲望的投射。书中使用了大量精彩案例,讲述尼采、叔本华、荣格、王尔德等天才人物是如何为怪癖所苦,又是如何将这些怪癖作为自己的阶梯。教会我们正确面对自己的多面性,让人生更加从容和完整。
    (日)冈田尊司百科10.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