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江浙诗韵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宋代江浙诗韵研究

钱毅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8.7万字

更新时间:2021-02-08 14:27:18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丰富的诗歌文献不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重要的语言价值,“它是认识发音的宝贵文献”,为我们研究古代语音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继唐诗后,宋诗继续发展,作品数量巨大,艺术成就卓著。宋代江浙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文学创作繁荣。本书以宋代江浙诗歌83965首为研究对象来考察宋代江浙诗歌用韵。本书主要运用“二重证据法”,即将“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相结合,利用大量唐宋笔记、文集等历史文献与丰富的现代方音资料来分析宋代江浙诗歌用韵中特殊韵例的语音性质。本书归纳出宋代江浙诗歌用韵的韵部系统为18部,其中阴声韵部、阳声韵部各7个,入声韵部4个。具体如下:阴声韵部—歌戈部、麻车部、皆来部、支微部、鱼模部、萧豪部、尤侯部;阳声韵部—监廉部、侵寻部、寒先部、真文部、庚青部、江阳部、东钟部;入声韵部—屋烛部、铎觉部、月帖部、质缉部。宋代江浙诗歌用韵的韵部系统与宋代通语韵系18部相符,说明宋代江浙诗歌用韵总体是以通语为依据的。宋代江浙诗歌用韵显示出许多重要的通语音变现象,如佳韵系、夬韵押入麻车部,灰韵系及泰韵合口字向支微部演变,尤侯部部分唇音字押鱼模,德韵部分字押屋烛部,入声-p、-t、-k韵尾多有混押,可能演变为-?韵尾,同时入声韵又与阴声韵通押,说明入声韵的三种韵尾有弱化消失趋向。本书分析了江浙诗韵中全浊上声字入韵情况,发现全浊上声只押去声与只押上声的数量相当,而兼押上去声数量远远多于前两种情况,说明江浙全浊上声字正处在向去声演变过程中。特殊韵字考察是诗韵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书考察江浙诗人用韵中的许多特殊韵字,从而弥补韵书音义失收的不足或探寻某些字音义的演变轨迹,还可印证异读等等。本书详尽分析宋代江浙诗韵中的特殊韵例,这些特殊韵例既不符合《广韵》的用韵规定,也不符合通语用韵。其中阴声韵之间的通押有支微部、鱼模部通押,歌戈部、鱼模部通押,支微部、皆来部通押,麻车部、皆来部通押,尤侯部、萧豪部通押等;阳声韵有寒先部、监廉部通押,东钟部、江阳部通押、庚青部、江阳部通押等;入声韵有屋烛部、铎觉部通押等,另外还有阳声寒先部、监廉部与支微部通押等。经过分析发现,除仿古和临时用韵之外,这些特殊用韵绝大多数是宋代江浙方音的反映。可见,虽然宋代江浙诗人用韵总体是以通语为依据,但是江浙诗韵中的大量特殊韵例又反映出江浙诗歌用韵时也参进了许多自已的方音,因而使得江浙诗韵包含有极其浓厚的江浙方音色彩。最后,本书依据宋代江浙诗韵中特殊韵例不平衡性分布的特点来拟测不同地域间的语言差异,即对宋代江浙方音进行分区。结果发现,宋代江浙方音大致分三部分:徐州为一部分,相当于今中原官话区;淮安、扬州为一部分,今属江淮官话区;南通、苏州、杭州、宁波、淳安等为一部分,相当于今吴语太湖片;天台、黄岩为一部分,今属吴语台州片;金华、处州、衢州同为吴方言一个小片;温州、永嘉为一部分,今属吴语瓯江片。这种方言格局与今江浙方言格局基本一致,说明现代江浙方言格局至迟在宋代已基本定型。关键词:宋代江浙诗歌方音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钱毅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秦汉文学史主要书写了公元前246年至公元220年今五百年间的文学演变史,涵盖了中国历史早期的秦代、西汉、东汉三个王朝。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由发轫到发展壮大的时期。两汉时期文学创作形态丰富多样,既有延续先秦的诸子文学,也有新型的政论文学与赋体文学,其中尤以赋体文学成绩最为突出,被后世学者推为“一代文学”之代表,此外,汉代的乐府诗歌创作由滥觞而发达,成为后代诗歌发展的近源,为乐府、五言诗等题材的发展奠定
    徐公持 刘跃进文学50.3万字
  • 会员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徐公持研究员撰写的《魏晋文学史》,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总纂的“中国文学通史系列”中的一种,是徐先生“十年磨一剑”打造出来的断代文学史精品。该书内容全面,材料丰富翔实,评价准确公允,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魏晋文学的基本面貌。出版以来广获好评。
    徐公持编著文学43.7万字
  • 《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以一百多个关键时刻为切入点,整部文学史起自1635年晚明文人杨廷筠(1562—1627)、友人艾儒略(1582—1649)等的“文学”新诠,止于当代作家韩松(1965—)所幻想的2066年西行漫记“火星照耀美国”。在这“漫长的现代”过程里,中国文学经历剧烈变动,发展出极为丰富的内容与形式。本书希望所展现的中国文学现象犹如星罗棋布,一方面闪烁着特别的历史时刻和文学奇才,一
    王德威主编文学64.5万字
  • 会员
    本书在揭示元代文学的若干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对元代杂剧、散曲、诗文、南戏、话本诸种文体的作家作品进来了全面梳理,对重要文体的起源、体制、内容、分期和流派的区分、流传版本及作品存佚,以及盛衰过程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本书不仅具有宏观的文学史视野,对于各体文学的发生发展给予明晰概述,还对其中的重要作家流派的生平、艺术特色都有细致的评述。全书立足文献,阐释精到,严谨翔实,论述切中肯綮,有利于读者全
    邓绍基主编文学41.1万字
  • 《技术大全》到底是什么?是以“全工程学”为主题的文明兴衰文集?是对人类过去与未来的控制论诠释?是透过建造者的眼睛看到的宇宙图景?是大自然的力量与人类双手的创造中与工程学相关的事儿?是对未来千年科学技术发展的预测?是一组过于大胆,以至于很难宣称有什么扎实科学依据的假设?的确,每项都有一些吧。”《技术大全》是对阿奎那《神学大全》的戏仿和回应,出版于1964年,涉及演化生物学、物理学、信息学、热力学、控
    (波兰)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文学35.2万字
  • 会员
    《先秦文学史》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阐述我国先秦文学的基本面貌,包括上古神话,《诗经》,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屈原和楚辞,秦国文学。各章分节介绍主要作品的成书过程、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文学成就,并阐明各种文学现象形成的历史过程及其继承和发展关系。全书框架合理,资料详实,相关内容有及时结合考古发现的新材料,且不少章节文词秀丽可观。不仅有助于中文专业学生和教学工作者用为参考,还可满足广大古典文学爱好者不断
    褚斌杰 谭家健主编文学35.6万字
  • 会员
    钱钟书的贡献大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谈艺录》《七缀集》《管锥编》等为代表的中文学术著作,以知识渊博,考证严密和辨析深刻而成为谈文论艺的学术典范;二是面向西方读者用英文写的介绍中国的文学、传统与文化,纠正西方人对中国的文学、传统与文化的误读、误解和误导,以及考证中国文学与文化在西方传播情况的一系列文章,即在中西文学与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方面的贡献;三是以《围城》《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等为代表
    田建民文学32.2万字
  • 会员
    无论是新人作者还是资深作家,都会遭遇写作瓶颈期。对此,畅销书作家、资深写作导师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给出的解决方法是:放手写吧,直面自己心中的恐惧、疑虑和眼前的挫折,凭借对写出佳作的热切渴望,让自己深深沉浸在写作这门手艺中。在本书中,作者结合自身的写作经历,介绍了写出令人难忘的故事并度过有意义的写作生涯的方法。他为想要有所成就的写作者指明了方向,那就是探明读者真正想要的东西,并坚持不懈地学习写作技巧
    (美)詹姆斯·斯科特·贝尔文学12.6万字
  • 会员
    《盛德形容:唐前颂赞文体研究》一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唐前颂赞文体研究”(19FZWB066)的结项成果。河北大学张志勇教授依托《文心雕龙》《文选》等古代文论、总集,结合当前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从历史、文化、文学相结合的宏观视角出发,翔实、具体地梳理、勾稽了颂、赞两种文体从上古至魏晋南北朝起源、发展、演化的历程与轨迹,并将汉魏之际四言诗的复兴和四言颂的勃兴联系在一起进行考证、辨析,阐明了两种
    张志勇文学24.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