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故事:设施联通·打造互联互通世界(英文)在线阅读
会员

“一带一路”故事:设施联通·打造互联互通世界(英文)

刘伟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外交、国际关系6087字

更新时间:2021-04-13 09:01:26 最新章节:6. Bangladesh-China-India-Myanmar Economic Corridor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基础设施对于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提供着的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改善和新建这些设施不仅可以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还直接关系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基础性优先领域。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在公路、铁路、航空、海运、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上加强合作,不仅建设相关国家国内设施,还共同建设沟通各国的跨境基础设施,以及连接地区乃至全球的基础设施联通网络。《“一带一路”故事:设施联通打造互联互通世界(英文)》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禀赋与发展需求,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的建设贯通原本联系较少的区域和次区域,打破了“中心边缘”等级式国际发展模式,为地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提供了新的机遇。
品牌:外文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1-01 00:00:00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外文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伟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在分析全球安全治理的新态势的基础上,从全球网络安全治理、全球数据安全治理、全球卫生安全治理、全球生物安全治理、全球生态安全治理、全球能源安全治理、全球舆论安全治理和全球智能安全治理等方面展开,探索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与“全球文明倡议”以构建“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道路。
    阙天舒政治17万字
  • 会员
    《中东研究》是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唯一一本专门以中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集刊,涉及中东政治、中东经济、中东文化、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等内容。集刊围绕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安全形势,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中东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及其影响展开分析研究。本辑共计12篇文章,分为特稿、中东政治与国际关系、宗教与社会问题、埃及史研究4个栏目,对学界前沿问题进行了讨论。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编政治16.4万字
  • 会员
    集体安全条约组织(CollectiveSecurityTreatyOrganization),简称“集安组织”,成员国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和白俄罗斯。本书系统梳理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基本发展脉络和国际互动,为考察独联体国家间的关系提供了视角。作为一个地区性国际组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不断发展,在维护欧亚地区安全方面不容小觑。
    牛义臣政治13.1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安全与规范的视角,解释欧盟如何从一个国际核不扩散制度的被动参与者转变为核不扩散制度和规范的积极维护者,如何将国际核不扩散规范内化为自己的安全规范。本书提出,欧盟反核扩散政策的形成一方面是欧盟在与国际核不扩散制度互动的过程中内化反扩散国际规范的结果;另一方面是冷战结束后,核扩散带来的危险在欧盟安全议程中地位上升、欧盟安全认知发生转移的结果。本书还以欧盟参与朝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的解决为案例,分析
    吕蕊政治21.3万字
  • 会员
    明代是中越邦交模式形成的重要阶段。明太祖试图构建一个以中国王朝为主导,有等级的、和谐的邦交秩序。然而,作为体系内的重要成员,越南在邦交理念、维护边境秩序、处理邻邦关系等方面,与明朝存在更大的认知差异,双方摩擦不断。明朝在处理与越南的危机时,曾经采取军事占领或军事胁迫的方式,但更多的事件能在宗藩体制下以务实灵活的方式妥善解决,使双方关系得以持续发展。明代中越关系因其内涵丰富,处理危机方式多样,成为研
    陈文源政治24.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现实主义的视角对冷战后俄罗斯与外高加索三国(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间的安全合作展开研究。在对俄与三国安全战略与安全关系演变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回答了为何均曾为苏联加盟共和国,且同处于外高加索这一狭小地理空间内的三国,却形成了敌对、平衡与同盟三种迥然不同的对俄安全关系这一关键问题,并对俄与外高三国安全关系的前景及其对国际、地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判。
    姜磊政治15.1万字
  • 会员
    中印关系是中国外交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对中国实现周边战略、维护西南战略方向领土完整与国家安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印关系发展跌宕起伏,既受到快速变化的国际与地区形势的影响,也受到双边关系结构性问题的制约,如何认识中印关系的性质、结构和内容,始终是中国南亚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作者从事南亚地区外交工作及涉印研究近20年,本书即作者对近年来中印关系发展演变及中国对印政策的
    叶海林政治13.7万字
  • 会员
    2017年中国最重要的历史性事件是中共十九大的召开,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是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金砖五国首脑厦门会议。中国周边外交取得了重大进展,“一带一路”进入了初见成效的深入拓展的新阶段。本学刊收入15篇学术论文及3篇会议综述,将展现我们对于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的总结性研究以及对于中国周边局势的观察、评估与展望,敬请读者关注和指正。
    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编政治22.1万字
  • 会员
    本书从丝路地缘环境切入,对丝路绿洲地带、丝路草原地带、丝路海陆交会地带等三个不同区域展开深入研究,旨在梳理丝路不同地带的商路或古道、驿站或古都等的地缘环境变迁的内涵、方式,分析丝路不同地带间经贸往来与人文交流的规律、特征,以及廓清中国西部周边地区间在辟路交往、靠路发展、借路繁荣的文明成长中所取得的成就与不足、经验与教训等,为建设中国西部周边地区“丝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历史依据与现实基础。
    马丽蓉主编政治14.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行动,如何影响其他国家?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各国应该如何行动?国际关系作为一门学科,为何会对全球政治行为产生指导性、实践性影响?云集顶级学者,着眼思想前沿,《牛津国际关系手册》以权威视角与系统脉络,深刻呈现了国际关系领域的方方面面。从国际关系的学科定位、理论流派、研究方法,到国际关系与其他学科乃至政策制定之间的关系,《牛津国际关系手册》浓缩式地展现了国际关系的知识地图,是迄今
    (美国)罗伯特·基欧汉 约瑟夫·奈 菲利普·泰特洛克等国际关系52.3万字
  • 会员
    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国际关系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如国际体系与国际格局、国际行为体与国家主权、国家利益与民族认同等,可作为国际关系专业本科和通选课教材。正在申报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
    阎学通 阎梁国际关系27.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