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汉代诗歌新论
更新时间:2023-04-21 18:56:07 最新章节:一部常新的“新论”——《汉代诗歌新论》再版后记
书籍简介
《汉代诗歌新论》有别于其他四平八稳断代文学史的写法,从中国诗歌史上有名的悬案——有名字留存的比如流行的李陵、班婕妤诗歌等,是否伪作假托开始,用一半的篇幅,讲述了为何汉代诗歌诗人写诗不留姓名,汉代诗歌观念与实际的矛盾,一方面继承发展先秦文化艺术的传统,逐渐确立儒家诗教统治地位,一方面,真正有活力的汉代“俗”诗处于自在发展、自由竞争的状态,并因取得上层或无意或有意的支持,对过去的“雅正”形成挑战,终终于被承认为“古诗”,成为了新的雅正形式。《汉代诗歌新论》前三章“诗人没有桂冠”“四言诗歌的僵化与异化”“楚歌、骚体的兴衰和定型”仔细分析了汉代中前期文学发展的暗流涌动,第四章“汉武帝的挑战——乐府机构的立废”,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帝王振兴国家的意志,甚至近乎荒诞的行为,同样可以与历史前进的方向一致,雅俗的取代更新不可逆转,汉乐府的发展无疑很好证明了这一点。《汉代诗歌新论》的后三章,则浓墨重彩的渲染了两汉诗歌的艺术和美,这种美不是后世被格律局限禁锢的镣铐之美,而是先民的活泼的鲜明的生命力。如同《汉代诗歌新论》作者一直想告诉读者的,汉代的诗歌,有一种被长期忽视的东西,血性,质朴、纯真,以及重要的自由挥洒不受拘束的精神。这恰恰是诗歌所以存在的理由。汉代诗人为后来所称道,实在是因为它们顺承了人的天性。所以,在汉代什么样的诗歌格式都存在,不像唐朝兴盛的是整齐的律诗。诗歌的内容、艺术表现形式也多姿多彩,比如大部分的明晓如话、朴实又夸张的汉乐府;为后世所推崇、言其接续风骚的汉代五古,可讽喻可寓言甚或夹杂谶纬的汉代杂歌谣辞。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4-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倪其心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圣杯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意象之一。本书以人文主义兴起后西方作家对圣杯意象的重新阐释为起点,厘清其不同时代的象征内涵,力求深入挖掘圣杯意象的文学性以及文化特性;同时,探讨了圣杯意象的传承性及其与西方文学和文化转型之间的互动,探寻促进当今“圣杯热”全球化的精神动力源,分析文学、民族、文化三者一致的整体性内涵,以此把握西方的大众文化以及当代文学的发展走向,并以期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提供有益的借鉴。文学19万字
- 会员传统历史小说创作是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坛的热点之一,学界称之为中国历史小说创作的第三浪潮。传统历史小说创作饱含着作家对民族、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凤凰涅槃式的大变局之后,渴望重构民族文化的凌云壮志,佳作迭出,好评如潮,传统历史小说因为有这样的创作意图而显出整体性的厚重、深刻、丰蕴的风格。以主体性理论为逻辑基点,从20世纪中国文学总体发展的历史走向中,探寻当代传统历史小说成为中国历文学17.3万字
- 会员本书初步对世界华文微型小说进行了一次综合检阅,探讨了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生发机制、群体概貌、美学价值,尤其是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以小见大,由点及面,对华文微型小说进行了初步的把脉定位,视野宏阔,放眼全球,有利于促进微型小说文体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华文微型小说在世界范围内“使得华人恢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心,并使微型小说不但成为推动整个华文文学的一股力量,而且成为超越国境实现中华文化向心力的文学51.3万字
- 会员纵横文坛的中外文学大家在创作儿童文学时有何不同一般的呈现,这其中又有怎样不同以往的思考与洞见,又有着怎样的偏颇与局限?怀着对这一问题的强烈好奇心,本书秉承从问题出发的研究思想,通过大量文本细读,还原文学历史现场,透视享誉文坛的大作家们儿童文学创作中独到思想与艺术手法,同时以严谨的批判精神,审视作家作品中的不足之处。本书具有突出的经典意识和宽广的学术视野,既研究鲁迅、冰心和张炜等代表性中国作家的儿童文学18.5万字
- 会员本研究侧重从话语形式层面探讨20世纪域外文论本土转化的“机制”问题,提炼出“碰撞与融合”“曲解与变形”“挪用与重构”“移植与变异”“言说与抗拒”“调和与会通”等几种各有侧重又彼此关联的“机制”类型,力图多层面、多方位地观照“域外文论中国化”的样态与方式。在此基础上,从更加宏观的层面提出“融突和合”这种带有综合性、整体性的转换机制。通过微观与宏观相互补充的论述框架,目的同样在于实现对域外文论本土化之文学3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