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研究:法律的视角在线阅读
会员

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研究:法律的视角

耿利航 王会敏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法律理论法学22.2万字

更新时间:2023-04-21 20:29:22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优先股作为以合同约定优先性权利条款的股权类别,乃法律规范与契约安排协作之产物。普通股和优先股是从公司可分配利润形成的同一个资产池中获取收益,由于权利之间的差异以及权利载体的不同,普通股股东与优先股股东之间在各自权利实现过程中存在持续不断的碰撞与磨合以及各种形式的利益冲突,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的实质是通过事前规制和事后司法裁判维护其合法权益。本书通过考察境外优先股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优先股制度实践,深入剖析和解读各种规制路径,细致梳理每种路径下的具体解决方案和实效;通过实务调研、阅读裁判文书等实证研究方式,观察我国优先股实践中股东冲突的广度、原因和当事人诉求,在调研、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域外理论和实践探索本土化优先股股东权利保护路径,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我国现有的对于优先股的研究比较分散和单一,主要集中在引入优先股的可行性、操作性分析以及创业企业对赌协议等具体条款的研究上,缺乏系统理论研究。本书拟从整体上把握和平衡优先股股东、普通股东和债权人利益的方式和技术,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优先股研究的理论研究水平,提升相关公司法规制的实施功效。在十九大提出的新一轮国企改革背景下,对于破解竞争性国有企业混改中等一系列重大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耿利航 王会敏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生态法益思想为主线,以污染环境罪为主要分析标的,研究了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刑法机制,生态环境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生态环境犯罪的治理等问题。
    焦艳鹏法律12.7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以数据隐私、平等权和生命健康权的保护为视角,探讨了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基本权利保护现状,试图为中国提供一份可能的域外智识参照;并指出选择性吸收美国经验中的积极优势,提高个人的基本素养,增加公众参与途径,扩容行业自我监管的空间,促成三方协作下的全程权利保护,可能是我国未来基本权利保护的方向选择。
    连雪晴法律23.4万字
  • 会员
    本书旨在对我国《反垄断法》就垄断行为实施“重惩罚、轻救济”的规制思路展开研究。提出构建垄断行为救济制度的必要性,以及构建该制度的理论框架,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垄断行为救济措施,尤其是数字平台垄断行为救济措施的设计思路与实施要素。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威慑之外,辅以救济”的重要性,为《反垄断法》的实施与完善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杨亦晨法律19.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行政诉讼功能模式为分析框架,在对学理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受案范围、证据规则、诉讼模式、行政判决等制度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分析了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脉络与未来发展趋势。
    邓刚宏法律27.1万字
  • 会员
    本书设有“刑事政策与刑法发展”“犯罪过失”“正当防卫”“理论前沿”“实证研究”“判例研究”“学术书评”以及“刑事诉讼与刑事执行”等栏目。所涵盖的领域包括犯罪过失理论、正当防卫理论等专题内容;构成要件论、中立的帮助行为、刑事责任年龄等刑法总论的重要内容;“航班延误保险诈骗”“逃交ETC通行费”等疑难案例的理论分析;以及认罪认罚、涉案财物保管、非法证据排除等刑事诉讼与执行制度理论。
    江溯法律73.8万字
  • 会员
    容隐是指庇护亲属的犯罪行为,帮助其逃脱法律制裁。这种因私废公的行为被确定为法律权利,若在主张个人权利为国家权力之本的近代社会,尚属正常,但出现于强调君权至上的中国古代,则显得有些超前,不合时宜。那么,在中国古代社会,设立容隐制度的目的何在?社会文化与国家司法是否做好了真正接受这一制度的准备?容隐行为的正当性是否会被真正认可?容隐权究竟只是法条层面上的虚拟权利还是有司法保障的实际权利?本书依据法典及
    魏道明法律15.4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了七十四篇文章,从实体法角度呼吁刑法学研究的实践性品格;从程序法角度呼吁刑事诉讼法的解释学;从实体与程序交叉的角度呼吁刑事法实体与程序的一体化;以实践的视角审视司法改革;以“过来人”的身份谈法律人的技艺。
    李勇法律24.6万字
  • 会员
    本书在介绍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的同时,针对这一制度在试验中遇到的诸多难题,对若干个有争议的问题作出了理论解释,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制度改进思路。
    陈瑞华法律28.8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国际法领域,以相关国际公约为基础,详细梳理了《世界人权宣言》、《经社文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国际文件中人权、公民权利、腐败等的基本概念和源流,总结分析了反腐败与保护人权的基本关系,并展示了我国多年来反腐败工作与人权保障的重大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惩治腐败、保障公民经社文权利方面取得的成绩。
    杨松才 李思 毕颖茜法律2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