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雨果论文学
更新时间:2023-10-08 15:42:51 最新章节:“外国文艺理论丛书”书目
书籍简介
雨果作为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人物,作为文学史上一位成就很高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的理论文字既是当时浪漫主义运动重要的理论文献,也是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的一个理论标本,今天对我们仍有思想材料的意义。《雨果论文学》精选十一篇雨果的文学评论、序言等,有助于我们了解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和这一流派,尤其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雨果提出了“美为真服务”的思想,认为诗人的社会职责在于宣扬理想、教育人民。这正是积极浪漫主义与消极浪漫主义的分野之一。
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
译者:柳鸣九
上架时间:2023-06-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以1898年到1927年的中国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借用西方的叙事理论,从西方小说的启迪与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传统文学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转变中的作用两个视角探讨晚清与“五四”两代作家如何完成从古代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作者借鉴托多罗夫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角度、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把纯形式的叙事学研究与注意文化背景的小说社会学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填补了文体研究的空白,而且推进了文学的形式文学23.6万字
- 会员本书是《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修订版,增加了2009—2019年十年的内容。综观新中国成立后七十年外国文学研究,有两个主要事实:一、最初十七年基本上沿袭苏联模式,却对西方文学及文化传统有所偏废;二、后四十年“乾坤倒转”,西方文学的大量涌入不空前地撞击了中国文坛,而且为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提供了某种先导作用;没有外国文学理论狂飙式地出现在我们身边,中国文学就不可能迅速穿越传统政治与美学界限,实现广泛文学52.9万字
- 会员本书为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有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讲录,突破文学史叙述的一般格套,既见脉络的系统性,又见细节的丰富性,是很有视觉感的大学课堂实录。纵向从先秦一贯而下直至近现代,横向则以文类从韵文、散文、诗歌到小说,交织成动态发展的包蕴文本、作者、文学事件、文学流变、读者接受等在内的中国文学网络,呈现文脉的演进。全书融汇历代文人学士与海内外学人的作品、卓识,文学情怀贯穿始终,打破定说,时有创见,提出文学27.1万字
- 会员广两多民族文学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环境、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和近百年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现了“文学桂军”的边缘崛起。广西当代多民族文学创作呈现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变迁,展示了壮、汉、瑶、苗、侗、回、京、彝、水、仫佬、毛南、仡佬12个广两世居民族的现实境遇和文化生态,揭示了各民族社会转型过程中隐秘的心灵世界。广西多民族作家的文学探索使百越大地变得日益知名而引人关注,为中华多民族文学文学20.6万字
- 会员本书力求重返当代诗歌成长的历史腹地,从诗歌资源的选择与重构,文化动员与诗歌阅读、传播的关联,诗歌论争与写作范式的重建,诗歌经典的打造和创作主体转型等方面,深入探究当代歌现象的独特性与复杂性。重点呈现当代诗人构建“新的人民的诗歌”诗学体系和诗歌形态,推动富有时代和民族特色的诗歌生产、传播与阅读,借助诗歌论争与经典化凝聚“共识”的复杂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在写作主体身上留下的深刻痕迹。文学28.5万字
- 会员本书依据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理论,探讨美国小说家艾丽丝·沃克如何在小说中结合美国黑人和印第安传统文化元素,以及现代西方写作技巧与理念,凸显文本在叙事、神话、宗教信仰和人物塑造等方面的混杂性,建构独特的美国黑人一印第安文学范式,展现他们在白人文化压迫下建构自己混杂身份所采取的创作策略和民族意识,质疑主流群体所界定的简单化的种族身份。从混杂性的视角对沃克的作品进行解析,不仅可以进一步了解沃克的文学创作特文学20.1万字
- 会员在维多利亚末期,英国人普遍关注家庭的话题,家庭伦理也成为这一时期很多小说的主题。本书系统分析哈代、康拉德、吉卜林、福斯特、劳伦斯等作家代表性作品中的家庭伦理叙事,试图勾勒出当时英国工业社会的发展及其殖民扩张对家庭伦理和人际关系所造成的影响,从而为英国维多利亚文学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文学17.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以俄罗斯人口较少民族埃文基的英雄史诗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内外史诗研究专家及人类学学者的研究成果,运用母题分析、比较研究、文学人类学等研究方法,全面系统地厘清埃文基英雄史诗这一民间文学的叙事体裁类型,着重分析了埃文基英雄史诗的特色母题、典型形象和艺术特色等诗学特征;同时钩沉史诗中蕴含的狩猎文化、萨满文化及民族传统文化,解读民族经典文化等;阐释埃文基英雄史诗中体现的本民族对世界的独特认识,探讨了埃文文学理论23万字
- 会员本文集汇编了作者的13篇论文,所关注的问题包括:对儿童文学和文学童话的界定以及相关理论观点的构建,对欧美童话起源的探究与进化史的分析,对一些重要童话作家的再评价,探讨民间故事与童话对伦理道德的维系和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全球化时代践行面对面讲故事的传统等。这些文章较系统地展示了作者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对从事民间文学、民俗学、儿童文学、教育等领域研究的学生与学者有极大的裨益。文学理论22.6万字
- 会员本书尝试自神性视角审视和探究奥古斯丁文艺理论及其在西方古代文论由人性至神性转向途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书较全面系统地探析了奥古斯丁以上帝神性为核心而构建的文艺神性论体系。奥古斯丁在继承古希腊以来文艺神性学说的基础上,实现了西方文论的神性转向。期望本书能对学界这方面研究严重不足的现状起到一定充实作用,为西方文论研究提供一个神性维度,为中西文论文化的互动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参照,对我国读者了解西方文化,特别是文学理论20.7万字
- 会员针对学界关于西陵词人的群体性质、词史定位等争议,本书基于大量新文献的发掘和整理,对西陵词坛的群体构成、选本系统、创作风貌、词学主张进行了深入考察,从理论形态和实体形态两个层面揭示西陵词人的流派属性和反流派色彩。并在这一过程中,透视西陵词学精神的嬗变及其如何作用于明词向清词的过渡。文学理论24.9万字
- 会员伍尔夫用一部伟大的意识流巅峰力作《海浪》永久铭记布鲁姆斯伯里。凯恩斯始终相信布鲁姆斯伯里的魅力、智识、超凡脱俗和情真意切。福斯特声言布鲁姆斯伯里是英国文明中唯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运动。布鲁姆斯伯里并非风月情事,亦非浅薄的风雅或刻薄的高慢。它是耀眼的才华和才华投射在友情、美与艺术上点亮的璀璨星空。它深邃、宏阔、历久弥新,仰望它,便能找到一种方向和力量,是思想,也是行动。文学理论20.7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所置身的俄罗斯文化及其与西欧文化关系的宏观语境,从时间处理和空间设置的角度勾画出《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长篇小说的时空形式特征——多重时间系统和聚合性精神空间,以及作家所采用的多镜聚焦、三重透视、梦境与幻觉描写等艺术手段,探讨了这部总结之作如何表达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命体验与宗教情怀,揭示出了陀思妥耶夫斯基身处历史转折期的文化焦虑、回归民族文化根基的意愿以及“美拯救世界”的理文学理论1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