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西邻照影
更新时间:2024-01-11 11:01:50 最新章节:新闻体,新文体
书籍简介
《西邻照影》是一部散文随笔,作者选取19至20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文学家、艺术家和文化名人近百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搜集并讲述他们的生平经历、创作故事与趣闻轶事,涵盖了百余年来各国文化尤其是文学领域不同发展时期与流派的代表人物。这些人物既包括卡夫卡、海明威等文学大家,又包括卓别林、玛丽莲·梦露等文艺名人,以及一些在自身领域、地域有着杰出成就,但尚未被大众读者所熟悉的文学家、艺术家等,既能让大众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收获新知,也是一本为文学发烧友准备的“进阶”读物。本书作者沈东子为知名作家、翻译家,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多年,著作颇丰。作者选用自身在阅读、翻译经历中搜集到的材料,将相关人物的性格、作品与轶事结合,从多角度展现他们的个人生活与作品创作之间的关联,文字诙谐,集讲述和评论于一体,带领读者更深入地认识、理解书中涉及的文艺家及其作品。
品牌:百花文艺
上架时间:2022-02-01 00:00:00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百花文艺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沈东子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为“茶镜访胜”“茶海探幽”“茶缘深深”“茶趣相随”四辑,收录了书写饮茶、茶事、茶具、茶史、茶文化、茶感受等内容的文章九十余篇,全书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文章作者们具有深厚的文史功底,以不俗的文笔书写对茶的喜爱之情,并在字里行间寄寓了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得本书具有较高的文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文化12.7万字
- 会员本书是著名媒体人、作家、美食家汪朗谈吃的随笔集。文章围绕各类美食乃至日常食材信笔写来,从古人笔记所记到亲身经历,看似漫无边际,实则是从一个有趣的角度谈中国文化。作者的父亲汪曾祺是著名作家,也是美食家。耳濡目染,汪朗的文字有乃父的从容,也有媒体人的严谨。他在美食圈也有颇多交际,可谓见多识广,所写此类文章言之有物,语言幽默、通达,余韵悠长。文化9.5万字
- 会员这是一部讲述18—19世纪西方文学家、艺术家在欧洲进行“壮游”活动,以及期间的所见所闻的历史、文化随笔。在1780—1880这100年的时间里,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俄国、波兰、瑞士诸国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在游览欧洲的旅行中不断创作、广泛交游,足迹踏遍欧洲各大名胜,这些不为我们所熟知的历史细节,经作家克洛德·布埃莱的妙笔,配以126幅精美图片,描绘出欧洲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壮美的人文景观,展现了一文化24万字
- 会员《最壮丽的世界线:卢昌海科学史随笔集》是关于科学史,主要介绍了灿烂的古希腊科学,从泰勒斯、毕达哥拉斯一直到阿基米德,展示了科学是如何起源的,科学本质以及科学到底是什么,作者带领我们回到科学原点,追寻大师的踪迹,从经典著作和大师生平去探寻科学的真谛,诠释科学之美。文化9.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寻访对象是国营古旧书店。中国历史上具有悠久传统的私营古旧书店,自1952年公私合营之后,纷纷并入各地的国营古旧书店。以国营体制开办的古旧书店对历史典籍的保护起到了重大作用。这些国营古旧书店在成立之初,曾兴旺一时,后由盛转衰,其中尤以北京的中国书店和上海的上海书店为代表。韦力先生以爱书之心、嗜书之癖,一一走访了这些式微中的书店,兼以旁搜博采,探讨衰落根由,记录历史痕迹,呈现出世界古旧书流通史上一随笔13.9万字
- 会员雄浑绵亘的贺兰山秘境,硝烟或浪漫的居所明长城,黑石峁岩画与外星人的不解之谜,皇家寺院的隐秘岁月,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如歌如诗,拉萨的神秘古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最后葬地之谜……边塞人文之美,西部秘境之魅,《秘境之旅》以诗意与凝重的笔触,将带你探寻西部大地的千世沧桑和不朽传奇。随笔17.2万字
- 会员在中国有过生活经历的外国人以第一人称撰写,经过整理、配图,形成基本统一的形式,结集出版。筛选了22位供稿人,兼顾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肤色;尽量涵盖五大洲。话题涵盖衣食住行,包括亲历的动人趣事,热爱中国的理由,疫情期间的在华生活,以及中外文化、社会现象的比较、思考等。本书希望通过多位不同身份的外国人的亲身经历,把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反映出来,一方面,客观地还原出中国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随笔7.1万字
- 会员本书是作家、学者朱鸿“长安”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作者将长安视作中国文化的一个标本,通过长安透视中国文化,探求其本质和特点。随着“丝绸之路”文化重回大众视野,长安作为唐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丝路上最重要的经济、文化的聚集点,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光。本书是一部极具特点的精彩的文化散文,通过描述丝绸之路及其起点长安的历史发展概况,展现了丝绸之路的兴衰史,汉唐时期长安城的发展以及与丝绸之随笔1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