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安乐死的日本人(译文纪实)在线阅读
会员

选择安乐死的日本人(译文纪实)

(日)宫下洋一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纪实文学14.5万字

更新时间:2024-06-20 14:08:25 最新章节:文后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非虚构文学奖、新潮纪实文学奖、本屋大赏非虚构图书大赏提名。宫下洋一在前作《安乐死现场》中介绍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对安乐死接受度较高的西方国家,人们对安乐死的态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现状。这次,《选择安乐死的日本人》将目光转回日本,着眼于这个安乐死尚未合法化的东方国度。西方人注重个人的意志,东方人注重家庭的观念,所以安乐死在西方更容易被接受——这是宫下洋一在前作中的看法,但现实情况真的如此绝对吗?前作出版后在日本引起热议,宫下收到的读者来信中不少人提出,当今日本人的人生观已与过去不同,希望常年旅居海外的宫下能够重新审视。正在此时,宫下收到了多系统萎缩症患者小岛女士的邮件,邮件的标题是《我打算在瑞士安乐死》……宫下跟踪采访决心安乐死的小岛女士,记录下她的心路历程以及她与家人的互动。在与更多赞同安乐死的日本人深入接触之后,宫下对家庭观念与个人意志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体悟。“所谓成熟的社会并不是单方面地强行要求人必须活下去的社会。”——大宅壮一
品牌:上海译文
译者:熊芳
上架时间:2023-10-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译文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日)宫下洋一
主页
  • 会员
    什么才是幸福的死法?历时两年,辗转六国,一场颠覆生死观的采访之旅。讲谈社非虚构文学奖作品。有难以忍受的病痛、没有治愈的希望、能够明确地表达意愿、没有患者期望的治疗手段。这是实施安乐死的四个基本条件。但痛苦该如何测量?治疗到何种地步才算是没有了希望?瑞士、荷兰、比利时、美国、西班牙、日本,从西方到东方,在允许或不允许安乐死的国度,聆听医生、患者及其家属支持或反对的声音,思考终将到来的“最后的日子”。
    (日)宫下洋一纪实文学15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1932年到1972年,美国的联邦、州和地方公共卫生当局共同在亚拉巴马州塔斯基吉进行了一项人体实验,对象是400多名感染梅毒的黑人男性佃农。这是一项非治疗性实验,目的是追踪梅毒的自发演变,以了解梅毒在这些患病黑人身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黑人男子并没有被告知身患梅毒,也没有被警告梅毒可能会对他们造成什么影响,而且,除了最初几个月的少量药物外,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医治,只得到阿司匹林来缓解疼痛。各级卫生
    (美)詹姆斯·H.琼斯文学18.8万字
  • 《苦涩的灵药:沙利度胺、“海豹儿”和拉响警报的英雄》向美国几乎没有沙利度胺受害者的美国官方叙事发起了挑战:尽管沙利度胺从未在美国上市,但多达5家制药公司仍然向全美上千名医生提供了至少250万片沙利度胺用于所谓的“临床试验”。这些沙利度胺被随意地开给了近2万美国人,包括数千名育龄妇女,其结果是美国至少降生了近百名“海豹儿”。掩盖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的,是制药公司和药试医生赤裸裸的谎言,是FDA为了推卸
    (美)詹妮弗·范德贝斯文学21.1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多起案件,通过对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案件的详细叙述,展现了腐败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对社会的严重危害。本书对破获这些案件的全过程实属独家披露,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可读性。
    海剑文学15.4万字
  • 会员
    本书由长期关注“三农”问题、多次蹲点下姜的《人民日报》著名记者王慧敏(笔名劳罕)执笔,以2017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长篇通讯《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同志帮扶下姜村纪实》为基础,记录了下姜村脱贫致富的振兴之路,展现了党员干部“心无百姓莫为官”的为民情怀,被列入中宣部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物。
    劳罕文学7.9万字
  • 《永不褪色的人生》是一部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退役军人参与地方建设风采的纪实文学。全书由28篇文章组成,以细腻、纪实的笔触描写了身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乡村的退役军人如何深入一线,以忠诚、勇敢、坚韧的赤子之心,为人民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事迹。
    《永不褪色的人生》编委会编著文学8.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反映长江流域文明的重大主题的长篇报告文学,全书以时间为经、以长江为纬,贯通历史和现实、熔铸自然和人文,在多角度凝视长江、多维度讲述长江的前世今生中,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当下和现实,重点书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江治理、开发、保护的崭新历程,尤其是聚焦新时代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重新认识长江、审视长江,在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伟大实践。这是一部关于长江人文历史与生态变迁的自
    徐春林文学27万字
  • 会员
    本书讲述了湖州市长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兴百叶龙技艺的历史传承、发展现状等,通过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动人故事,诠释了地方老百姓对这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以及社会各界为了保存、发扬这项珍贵艺术付出的极大努力,也展望了这项技艺在未来的全面复兴,百叶龙必将走出地方,发挥更大的文化影响力。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百叶龙再度焕发魅力的故事,给如何保护、发展地方艺术带来有益的启迪。
    田家村文学15.6万字
  • 她是作家、“美国当代雨果”,也是一个帮助阿尔茨海默病丈夫寻求安乐死的女人。从阿尔茨海默病到安乐死,从失忆失智失能的生活到体面的离去,一个人要跨越多少医疗、法律和伦理的难关,一个家庭要经历多少次抉择、哭泣和告别?以凝练之笔,埃米·布卢姆记录这段鲜有人走过的路途,讲述她如何竭尽全力为丈夫寻找无痛、合法、有尊严的生命终结方式,并最终在瑞士实现他的愿望。书写爱与失去,也书写生死沉思,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回忆
    (美)埃米·布卢姆文学9万字
  • 在美国,疼痛是一门可以暴富的生意。美国药企巨头普渡制药,以疼痛为名,兜售口服缓释型镇痛药奥施康定。自20世纪90年代上市以来,在美国引发了空前严重的公共卫生灾难。如今美国80%的毒瘾者与滥用奥施康定有关,而他们过量用药的原因,最初并非为了治病。普渡制药背后的萨克勒家族擅长医药推销,几乎以一己之力在美国掀起“疼痛流行病”。从“更多的病人服用奥施康定”到“每个病人服用更多的奥施康定”,萨克勒家族建立起
    (美)杰拉尔德·波斯纳文学38.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