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急救及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质控管理指南
更新时间:2025-03-14 22:06:35 最新章节:参考文献
书籍简介
本书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临床上常用的重要医疗器械的原理、结构、技术参数、质量控制检测等内容,对临床工作尤其是急救工作中使用医疗器械的规范和维修都有指导意义,贴近临床上医务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全面、详细、机构层次清晰便于查阅,本指南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1.多参数监护仪原理与结构、技术参数、质量控制检测。2.心脏除颤器和心脏除颤监护仪原理与结构、技术参数、质量控制检测。3.呼吸机原理与结构、技术参数、质量控制检测。4.高频电刀原理与结构、技术参数、质量控制检测。5.输液泵与注射泵原理与结构、技术参数、质量控制检测。6.血液透析设备原理与结构、技术参数、质量控制检测。7.婴儿培养箱原理与结构、技术参数、质量控制检测。8.中心供氧、压缩空气及负压吸引系统。9.电气安全检测。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2-06-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随着流行病学方法在灾难环境中的应用,“灾难流行病学”应运而生,它从突发灾难事件发生后的健康风险研究开始,现在被广泛视为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灾难流行病学理论,系统介绍和阐述了灾难流行病学的发展、定义、任务、研究范围和基本理论与方法;第二部分是灾难流行病学实践,旨在介绍灾难流行病学研究思路和方法,尤其在灾难流行病学特征、灾难预防与控制、灾难预测预警、灾难暴露的远期健康医学15.7万字
- 会员本书全面系统地探讨了牙科诊所在临床和营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首先介绍了口腔诊治中可能诱发的全身系统性疾病急症和危象,强调了其对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接着,详细阐述了口腔诊治中常见的意外情况,并针对这些风险提出了应对方法和预防措施。此外,书中还对牙科诊所中常见的医患矛盾、医护不协调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建议。书中通过丰富的临床实例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风险应对方医学12.3万字
- 会员为进一步促进中非疟疾防控合作与交流,促进非洲疟疾防控标准化、规范化,推进中非疟疾防控合作可持续发展,寄生虫病所组织相关专家编写本书,以世界卫生组织技术指南和要求为基础,注重非洲国家疟疾控制和消除项目实施需求,以中国疟防控实践、经验、技术和产品为特点,旨在通过阐述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的抗疟方法,积极向世界推广中国抗疟成功经验,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1.中国积累的疟疾防控经医学16.5万字
- 会员为指导放射工作人员掌握职业安全与健康知识、技能,树立自我健康管理和维护的理念,掌握自救互救技能,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提升放射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和防护能力,进而确保放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适应我国核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求,我们特别邀请了本行业的专家学者共同编著了本书。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防护必备锦囊、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典型行业突发事件的安全与健康防护、核与放射突发事件的心理影响医学9.7万字
- 会员本书汇总了330例问题:第一篇的婴幼儿听觉言语发育的过程、听力筛查的时间和流程、耳聋易感基因筛查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第二篇中与听力筛查相关的听力学检测方法;第三篇新生儿听力损失、分泌性中耳炎、听神经病、大前庭导管综合征、新生儿耳聋高危因素等一系列常见病症的病因分析及诊治方法等问题;第四篇针对已出现听力障碍的宝宝如何进行听力干预和耳聋康复治疗,以及助听器种类、验配和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置入注意事项等医学10.7万字
- 会员本书旨在介绍突发事件中生物行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防护,依据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行业中突发事件概述、常见突发事件与职业危害、生物行业中突发事件安全与健康防护等,特别从生物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和环境影响四种类型突发事件情景下分别介绍生物行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防护技能。医学6.8万字
- 会员本书针对家庭住宅的基本要求、居家环境的安全防护、家居用品的安全使用、居家生活的科学防护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进行介绍和指导,每个专题提供10条左右的核心知识,有利于读者迅速、精确掌握和使用,提高居家健康知识水平。医学5.4万字
- 会员对2016年发布的职业卫生标准进行汇编,纠正错别字,统一标准体例格式,分为上下册,方便政府管理人员、职业健康执法机构、疾控中心、职防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和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人员使用。在接下来的国家标准推广应用过程中,加强培训和推广,促进职业卫生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医学55.5万字
- 会员布鲁氏菌病是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人兽共患病之一,但因为其非特异的临床症状,也成为了最容易被忽视的七种疾病之一。人群对于布鲁氏菌却是普遍易感的,随着畜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牲畜饲养量逐渐增加,国内与国际畜牧产品的流通速度加快,使布鲁氏菌病扩散速度增快,流行范围也不断扩大,成为了世界上危害公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新的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迅速,布病的检测方法也应该适时更新,满医学6.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