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现代南方民族文学话语研究
更新时间:2025-04-28 12:31:23 最新章节: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中国现代南方民族文学话语体系由启蒙、民族、传统、阶级、救亡、建设、现代、新启蒙、先锋、女性与生态话语等组成,随着20世纪20-40年代、50-70年代与新时期的时代变迁而发生阶段性嬗变,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组合,贯穿着启蒙与救亡、阶级与民族、现代与传统等话语之间的碰撞、交流与对话,凸显着民族、时代与国家的属性与变迁,并从阐释、强化中华多民族国家认同与超越虚无主义等方面对南方民族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道毅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清代词韵学是清代词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探究词体用韵法则为主要内容。清人论词以古词为宗,论及韵法亦以旧词用韵为据,但清代词韵学成果并不是对旧词用韵的再现,而是以清代词体学的系统架构为旨归,以当时的韵学为津筏,有规范韵法之意,具有建构性。本书以清代词韵专书为研究对象,以韵学为切入点,以词体学为研究落脚点,共时和历时视角相结合,考察清代诸家词韵专书的编韵理据,并探讨清代词韵学的演进理路。文学18.4万字
- 会员艾丽斯·沃克(1944—)是美国当代杰出的黑人女性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不仅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而且以倡导妇女主义思想成为美国社会关注人类生存环境的领军人物。本书为沃克小说(主要是长篇小说)的主题研究,内容涉及作者评介、文献回顾、妇女主义理论探微、文本分析等。文本分析(第四至七章)是全书的重心,将沃克小说纳入妇女主义视野,解读了其中诸如黑人男子气节及人性的回归、黑人女性颠覆男性和文学14万字
- 会员本书采用接受美学、解释学等方法研究罗兰·巴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史。罗兰·巴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构成了他的四张面孔:20世纪80年代初的“形式主义者”,20世纪80年代末的结构主义者,20世纪90年代的后结构主义者,21世纪的大众文化批评家。巴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史展现了中国当代文论发展史的一个侧影。本书力求通过研究巴特文论在中国的接受史,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借鉴西方文论提供参考性建议。文学15.8万字
- 会员本书注重礼乐精神对诸子时代文化阶层直接而深刻的影响,立足传世文献,并充分利用简帛文献,部分还原了周代礼乐仪式流程。通过微观再现“演诗”艺术形态系统阐释了“文言”与“意象”、“乐言情”与“诗言志”、“演诗”与“乐德”观、“经世致用”等有着内在联系的儒家文艺思想命题,同时适当关注了道家文艺思想、美学思想,探讨了“不言”“真德”“大美”等重要命题,从而较为全面地呈现了诸子时代文艺思想的整体架构。文学22万字
- 会员本书把媒介作为一个要素引入文学活动,立足于媒介场域整体考察其对文学活动产生的影响。从媒介和文学活动两个端点双向推进,使其重合点落脚于“文学活动主体”,由此媒介场域建构了文学活动主体,传统的作家主体、读者主体、批评主体等在场域中都发生了新变。进而以整体研究和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方法论证文学主体的主要活动即文学创作、文学阅读和文学批评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揭示了文学和媒介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描绘了在文学史的长文学16.2万字
- 会员《文学理论前沿》(半年刊)创刊于2004年,作为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的会刊和国际文学理论学会的唯一中文刊物,是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集刊中发行量较大的一种。本辑设立“前沿理论思潮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外文学的双向交流”“跨学科批判理论研究”四个栏目,共九篇文章。站在国际文学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前沿,对当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关注和研究,做出新的阐释。文学22.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本书以民国时期(1912—1949年)的侦探小说翻译及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当时报纸杂志刊载及单行本出版的侦探小说作品为立论基础,以民国时期的侦探小说发展史为研究重心,兼及对于晚清、民国侦探小说的都市起源、公案传统、域外译介、代表性作家作品、形式特征(含叙事模式)及思想价值等方面的考察。一方面努力梳理出民国侦探小说的类型演变轨迹与文学史发展框架,即为“史”的描述;另一方面尝试在其中提炼出民国侦探小文学理论69.2万字
- 会员在古代文明世界,中屆、希腊和印度各自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诗学,成为世界文学理论的三大源头。印度梵语诗学有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资源十分丰富。本书汇集了十种梵语诗学名著,其中包括梵语戏剧学著作《舞论》、《十色》和《舞论注》/梵语诗学著作《诗庄严论》、《诗镜》、《韵光》、《诗探》、《曲语生命论》、《诗光》和《文镜》,均为了解和研究印度古代诗学的必读经典。文学理论73.2万字
- 会员本书以2001一2005年为界,对这一时期法国的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情况做了细致的整理,全景式地展示了法国的中国文学研究样貌。具体包括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国文学作品译本目录,以及中国文学研究的专著目录、博士学位论文目录、期刊论文目录,同时精选翻译了数篇期刊论文,对重要的专著和博士学位论文还进行了摘要编译。此外,本书收集了这一时期法国召开的中国文学研讨会的简要资料,整理了从事或涉及中国文学研究的机构信息以文学理论9.5万字
- 会员当代西方文论有效性辨识问题是近年来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集中讨论的问题,也是影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发展与理论建构的重要问题。该著从理论与现实的角度,对西方文论话语反思与中国当代文论若干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的问题、当代西方文论反思研究的知识论路径与方法论立场问题、文论“失语症”与当代中国文论的价值重估、原创推动问题、中国当代文论中的后现代主义话语批判问题、“中国文学理论22.3万字
- 会员鲍·艾亨鲍姆是20世纪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本书从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历史语境出发,既从共时角度横向比较艾亨鲍姆与什克洛夫斯基、蒂尼亚诺夫等形式论学者的共性和差异,探究其对形式论诗学的独特贡献,又从历时角度纵向梳理艾亨鲍姆在不同时期阐发的文艺理论,探寻其晚期实现超越形式论诗学的内在逻辑。本书不仅指出俄罗斯形式论学派并不标榜所谓的“唯形式论”,而且评析了艾亨鲍姆文艺思想对当代文论的影响。文学理论18.2万字
- 会员本书为《人文新视野》第20辑,主要包括法国文学研究、诗学研究、跨学科与跨文化研究三个栏目。其中包含文学艺术领域内对当下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争议问题的探讨,外国文学作品的艺术分析和文化解读以及国内的译介接受,还有论文探究了“问题学”哲学问题等,内容丰富,学术性强,均处于文艺理论研究的前沿。文学理论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