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四则

伽斯那 撰

求那毗地 译

愚人食盐喻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就楼磨刀喻

昔有一人,贫穷困苦,为王作事,日月经久,身体羸瘦。王见怜愍,赐一死驼。贫人得已,即便剥皮。嫌刀钝故,求石欲磨。乃于楼上得一磨石,磨刀令利,来下而剥。如是数数往来磨刀,后转劳苦,惮不能数上,悬驼上楼,就石磨刀,深为众人之所嗤笑。

斫树取果喻

昔有国王,有一好树,高广极大,当生胜果,香而甜美。时有一人。来至王所。王语之言:“此之树上,将生美果,汝能食不?”即答王言:“此树高广,虽欲食之,何由能得!”即便断树,望得其果。既无所获,徒自劳苦。后还欲竖,树已枯死,都无生理。

蛇头尾共争在前喻

譬如有蛇,尾语头言:“我应在前。”头语尾言:“我恒在前,何以卒尔!”头果在前,其尾缠树,不能得去。放尾在前,即堕火坑,烧烂而死。

(一)《百喻经》是一部佛经,译文造句跟普通文言颇有不同。试辨别一下,不同的是哪些句子?

(二)试像前篇一样,也在每则的后面加上一两句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