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僖公呢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宣姜,嫁到了卫国,二女儿叫文姜,是个女文青,还未出嫁。文姜呢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诸儿,是个酒色之徒,偏偏呢文姜又长得花容月貌,放荡不羁,于是这俩人就经常勾肩搭背,到了就差一起睡觉的地步了,后来被齐僖公说俩人要避嫌,诸儿才收敛一些。等诸儿年龄再大一些,就让他去了宋侯的女儿,和宋国联姻,俩人就基本没怎么玩耍过。等鲁国的鲁恒公继位后,就想到和齐国联姻,于是齐国就把文姜嫁给鲁恒公,也算给文姜找了个归宿。
而那头的周天子听说郑国假冒天子的名义讨伐了几个小国,自然也不乐意了,决定讨伐郑国,让郑国知道冒牌的后果很严重,就要御驾亲征,对郑国开战,并且顺便叫上了陈国蔡国卫国,陈国一路,蔡国卫国一路,自己带领一路,三路大军向着郑国杀来。郑国这头得到消息后,也陷入了纠结,毕竟自己假传圣旨,理亏在先,但就这么认错,那也太丢人了,大家一商量,他们分了三路过来,咱们也可以分三路抵抗,而且对方根本没什么战斗力,第一路军队,是陈国,这个陈国刚发生完内乱,陈侯为了得到天子认可跟来的,另一路是蔡国卫国,咱们的老伙计,也就是打酱油的,剩下一路就是周天子,咱们只要打跑了另外两路,天子这头自然好办。
郑庄公一听,高,实在是高,于是也兵法三路抵抗,果然如预测的那样,陈国军队一击即溃,蔡国卫国两国纯属打酱油,没打就跑了,周桓王一看,就要亲自上阵,结果还没交手,就被郑国大将祝聃射了一箭,要不是铠甲后,估计当场就挂了,然后郑国鸣金收兵,回去商量下一步对策。商量决定,咱们已经让天子知道厉害了,意思到了就行了,不然真把天子干掉就不好了,但是该客套也得客套,让天子有个台阶下才行,于是郑国那头就派外交官祭足去见周天子,说了一大堆不好意思的话,给周桓王一个台阶下,于是周桓王就退兵,讨伐郑国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而这头的蔡国听说陈国刚经历过动乱,而且陈侯也没啥雄才大略,就打起了陈国的主意,袭击的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