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楚武王

随国楚国一开战,季梁和少师就又持不同意见,最后随国国君准备听少师的,结果参拜,少师也阵亡,季梁一看,就建议说打下去不是办法,还是求和吧,于是随国国君就让季梁当外交官去和楚国求和,然后把责任一股脑的都推到少师身上,楚国一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这样同意了,但是求和归求和,还要请随国帮忙干一件事,就是写一封书信给周桓公,说一说熊通的好话,让周天子封熊通为王,来个官方认证。周桓公在郑国吃了败仗正憋气呢,一看什么玩意,南方蛮子也想称王,没门,就拒绝了。

熊通一看,呀呵,你周天子连郑国都奈何不了,还想管我?我还怕你不成?再说以前楚国国君也不是没有称王的,你不给我封王,老子就自己给自己封王,于是自称楚武王,从此在南方一路坐大,成了南方一霸,周桓王眼看着楚国坐大,但却因为周王室的衰落而无可奈何。

再看郑国,此时的郑庄公已经成了一位躺在病床上的老大爷,临死前把大臣祭足叫过去,说以他多年的经验判断,他的几个世子都不是善茬,都有当王的野心和实力,除了世子忽名正言顺外,其他几个世子中,就属世子突最有当国君的潜力,想让世子突当国君,不知祭足意下如何?祭足当时就反对了,说咱们得按套路来,应该让世子忽当国君才行。郑庄公说,要是想让世子忽当国君当的平稳,必须把世子突送到姥姥家宋国才行,但是这样,郑国可能不安宁,于是就把世子突送去了宋国,没多久就死了,世子忽继位,为郑昭公,并且派大臣出使各诸侯国,祭足刚好出使宋国。本来祭足以为宋国人们会为了两国伟大友谊夹道欢迎他呢,没想到当了宋国,就被捆了起来,然后关到了武器库,到了晚上,宋国的大名人华督,才去见祭足,跟他说了为什么关押祭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