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这边大臣一看,呀呵,这位置都让给你卫候了,你居然还派人过来暗算他?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我得去找班长主持个公道,于是就找到了晋文公。而这头卫候还不知道这件事,听别人说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被人蒙骗了,于是先把那个挑拨是非的人杀了,然后厚葬这些人。但是这头晋文公却收到了告状的消息,正好之前邀请周天子过来参观,于是把卫候也叫了过来,告状的和卫候一对质,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卫候偏听偏信,乱猜疑,才导致一些人被杀,卫候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审判结果卫候送去周天子那里审判,其余参与人员,按照情节严重,给与相应的处罚。
卫候被送去周天子那里了,看样子不会再回来了,卫国自然需要新的国君,于是卫国就又立了一个新的国君,卫国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而这头晋文公想到当初许国投靠楚国时间很久,而且会盟的时候也没有去,得教育教育许国,于是就兵发许国,这头郑国知道消息后,也开始琢磨了,当初我们郑国也投靠过楚国,收拾完许国,没准就该收拾我们了,于是就写信和楚王说了情况,这头楚国得到许国的求援,得到的回复是我们刚打败仗,你们自求多福吧,许国一看,得,于是投降了晋国。
而周天子考虑后,发现卫候也没做错啥,但是给晋文公个面子,就先不放卫候回去。这头鲁僖公一看,现在是卫候那里是缺一个台阶,于是就向晋文公求情,说放了卫候,而晋文公也顺水推舟,让卫候回去,而此时的卫国已经有了新的国君,于是经过一场眼熟政变后,卫候又当了国君,然后和晋国鲁国和好。过了段时间后,晋文公得到了郑国又和楚国暗中联络的消息,当即决定要坚决打击两面三刀行为,一看地图,郑国刚好出于晋国和秦国的中间,于是就叫上秦国一起攻打郑国,于是秦国从西边出兵,晋国从东边发兵,将郑国都城团团围住,眼看形势危急,郑国内部一讨论,这种情况,就需要一个能言善辩的外交人才出面才能化解危机,想来想去,还真想到了一个人,叫佚之狐,结果他却说,我没这能耐,但是我可以推举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