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59年,唐高宗显庆四年……
孝敬愍太子受皇嗣第三年,不久前武瞾褫夺右仆射褚遂良职位贬谪潭州,武瞾立为皇后并登则天门昭示长安。显庆四年春末,李奉节举太子洗马韦季方、御史李巢伙同太尉兼司空、侍中中书令长孙无忌谋反。
李弘记不了贞观二十三年舅公替父亲夺下皇位的勇毅,他甚至分不清三年前落在自己头上的疏冕的意义。显庆四年的母亲慈爱、父亲健康,就算在南内长大至今其实未曾见过如何的深宫斗争。或许是父亲极端的疼爱,母亲的绝对“呵护”造就了李弘的完美童年。
显庆四年秋,舅公衣裳散尽,死在母亲的手中。这年秋天,时隔三十余年的气息,再次扑杀在龙首原下。母亲双手红彤彤的,却很温暖的捧着李弘脸颊,母亲这次要出游洛阳了,和父亲一起,这可能是李弘这辈子最幸福快乐得时光。
长安城,依水而居。兴庆宫到大明宫的距离并不是平地,而是蜒蜒六个坡斗。大业年,宇文恺修建长安城,现六坡而见乾卦第一,脉出龙气而王天下。永徽四年长安万年,复秦时明月汉时河川,吞万里长城驱骑葱岭,扬燕山长刀横渡渤海,覆北海咸池兵驻象南。
王气,杀气,霸气;王道、兵道、霸道。龙气是什么,七岁的李弘完全不知道。龙气代表的紫薇气数李弘更是无法知道,但朱雀大街上可见的是四十丈宽殷红。
显庆四年冬,母亲跨过了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关,这时母亲看着李弘的眼神复杂。慈爱的母亲的眼中,第一次露出杀意,又第一次露出了悔意。母亲紧紧的抱住李弘,李弘能够感受到顺着母亲脸颊滑落在额头的泪水,又温暖又冰凉。
显庆四年末,父亲、母亲第一次带着李弘到东都洛阳游玩,洛阳比长安生气的多,因为牡丹花的盛开,使得比长安城更加的繁荣。洛阳百姓争相拥挤在街道,瞻仰二圣尊荣。母亲自信的眼神中,七岁的李弘看到了一丝坚毅。
第二年,父亲在洛阳离宫中风,父亲紧紧拉住母亲的手,死死盯住母亲得眼睛,震震挪动脑袋望向无措的李弘。
这是李弘最后一次看见父亲健康的模样,父亲眼神中的不甘与愤恨,在八岁的李弘内心刻下深深的烙印,甚至在李弘短短23年的人生里成为了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
父亲在风疾的折磨下苟且的活着,李弘以太子的身份监理国政,母亲代掌大明宫内是。父亲出现在外朝的时候越来越少,而母亲主政朝事的时辰比起父亲与李弘要多出许多。母亲渐渐把长安西北角的影子慢慢抹去,又在关东竖起了一座座米勒善尊。瘫在龙椅上的父亲慢慢顺从了母亲所有的意见,李弘也再提不出任何可行的想法。父亲飘离的眼神开始迷茫,而母亲坚毅的眼神彻底变得陌生。
公元675年,唐高宗上元二年,李弘最后一次随行母亲与父亲出游洛。
四月,合璧宫绮云殿。李弘突发暴疾,猝然离世,时年23岁。母亲抱着李弘的尸体痛苦了一整夜,这是母亲一生中最后一次落泪。悲愤交加的父亲艰难撑起瘫软的身体,颁布最后一道圣旨:追封太子李弘皇帝位,上谥号孝敬皇帝,以天子礼葬洛阳南郊唐恭陵,并行国丧。
其后八年内,李弘的三位弟弟被扶上太子位,一位流放致死,两位二度登上帝位。唐高宗李治崩于李弘逝后八年,随后数以百记的李氏宗亲、数以千计的关陇贵族遭到武瞾及手下酷吏诛杀灭族。
公元690年,天授元年,孝敬愍太子逝后15年、高宗李治崩后7年,武瞾登皇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