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长拂出生没多久,就被扔在的曲二门口,当时他母亲外出唱戏回来,看见了他,心生怜爱,就顶着班主的压力将他收养。
所以准确来说,他母亲,是他养母。
不过,他还是喜欢叫她母亲。
因为从小在曲二成长,所以玉长拂对戏曲可以说是耳濡目染。
不说曲二里的其他人,就说他幼时睡不着,都是听母亲唱戏曲入睡的。
母亲虽然早亡,但树立起了他对戏曲的喜爱,对戏曲不一样的情感。
听班主说,他母亲是在他四岁的时候染病去世的,要不是顾念着他母亲的那点旧情,早就放弃他了。
这种言论,是玉长拂训练达不到班主满意的时候班主时常说的。
玉长拂的母亲,有一副天生适合唱戏的好嗓子,玉长拂两三岁就表现出来的对戏曲的热衷及好嗓音,让班主对玉长拂萌生了栽培的心思。
玉长拂母亲死后,班主是有真心要把玉长拂养在膝下的。
还经常亲自监督玉长拂练习基本功。
只是玉长拂到底让班主失望了。
虽然他也刻苦学习,但身体总是跟不上去,不是身体虚弱得做事无力,就是那里病的。
“长拂,你就在旁边坐着吧。”
玉长拂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明显感知到了班主的冷淡,但他也乖乖地“嗯”了一声,听话地坐到一旁。
在对他人的全程教导下,班主没怎么去看玉长拂。
不过玉长拂有跟着去学。
虽然没多久就开始累得气喘吁吁。
班主看着烦,说了他一句:“跟个柔弱的姑娘似的,少在这丢人现眼了,哪天身体吃得消再过来吧。”
就这样,玉长拂去向人讨教锻炼身体的方法。
得了方法就在自己的住处不懈地进行锻炼。
在两个月后得到了班主的一声夸奖。
当时班主过来看看玉长拂的情况,看着他在蹲马步,知道坚持了一炷香时,说:“不错,还没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玉长拂顿时又高兴又有点不好意思:“班主,那我可不可以继续跟着您学唱戏?”
班主最近收了个叫水英的好苗子,心里头高兴,对玉长拂也宽容了些:“那你就每日过来跟着你师兄师姐些好好学学。”
玉长拂笑得灿烂,感到十分满足:“谢谢班主!”
第二日,玉长拂起了个大早。
虽然不是最早到练戏处的,但也是早到行列。
见着人,就乖乖的去叫师兄师姐。
有些人对玉长拂谈不上讨厌也谈不上喜欢,也有些喜欢这个乖巧的小孩,弯下腰问了声好后对他的身体关心了几句。
玉长拂拍拍小胸脯:“师兄师姐放心,这次不会拖你们后腿了。”
“那我们等着看哦。”
班主是准时到的,那个叫水英的少年跟在他身后。
班主说了几句开头的话后,开始了这一天的训练。
训练开始没多久,班主走到水英面前,纠正他唱念上的一点小问题。
在旁的玉长拂竖着耳朵去听,当看到水英看过来时就继续练自己的。
班主见水英分心,斥责了他一句。
水英立马端正态度。
唱、念、做、打,是戏曲人员必须要练的。
曲二没有演出的演员,每天都会到这里练这些,以将戏曲功底打得更结实。
不过像玉长拂这种年纪的孩童,如果能力不是特别突出,都是会先做扎扎马步,拉拉嗓之类的。
然后班主觉得可以了,就会安排人或者自己亲自进行教学。
其实按班主曾经对玉长拂的期望,玉长拂现在应该是在和水英做着同样的事。
可现在谁叫他自己不争气。
要想成功,就得比别人更加刻苦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