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却乔身边

石头的新房间里,隐隐飘着却乔姐姐瑞脑的香气。

软软的小被,厚实的床铺,舒爽的凉席,香菇躺在上面,感觉很踏实,很安心,很温暖。

小屋的窗外,雨儿淅淅沥沥下着,雨打芭蕉的声响传入香菇的耳朵。

循着雨声,石头打开窗户,她把头探出去,深呼吸,雨的气息迎面扑来,清新、舒畅……

清晨早早起来,石头十分舒爽,浑身精神,那种在海边的精神劲又回到了香菇身上。

她悄悄地,蹑手蹑脚,帮着却乔姐姐整理书桌上的诗稿画稿和散落书籍,轻轻擦拭着屋中的书桌。

仔细端详着却乔姐姐的诗稿,却乔姐姐的字整齐规整,如涓涓小溪,娟秀而充满灵气。

香菇拿起来仔细端详,辨认,有些入神。

石头虽然读书不多,但她能读懂诗中意境,却乔姐姐的诗歌满是女子丰富而委婉的情感,香菇这个神经比较大条的姑娘对这些卿卿我我的情感感受并不深切。

虽然梅娘教授过梅苑的姑娘识字读书,可是时日尚短。

迄今为止,香菇还从来没有动过笔,写过字,但是她识得的字却不少。

“石头,你可识文断字?”不知何时,却乔醒来了,声音有些慵懒地寻问香菇。

“却乔姐姐,你醒了。我只随着教习先生读过一些《三字经》、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还有<论语>,只粗粗识得一些文字。”香菇迎了过去。

“石头,我可以教你读书识字,你愿意读些什么书呢?《千家诗》怎么样?”却乔问道。

“《千家诗》是讲什么的?”香菇歪着脑袋,头上梳着两个犄角,煞是可爱,她有些疑惑地问着却乔姐姐。

“这是一本诗歌集,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各个题材都有涉猎。

你尚在蒙学阶段,别的书籍怕是难以理解,就随我读《千家诗》吧。”

香菇听了却乔姐姐的介绍,她知道自己不喜欢,但是她不打算拒绝姐姐的提议。

从幼年起,香菇逐浪向海,她喜欢听疍人与大海搏击的英勇故事,也曾听街坊讲戚家军海上抗倭的故事,有些故事哪怕是传说,也让她津津有味。

香菇的内心永远存着疍家姑娘的野性,不羁而奋进,却又善于隐藏。

不加梳洗,恣意随性,却乔姐姐拿出《千家诗》递给香菇,慵懒地倚在床边。

只见却乔姐姐闭着眼睛,懒懒地斜倚在塌边,不用看书本,闭着眼睛就能背出书中的诗文,带领着石头十分顺畅而带有感情地阅读背诵。

石头也十分享受这静逸的时光。

起先,她坐在榻前地面的毛毯上,过了一会儿,石头便把书放在地上,整个人趴在毛毯上,两手拖着腮,摇头晃脑,认真地跟着却乔姐姐读诗。

却乔很快就发现,石头妹妹读书过目不忘,天资聪颖。只要她诵读过一遍,便深深地记忆在脑海之中。

背诵对于香菇易于反掌,丝毫不费力气。

石头家祖传五代也没有出过读书苗子,但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小小的疍女却异常灵慧,记忆力惊人。

这让却乔姐姐十分惊讶:“你可曾读过这些书?”

石头拖着腮帮子摇摇头,眼睛睁得大大的,神情呆萌,在大海上,在疍家船上,她都没有见过书本长什么样,更别提读书了。

看着石头可爱的样子,却乔姐姐笑得合不拢嘴,说道:“好妹妹,这里的藏书今后你帮姐姐收拾,可以随意取阅。”

石头一下子就从地毯上蹦起来,她开心极了。

书的世界给她开了一扇明亮的窗。

却乔姑娘用怜爱的眼神看着香菇,她很喜欢这个小姑娘。

一阵笃笃的敲门声响起,打断了姐俩的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