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6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上)》真题及详解

题1~5:某商场里的一钢筋混凝土T形截面梁,计算简图及梁截面如题1~5图所示,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重要性系数1.0,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均采用 HRB400。

题1~5图

1.假定,永久荷载标准值(含梁自重);可变荷载标准值。试问,AB跨跨中截面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进行计算;各跨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均取1.35。

A.370

B.400

C.445

D.470

【答案】D

【解析】计算跨中弯矩最大值时,不考虑悬挑跨的可变荷载。

AB跨永久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标准值:

悬挑跨永久荷载产生的AB跨跨中弯矩标准值:

AB跨可变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标准值: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表5.1.1,商场活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7,根据公式(3.2.3-2)计算:

2.假定,AB跨跨中截面弯矩设计值。试问,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单筋截面梁需要配置的梁底纵向钢筋,选用下列何项最为合适?(  )

提示:

A.418

B.420

C.422

D.425

【答案】C

【解析】先按第一类T形截面试算,截面有效高度: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公式(6.2.10-1),矩形截面或翼缘位于受拉边的倒T形截面受弯构件,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为,

属于第一类截面,按宽度为的矩形梁计算。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公式(6.2.10-2),

选配422,,符合要求。

3.假定,A支座右端截面处的剪力设计值。试问,该截面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需要配置的箍筋,选用下列何项最为合适?(  )

提示:按双肢箍计算:

A.8@150

B.10@200

C.10@150

D.10@100

【答案】C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公式(6.3.4-2),

选配10@150,

4.假定,(均为标准值),悬挑梁支座处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置为620。试问,该梁在支座处的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值(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

A.0.16

B.0.21

C.0.24

D.0.29

【答案】B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7.1.2条规定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和纵向受拉配筋率计算如下: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表5.1.1,商场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为0.5,根据公式(3.2.10)计算荷载准永久组合的弯矩值

将上述数值带入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

5.假定,该梁悬臂跨端部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挠度计算值为18.7mm。试问,该挠度计算值与规范规定的挠度限值之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不考虑施工时起拱;

该梁在使用阶段对挠度无特殊要求。

A.0.60

B.0.75

C.0.95

D.1.50

【答案】B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3.4.3条的表3.4.3规定,悬臂构件的计算跨度:

且不考虑施工时起拱和在使用阶段对挠度无特殊要求,故悬挑梁挠度限值:

该挠度计算值与规范规定的挠度限值之比:

6.某外挑三角架,安全等级为二级,计算简图如题6图所示。其中横杆AB为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400mm×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纵向钢筋采用HRB400,对称配筋(。假定,均布荷载设计值q=25kN/m(包括自重),集中荷载设计值P=350kN(作用于节点B上)。试问,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不考虑抗震),横杆最不利截面的纵向配筋),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题6图

A.980

B.1190

C.1400

D.1600

【答案】D

【解析】对点C取矩,可得横杆AB的拉力设计值:

横杆AB跨中的弯矩设计值:

跨中截面为最不利截面,按偏心受拉构件计算。

偏心距:

为大偏心受拉。

由于对称配筋,故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式(6.2.23-2)计算配筋:

故D项数值与计算配筋结果最接近。

7.某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自重标准值为58kN,设置了四个吊环。吊环采用HPB300钢筋,吊装时采用吊架使吊绳与构件垂直。试问,吊环钢筋直径(mm)至少应采用下列何项?(  )

A.12

B.14

C.16

D.20

【答案】B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9.7.6条,吊环应采用HPB300钢筋,每个吊环可按2个截面计算,钢筋应力不应大于,设置4个吊环时按3个吊环进行计算。因此,钢筋的截面面积计算如下:

选用14:=153.9>148.7,符合要求。

8.某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截面尺寸为800mm×8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60,纵向钢筋为HRB400。已知。试问,纵向受拉钢筋屈服与受压混凝土破坏同时发生的界限受压区高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75

B.400

C.425

D.450

【答案】A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6.2.6条规定,按内插法计算中和轴高度调整系数

根据公式(6.2.1-5)计算正截面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根据公式(6.2.7-1)计算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

故界限受压区高度为:

9.某钢筋混凝土次梁,截面尺寸,支承在宽度为300mm的混凝土主梁上。该次梁下部纵筋在边支座处的排列及锚固方式见题9图(直锚,不弯折)。已知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RB400钢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环境类别为二b,计算所需的梁底纵向钢筋面积为1450mm2,梁端截面剪力设计值。试问,梁底纵向受力钢筋选择下列何项配置较为合适?(  )

题9图

A.618

B.520

C.422

D.325

【答案】C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9.2.2条,当时,简支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12d。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8.2.1条规定,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35mm。

选用A项618或B项520时,根据第9.2.1条第3款规定,梁下部纵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钢筋直径。AB两项不满足钢筋水平方向净间距要求。

选用D项325时,12×25=300,梁底纵筋需有弯折段。

选用C项422时,锚固长度:

钢筋面积满足要求。

10.某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底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假定,底层某四片剪力墙,各墙肢面积、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轴力设计值及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轴力标准值见题10表。试问,需要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是哪几片剪力墙?(  )

题10表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6.4.2条规定,墙肢轴压比指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计算各墙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轴压比。

根据第6.4.5条表6.4.5-1,二级剪力墙轴压比大于0.3时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轴压比大于0.3,需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11.某6度区标准设防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房屋高度为22m,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类。其中一根框架角柱,分别与跨度为8m和10m的框架梁相连,剪跨比为1.90,截面及配筋如题11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C40。试问,该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可不复核柱的最小配箍特征值。

题11图

A.0.80

B.0.85

C.0.90

D.0.95

【答案】D

【解析】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6.1.2条规定,6度、标准设防类、非大跨度框架,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查第6.3.6条表6.3.6,柱轴压比限值为0.9。但该柱剪跨比为1.90,小于2.0,并大于1.5,按表6.3.6注2的规定,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轴压比限值需降低0.05。同时,柱箍筋的直径、肢距和间距满足表6.3.6注3的规定,轴压比限值可增加0.10。注5规定,柱的轴压比限值不应大于1.05。

故该柱的轴压比限值为:

故D项符合要求。

12.以下关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的描述,哪几项是正确的?(  )

.预制混凝土构件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应按实际工况的荷载、计算简图、混凝土实体强度进行施工阶段验算;

.预制构件拼接处灌缝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预制构件的强度等级;

.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梁柱节点处,柱的纵向钢筋应贯穿节点;

.采用预制板的装配整体式楼、屋盖,预制板侧应为双齿边;拼缝中应浇灌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细混凝土。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9.6.2条规定,

预制混凝土构件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应按实际工况的荷载、计算简图、混凝土实体强度进行施工阶段验算。验算时应将构件自重乘以相应的动力系数。故第项正确。

第9.6.4条规定,预制构件拼接处应采用强度等级应不低于预制构件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灌缝;装配整体式结构的梁柱节点处,柱的纵向钢筋应贯穿节点。故第项和第项正确。

第9.6.5条规定,采用预制板的装配整体式楼、屋盖,预制板侧应为双齿边;拼缝中应浇灌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细混凝土。故第项正确。

题13~17:某五层档案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类,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

13.考虑偶然偏心影响时,某楼层在规定水平力作用下,按刚性楼盖计算,楼层抗侧力构件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最小弹性水平位移,质量中心的弹性水平位移,试问,在根据位移比进行扭转规则性判断时,该楼层扭转位移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20

B.1.25

C.1.30

D.1.50

【答案】C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3.4.3-1及其条文说明规定,扭转位移比计算时,应采用给定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并取楼层最大弹性水平位移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平均值的比值,而不是与质量中心或者刚度中心弹性水平位移的比值。

14.某楼层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最大弹性层间位移,最小弹性层间位移,质量中心的弹性层间位移为,该楼层层高为7.0m,试问,在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抗震变形验算时,该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与规范规定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之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0.75

B.0.95

C.1.10

D.1.35

【答案】B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公式(5.5.1),取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最大层间位移计算。

该楼层弹性层间位移角为:

查表5.5.1,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为:

故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与规范规定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之比为,

15.假定,各楼层在地震作用下的层剪力和层间位移如题15表所示。试问,以下关于该建筑竖向规则性的判断,何项正确?(  )

题15表

提示:本工程无立面收进、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及楼层承载力突变。

A.属于竖向规则结构

B.属于竖向一般不规则结构

C.属于竖向严重不规则结构

D.无法判断竖向规则性

【答案】B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3.4.3-2(见题15解表),各层的侧向刚度:

对层刚度进行比较,是否存在某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相邻上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经比较,第2层的侧向刚度小于第3、第4、第5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属于一般竖向不规则结构。竖向严重不规则结构是指超过表3.4.3-2一项及以上的不规则指标。

16.假定,各楼层及其上部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之和、各楼层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剪力标准值如题16表所示。试问,以下关于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的描述,何项正确?(  )

题16表

提示:基本周期小于3.5s,且无薄弱层。

A.各楼层均满足规范要求

B.各楼层均不满足规范要求

C.第1、2、3层不满足规范要求,4、5层满足规范要求

D.第1、2、3层满足规范要求,4、5层不满足规范要求

【答案】A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公式(5.2.5),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5.2.5规定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对竖向不规则的结构薄弱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各层的剪力系数分别为: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根据第5.2.5条,最小剪力系数为0.024,各层剪力系数均大于0.024满足要求,不需调整。

17.以下关于该档案库抗震设防标准的描述,哪项较为妥当?(  )

A.按8度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B.按8度采取抗震措施

C.按7度(0.15g)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按8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D.按7度(0.15g)进行地震作用计算,按7度采取抗震措施

【答案】C

【解析】已明确为标准设防类,因此,应按7度(0.15g)进行地震作用计算,当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时,才需要提高一度采取抗震措施,因此,答案AB两项不准确。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3.3.3条规定,建筑场地为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宜分别按8度和9度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因此C项的描述较为妥当。

18.某多层框架办公楼中间楼层的中柱KZ1,抗震等级二级,场地类别类,截面及配筋平面表示法如题18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及箍筋均为HRB400。试问:该柱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与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的比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题18图

A.0.92

B.0.98

C.1.05

D.1.11

【答案】A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6.3.7-1,框架结构二级抗震等级,中柱,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则最小配筋率为:

图18所示配筋的配筋:818:420:。配筋率计算如下,

故柱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与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的比值为:

题19~21:某钢结构住宅,采用框架中心支撑结构体系,房屋高度为23.4m,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采用Q235钢。

19.假定,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试问,该钢结构住宅的抗震等级应为下列何项?(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D

【解析】该钢结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当房屋高度小于50m、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8.1.3条和表8.1.3(见题19表)规定,确定该钢结构住宅的抗震等级为四级。

注:

1.高度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和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

2.一般情况,构件抗震等级应与结构相同;当某个部位各构件的承载力均满足2倍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内力要求时,7~9度的构件抗震等级应允许按将低一度确定。

题19表  钢结构房屋的抗震等级

20.该钢结构住宅的中心支撑不宜采用下列何种结构形式?(  )

【答案】D

【解析】《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8.1.6条第3款明确规定:中心支撑框架宜采用交叉支撑,也可采用人字形支撑或单斜杆支撑,不宜采用K形支撑。因为K形支撑在地震力作用下可能因受压斜杆屈曲或受拉斜杆屈服,引起较大的侧移使柱发生屈曲甚至倒塌,故抗震设计中不宜采用。

21.假定,该钢结构住宅的中心支撑采用人字形支撑(按压杆设计)。试问,该中心支撑的杆件长细比限值为下列何项数值?(  )

A.120

B.180

C.250

D.350

【答案】A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8.4.1条第l款规定,支撑杆件的长细比,按压杆设计时,不应大于,支撑杆件采用Q235钢,。因此,支撑杆件的长细比不应大于120。

题22~24:某单层工业厂房的屋盖结构设有完整的支撑体系,其跨度为12m的托架构件如题22~24图所示,腹杆采用节点板与弦杆连接,采用Q235钢。

题22~24图

22.试问,腹杆在桁架平面内的计算长度(mm),为下列何项数值?(  )

A.2828、2263

B.2263、2828

C.2263、2263

D.2828、2828

【答案】A

【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5.3.1条和表5.3.1可知,采用简单的三角公式并乘以正确的计算长度系数即可计算出腹杆在桁架平面内的计算长度。

腹杆为支座斜杆,其在桁架平面内的计算长度为:

腹杆为除支座斜杆和支座竖杆的其他腹杆,其在桁架平面内的计算长度为:

因此,A项计算长度的数值满足要求。

23.腹杆等与下弦杆的连接节点详图如题23图所示,直角角焊缝连接,采用E43型焊条。腹杆采用双角钢构件,组合截面面积A=44.52×102mm2,按实腹式受压构件进行计算。假定,腹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396kN,绕y轴的长细比λy=77.3。试问,腹杆绕y轴按换算长细比计算的稳定性计算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题23图

A.135

B.126

C.104

D.89

【答案】A

【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5.1.2条规定,截面为单轴对称的构件,绕对称轴的长细比应取计及扭转效应的换算长细比来代替。

按式(5.1.2-7a)计算换算长细比,

根据表5.1.2-1,双角钢T形截面构件对y轴的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分类为b类。根据附录C表C-2查得稳定系数

按式(5.1.2-1)计算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性:

24.假定,腹杆角钢肢背与节点板间角焊缝的焊脚尺寸=8mm,实际焊缝长度为210mm;其余条件同题23。试问,腹杆角钢肢背处的侧面角焊缝的强度计算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不等边角钢长边与节点板采用角焊缝连接时,角钢肢背处的焊缝内力分配系数k1=0.65。

A.83

B.109

C.118

D.144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焊缝计算长度为:

作用力应乘以角钢肢背处的焊缝内力分配系数值;双角钢截面,共有2条焊缝参与受力。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7.1.3条公式(7.1.3-2)计算侧面角焊缝的强度,

题25~26:某管道支架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其计算简图如题25~26图所示,支架顶部作用有管道横向水平推力设计值=70kN,柱与基础视为铰接连接,支撑斜杆均按单拉杆设计,杆件之间的连接均采用节点板连接,按桁架体系进行内力分析和设计计算。钢材采用Q235钢。

题25~26图  管道支架计算简图

25.假定,轴心拉力取负值,轴心压力取正值。试问,若仅计算图示方向的管道横向水平推力作用,柱A、柱B的最大轴心力设计(kN)、(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忽略柱剪力及管道支架自重等的影响。

A.-210,210

B.-210,280

C.-280,210

D.-280,280

【答案】B

【解析】支撑斜杆均按单拉杆设计,该支架可简化成静定桁架进行内力分析,如题25图所示。在本题图示方向的管道横向水平推力设计值=70kN作用下,采用截面法进行计算:(压力);柱A下端支座反力为拉力280kN,由斜杆产生的竖向拉力为70kN,则柱A轴力为280-70=210kN(拉力)。

题25图

26.假定,支撑斜杆采用热轧等边角钢∟63×6,截面面积,计算截面无栓(钉)孔削弱。试问,支撑斜杆作为轴心受拉构件,其底层支撑斜杆的强度计算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88

B.160

C.136

D.96

【答案】C

【解析】根据受力分析,支撑斜杆的轴心拉力设计值: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公式(5.1.1-1)进行计算支撑斜杆的强度计算值,

题27~30:某单层钢结构厂房,安全等级为二级,柱距21m,设置有两台重级工作制(A6)的软钩桥式吊车,最大轮压标准值,吊车轨道高度hR=150mm。吊车梁为焊接工字形截面,采用Q345C钢,吊车梁的截面尺寸如题27~30图所示。图中长度单位为mm。

题27~30图

27.在垂直平面内,吊车梁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max=14442.5kN·m。试问,仅考虑Mmax作用时,吊车梁下翼缘的最大拉应力设计值(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06

B.235

C.247

D.274

【答案】C

【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6.2.3条规定,由于吊车荷载为动力荷载且重复使用,通常吊车梁需计算疲劳,故根据第4.1.1条规定截面塑性发展系数γx取1.0,按式(4.1.1)计算最大拉应力,

28.在计算吊车梁的强度、稳定性及连接的强度时,应考虑由吊车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力。试问,作用于每个吊车轮压处的横向水平力标准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11.1

B.13.9

C.22.3

D.35.5

【答案】D

【解析】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3.2.2条规定,由吊车摆动引起的横向水平力与吊车最大轮压标准值成正比,软钩桥式吊车的系数取为0.1,由式(3.2.2)计算作用于每个吊车轮压处的横向水平力标准值:

29.试问,在吊车最大轮压作用下,该吊车梁在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局部承压强度(N/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78

B.71

C.62

D.53

【答案】B

【解析】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第3.2.4条、第6.3.1条,荷载分项系数取1.4;动力系数取1.1。计算集中荷载:

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第4.1.3条式(4.1.3-2)计算集中荷载在梁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假定分布长度:

根据公式(4.1.3-1)计算局部承压强度,

30.一台吊车作用时,吊车梁的最大竖向弯矩标准值。试问,该吊车梁的最大挠度计算值(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挠度可按近似公式计算

A.10

B.14

C.18

D.22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Q345的弹性模量为,吊车梁的计算长度为,代入题目给的挠度计算公式,

31.关于砌体结构有以下说法:

.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以龄期为28d的毛截面面积计算;

.石材的强度等级应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表示;

.一般情况下,提高砖的强度等级对增大砌体抗剪强度作用不大;

.当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C级时,其强度设计值应乘以0.95的调整系数。

试判断下列何项均是正确的?(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3.2.1条规定,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以龄期为28d的毛截面面积计算。判断正确。

根据附录A.2规定,石材的强度等级可采用边长为70mm的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表示。抗压强度取三个试块破坏强度的平均值。判断不正确。

根据第3.2.2条规定,一般情况下,提高砖的强度等级对增大砌体抗剪强度作用不大。判断正确。

根据第4.1.5条规定,施工技术、施工管理水平对结构的安全度影响很大,因此,为保证规范规定的安全度,有必要考虑这种影响。根据施工现场的质保体系、砂浆和混凝土的强度、砌筑工人技术等级方面的综合水平划为A、B、C三个等级。它反映了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和材料消耗水平的关系。因此,《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引入了施工质量控制等级的概念,砌体规范只规定了B级和C级施工控制等级。当采用C级时,砌体强度设计值应乘γa=0.89的调整系数;当采用A级施工质量控制等级时,可将表中砌体强度设计值提高5%。应在工程设计图中明确设计采用的施工控制等级。故判断不正确。

题32~37: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对称轴以左平面如题32~37图所示,各层平面布置相同,各层层高均为3.60m;底层室内外高差0.30m,楼、屋盖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静力计算方案为刚性方案。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7.5级混合砂浆,纵横墙厚度均为240mm,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题32~37图

32.假定,该建筑为小学教学楼,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试问,该砌体结构所能建造的最大层数为几层?(  )

提示:按照横墙很少考虑。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第6.0.8条,小学教学楼的抗震设防类别应为重点设防类。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10.1.3条,重点设防类的砌体房屋仍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其层数应比表10.1.3减少一层(7-1=6)且总高度应降低3m。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10.1.2条第2款,该建筑横墙很少,其建造层数应再减少两层(6-2=4)。故总的建造层数最大为四层。

33.假定,该建筑为办公楼,无地下室,地上共5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每层建筑物自重标准值(包括墙体、楼面、屋面结构及建筑做法等自重)为12kN/m2,按等效均布活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2kN/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为0.5kN/m2。试问,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全楼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45000

B.46000

C.53000

D.62000

【答案】C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5.1.3条可知,计算地震作用时,建筑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应取结构和构配件自重标准值和各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各楼层活荷载标准值的组合系数为0.5,屋面雪荷载组合值系数为0.5,屋面活荷载不计。结构重力荷载代表值:

34.假定,该建筑为办公楼,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65000kN。试问,底层墙体总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5200

B.6800

C.7800

D.10000

【答案】D

【解析】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表5.1.4-1取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故结构总水平地震标准值为:

根据第5.4.1条,水平地震作用分项系数,故底层墙体总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为:

35.假定,二层内纵墙B两个门洞高度均为2100mm。试问,该墙高厚比μ1μ2[β]的限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0

B.23

C.26

D.28

【答案】B

【解析】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6.1.1条公式(6.1.1)规定,墙体的高厚比的计算公式,

允许高厚比查表6.1.1可知取为26。,按公式(6.1.4)计算高厚比修正系数:

该墙高厚比限值:

36.假定,二层墙A(A~B轴间墙体)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线荷载为235.2kN/m,在轴交A、B轴处均设有240mm×240mm的构造柱(该段墙体共2个构造柱)。试问,该墙段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根据: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作答。

A.200

B.270

C.360

D.400

【答案】D

【解析】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表3.2.2,查得抗剪强度设计值

根据10.2.3条,

查表10.2.3,

查表10.1.5,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根据第10.2.2条计算截面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37.假定,二层墙A(轴间墙体),在轴交轴处及该墙段中间均设有240mm×240mm的构造柱(该段墙体共3个构造柱)。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每根构造柱均配置HPB300级414的纵向钢筋(Asc=615mm2),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E=0.25N/mm2。试问,该墙段的最大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按《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作答。

A.380

B.470

C.510

D.550

【答案】B

【解析】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式(10.2.2-3)进行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C20的轴心受拉强度为ft=1.1N/mm2

构造柱间距3.15m>3m,取

配筋率:

根据式(10.2.2-3)计算最大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如下:

题38~40:某单层单跨无吊车房屋窗间墙,截面尺寸如题38~40图所示;采用MU15级蒸压粉煤灰普通砖、Ms7.5专用砂浆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屋面采用现浇梁、板,基础埋置较深且有刚性地坪;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弹性方案。图中x轴通过窗间墙体的截面中心,=179mm。

题38~40图

38.试问,该带壁柱墙的折算厚度(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380

B.412

C.442

D.502

【答案】C

【解析】关于x轴的截面极惯性矩:

截面面积:

截面回转半径:

截面折算厚度:

39.试问,该带壁柱墙的计算高度(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5.0

B.6.1

C.7.0

D.7.5

【答案】C

【解析】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5.1.3条及表5.1.3规定,基础埋置较深且有刚性地坪,构件高度。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为刚弹性方案,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查表5.1.3得:

40.假定,安全等级二级,墙体折算厚度hT=0.395m,计算高度为6.6m。试问,当轴向力作用在该墙截面A点时,墙体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200

B.250

C.280

D.330

【答案】B

【解析】轴向力作用在A点时,属偏心受压构件,轴向力作用在墙体的翼缘,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表D.0.1可知,影响系数。查表3.2.1-3,抗压强度设计值f=2.07MPa。截面面积: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5.1.1条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