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定青年教育思想研究
- 陶志琼
- 1664字
- 2025-02-17 20:02:09
第三节 再入上海:做编辑的同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冯定回到上海后,为了生活,便由堂兄冯都良介绍,在湖州小学里做代课老师,临时代人教了一两个月的书。在1925年秋末冬初,冯定通过冯君木先生的介绍,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文学编辑,同时在国文函授部任改卷教员。冯定借助商务印书馆的良好环境,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积极撰写各种文体的文章,而且还自学英语和俄语,翻译一些小品。冯定的理论素养、写作能力和外语水平在这段时间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为他后来从事理论宣传和学术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段时间里,冯定学问大增的同时,思想也在不断进步。
冯定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当文学编辑时,马克思列宁主义正在上海传播,当时上海商务印书馆也有党的组织,商务印书馆的党支部工作是由陈云负责领导的,只是当时冯定不知道罢了。
冯定进入商务印书馆和国文函授部不久,吴文祺也进来了。冯定的工作是批改文言课卷,而吴文祺的工作是批改白话课卷。吴文祺这个时候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起先在吴文祺的心目中,函授部的工作人员中几乎全是遗老遗少,只是冯定稍显特别罢了。1925年十月革命纪念日前后,大概是商务印书馆党支部规定要发展党员,所以吴文祺就格外注意冯定。有一天下班,冯定和吴文祺都迟走了一步,吴文祺见冯定在翻阅一本白话的论新文艺的书,便问冯定是否爱好这些书籍,冯定就诉说改文言课卷只是为了混饭吃,吴文祺便请冯定到其住处谈一谈。在谈话之中,大家都痛骂了函授部的杜尔梅活像是欺压人的工头。后来吴文祺便询问冯定有没有参与过政治活动,冯定说自己很想参加政治活动,可是找不到门路。吴文祺又问冯定是否愿意看三民主义的书,冯定说这类书并不太想看,而且暗示了不想参加国民党而很想直接参加共产党的意愿。吴文祺就说那我们大家想想办法吧。不久,吴文祺就借给冯定一本布哈林的《共产主义的ABC》让其阅读。冯定回到家,当天晚上就一口气读完了《共产主义的ABC》,而且觉得非常深切明快。后来,冯定将书还给吴文祺时,吴文祺便告知他说,他有朋友可以找到办法实现冯定的志愿。没过多久,吴文祺便要冯定填表,并由他转请方渊泉同志和他二人共同为冯定的入党介绍人。冯定深受进步书籍的影响,很快就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且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冯定正式出席党小组的会议,大概在1926年的1月。后来,吴文祺又告诉冯定,组织规定共产党党员都要参加国民党,于是,冯定又参加了国民党。冯定当时是和丁晓先、杨贤江、樊仲云等人同在一个区分部。吴文祺和冯定有一次还曾推动樊仲云同志散发过国民党的传单。吴文祺后来去了上海复旦大学教书,而自冯定离开商务印书馆后,同方渊泉也一直没有再联系过。
入党后,冯定在上海参加过两次罢工,不久任党小组长,1926年起任党支部书记。上海工人第一次起义期间,冯定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党的浙江区第一次代表会议,冯定在会上提出“支部建立工作机关”的建议,并就争论的问题发了言。会后,冯定应商务印书馆工会之邀,在宝山路印刷厂车间召开的群众大会上做反蒋报告。
冯定于1927年在上海从事革命工作时,与赵世炎、夏明翰等党初创时期的同志都有过接触。据黄仁柯著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沙孟海兄弟风雨录》一书记载,1927年2月冯定见到中学好友沙孟海时,劝其加入中国共产党,冯定对沙孟海说:“与其从旁协助,不如自身投入!”尽管沙孟海的四个弟弟都投身革命,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但沙孟海认为自己不是一个适合搞政治的人,就没有答应。冯定当然没有过多地游说沙孟海,临走时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声:“当潮流涌来的时候,想回避是回避不了的!”其实沙孟海是有苦衷的,几个弟弟都加入了共产党,自己要是也加入了,一旦有什么闪失,整个家庭可能全军覆灭,一家老小谁来照顾?沙孟海想得比较实际,不过后来印证了他的这个决策是明智之举,许多与他有交情的革命同志在他这个非党人士的掩护和关照下,面临的危险减少,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1927年3月北伐军进入杭州后,根据组织的指示,冯定又加入了国民党,并先后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秘书、国民党宁波市党部秘书。1927年3月23日,冯定到上海向商务印书馆辞职,从此开始了自己的革命工作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