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定青年教育思想研究
- 陶志琼
- 2804字
- 2025-02-17 20:02:09
第一节 初到北大颇受礼遇,生活工作顺心如意
一、成为北大的一级红色教授和校党委副书记
1957年1月由毛泽东提名,调冯定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授并不担任任何领导职务。当时毛泽东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以争鸣,冯友兰可以讲唯心主义,冯定可以讲唯物主义,两人可以唱对台戏。由此北大校园流传着一种多少有点调侃意味的说法:学唯物主义找冯定,学唯心主义找冯友兰,学帝王将相找翦伯赞。1957年1月29日冯定去北大报到,与校长马寅初和党委书记江隆基见面。1月31日,冯定即率中国科学院社科代表团访问苏联,同行的有任继愈、贺麟、张镛等人,3月14日返回北京。1957年4月1日,经北京大学哲学系系务委员会一致通过,校务委员会批准冯定评为一级教授,马寅初校长签名并颁发聘书,冯定开始在北大担任教授工作,被称为“红色教授”。与此同时,北京市委彭真和北京大学党委认为,冯定这样老资格、党的高级干部,不担任领导职务不合适。因此,北京大学校党委会议在4月1日全体通过,增补冯定为校党委委员,并报上级批准。尽管冯定在党内只担任党委委员、常委职务,但北大却经常让他参加校党委书记的碰头会,这种情况一直继续到1958年。陆平就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后,于1958年4月提名冯定为党委副书记,并报上级批准。这以后冯定一直担任北大党委副书记这一职务,直到“文化大革命”初北大党委被撤销为止。
二、连升三级式的居所变换,住进了书香气十足的燕园
1.暂居临湖轩的日子:迎来高朋满座
1957年3月14日,冯定访问苏联结束后返回到北大,学校安排冯定在北大临湖轩暂时居住。临湖轩坐落在未名湖南面的小山坡上,离钟亭不远,那时还有敲钟人按时定点敲钟,经常听到晚钟钟声在未名湖畔回响。临湖轩的格局是坐北朝南的四合院形式,院北墙沿山坡下去就是未名湖畔的鲤鱼塑像处,往南向下是有竹林草坪的缓坡,东南方向就是图书馆,是当时北大附小的所在地。冯定家住在西厢房,有三居室。在东侧沿山体往下还有房间,为阿姨和警卫员住所,以及厨房。北厢房当时住着马寅初校长,冯定告诉家人马老每天淋浴,先用热水再用冷水,因而从不感冒。冯定的儿子听了很惊讶,也很佩服,后来他看到马老先生时,见他红光满面,说话声音洪亮,身体果然健康,认为就是这个独特方法锻炼出来的好身体。
尽管冯定在临湖轩只住了不到一年时间,但因事务众多,人来人往十分频繁,可谓经常高朋满座。随便列上几条,可见一斑。1957年5月5日,邓小平总书记陪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参观北大,冯定与其他校领导在北大西门迎接并随同参观北大,再听伏罗希洛夫的演讲。1957年10月16日上午,任继愈带着所写的文章来向冯定征求意见,又有《中国青年报》的曹冰峰来访谈了很长时间;同一天下午冯定的本家堂弟,《世界知识》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冯宾符陪同赵朴初老先生来看望冯定,交谈了很长时间;晚饭后,当时刚从铁道部调来新任副校长的陆平来交谈工作。冯定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这里本来需要更多的行政领导人,但我已被确定在学术岗位上工作,于是就又另调人来了,他也临时住在临湖轩,正好对门。”冯定到北大“确定在学术岗位上”是毛泽东定的调子,住对门的就是另调来任行政领导人的陆平。1957年11月20日,当时的中共中央文教小组副组长和理论小组组长康生来北大,冯定陪其在办公楼、哲学楼、化学楼、文史楼看大字报,还在临湖轩家中谈了一会儿。
冯定住在临湖轩时不只是与一些高层领导有往来,与北大教授也建立起了融洽的关系。由于毛泽东让冯定来北大与冯友兰唱对台戏,开始时北大哲学系的教授们见到冯定还比较紧张、心存疑虑。冯定觉察到了这一点,便经常抽空去拜访教授们,谈古论今,谈历史谈文化,交谈十分亲切融洽,因而打消了教授们心中的疑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冯定和这些教授们成了朋友,他们经常是冯定家中的座上客。比如说,黄子通老先生收藏的字画一般从不拿出来给外人看,但来临湖轩冯定家中谈得十分高兴,竟然回到朗润园家中,拿了三幅古画折返回来,请冯定鉴赏,之后还非要冯定选一幅,让冯定苦辞不得。1957年搞“大鸣大放”时,冯定听到东语系教授马坚对他的意见,说有一次他和冯定、周培源坐同一车入城,马坚教授问冯定贵姓,冯定回答说“姓冯”后,就没再说话,马坚教授心里想他是不是瞧不起人。冯定听到这个反映后,于11月的一个夜晚,从临湖轩走到燕东园的马坚教授住处做了解释,马先生听后马上释怀了,他又和冯定谈了一些阿拉伯文的问题,让冯定颇获教益,后来俩人成了朋友。
冯定在临湖轩居住时,他在新四军时的一些老领导对他依然十分关心,还来此看望过他,可谓共生死共患难的部队情缘让人割舍不掉。比如说,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一次路过北大时来看望了他。陈毅见到临湖轩前面的草坪上长着郁郁葱葱的竹林,便笑着对冯定说:“你像贾宝玉住进了潇湘馆。”新四军将领粟裕也来北大看望过冯定,也说过与陈毅类似的话。这个在新四军时被项英评价为“不可多得的教育人才”的冯定,确实名副其实。
2.再搬教授聚居的燕东园
1957年12月17日,冯定家搬到了燕东园,住在31号,冯定在这里住了将近一年时间,又于1958年11月搬到了燕南园。冯定在燕东园住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令人难以忘怀。
燕东园31号是带有花园的独栋两层小楼,周围用松墙隔开,冯定家住东边,一楼有客厅、餐厅、厨房、杂物间以及保姆和警卫员的房间,客厅朝南连着玻璃花房。楼上有三间房间,是冯定夫妇和三个儿子的卧室及冯定的书房。
燕东园的气氛跟冯定曾在上海居住的康平路政府大院及来北京住的马列一分院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里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燕东园和燕南园住着的大都是知名的学者教授,还有学界泰斗。燕东园32号住着西语系的高明凯教授,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就是他翻译的。36号住着生物系的赵以炳教授,40号住着中国计算机界的元老徐献瑜教授。当时住在燕东园的还有法律系的陈守一教授、化学系的邢其毅教授等。燕东园31号西首住的是著名美学家蔡仪,搬到燕东园31号东首的冯定首先去拜访蔡仪却数次不遇,便由任继愈老师陪同拜访了贺麟和洪谦。

1958年年初冯定夫妇在燕东园31号寓所花架下

1958年冯定在燕东园31号家中客厅与哲学系青年教师亲切交谈
冯定住在燕东园时,家中常高朋满座,来拜访的有著名的学者教授、社会名流、冯定夫妇昔日的战友和同事,还有北大哲学系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冯定有时也会带夫人袁方拜访住在燕东园的教授们,冯定与教授们的关系十分融洽。
顺便提一句,冯定刚到北大时是配有警卫员的。给首长配备警卫员是沿袭战争时期的做法,解放初期政府部门部级以上干部都配有警卫员,北大当时只有冯定和陆平副校长有警卫员,陆平是从铁道部副部长的位置调到北大来任职的。
3.再搬燕南园
冯定家在燕东园住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又于1958年11月14日举家搬到了燕南园55号住。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批斗时,冯定被赶到蔚秀园一间小屋子里居住了近一年时间,再在燕南园64号住了一段时间,其余的时间冯定都是住在燕南园55号的,他在这里住了大约20年。燕园是冯定身心栖居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