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二

补养门

大造丸

紫河车一具,用男子初胎者佳。米泔水洗净,瓦上焙干,为末 败龟板年久者良,童便浸七日,酥炙,二两 黄柏去粗皮,盐酒炒褐色,一两五钱 杜仲酥炙去丝,一两五钱 牛膝去苗,酒浸,晒干为末,一两二钱 生地黄四两,入砂仁末六钱,白茯苓一块重二两,稀绢袋盛入瓷罐内,好酒煮,干添酒七次,去茯苓、砂仁不用,只将地黄一味研为饼 天门冬去心,一两二钱 麦门冬去心,一两三钱 一方有人参一两

上为末,连地黄饼石臼捣匀,酒、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临卧(1)白汤、盐、姜汤下。冬月用(2)酒,夏月加五味子五钱。妇人加当归二两,去龟板。男子遗精、妇人带下,加牡蛎一两五钱。一云:男子亦加当归。

二至丸

熟地黄三两,肥大沉水者佳。酒和九蒸、九曝,竹刀切碎 生地黄一两,肥大者。酒浸洗过,晒干,竹刀切碎 菟丝子(3)两,酒浸一宿,煮熟捣碎,作饼,晒干为末 山茱萸鲜红者,用六两。水泡去核,取净肉,二两 肉苁蓉一两,刷去浮甲,割去中心白膜,无灰酒浸一日,酥炙,竹刀切碎 败龟板三两,酒浸一夜,酥炙黄,石器捣碎 人参肥白人用一两,苍黑瘦健人止用五钱 黄芪一两,去皮,微黄色,肉中白绵柔者最佳 黄柏三两,坚厚鲜黄者。酒浸,春秋一日半、夏一日、冬三日用,炒至褐色 牛膝一两,长大柔润者,酒浸一宿,洗用 枸杞子一两,甘州者佳 破故纸一两,炒黄 五味子一两,肥大者佳 白术三两,无油者,麦麸炒 白芍药一两,酒浸一时,去皮炒 当归二两,大者有力,酒洗 虎胫骨一两,酥炒黄色 杜仲一两,酒浸,炒去丝 山药一两,白而无皮,手可粉者 知母(4)两,肥者,酒浸一宿,炒 陈皮一两,薄而陈者,水洗去白 白茯苓一两,坚白,去皮、赤筋

上方共药二十二味,名二至丸,取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之义,其效如神。如法制造为末,取分两净数,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或百丸,无灰酒及盐汤不拘时送下。

生精健脾二至丸

补血气,壮筋骨,理脾胃,却百疾,养寿生子。

当归身去芦,酒浸洗,一两五钱 川芎一两 白芍药酒浸洗,晒干,二两 熟地黄肥状沉实者,酒浸,晒干,二两 人参去芦,坚实者,五钱 白茯苓洁白,坚实者,去皮,一两 白术坚白者,去梗,洗净,一两五钱 陈皮红薄者,晒干,洗净,一两 枸杞子鲜红润小者,二两 山茱萸鲜红肉厚者,酒浸,去核,晒干,二两 菟丝子酒淘洗去土,酒浸,捣成饼,晒干,一两 锁阳酥炙,五钱 杜仲去粗皮、细切,生姜汁拌,炒去丝,净,一两 肉苁蓉竹刀刮去鳞,酒浸,细切,晒干,一两 巴戟天连珠者,酒浸,去心,晒干,一两 远志甘草水浸去心,晒干,一两 干山药一两 莲蕊白莲者佳,一两 牛膝去芦,酒浸,晒干,一两 辽五味五钱

上各精制如法,品各为细末,炼蜜入人乳半碗,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七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丹溪加味虎潜丸

人参 黄芪 芍药 黄柏坚厚金色者,酒浸,炒 当归酒洗 山药各一两 锁阳比苁蓉干而色淡者,酥炙黄 甘州枸杞 虎胫骨酒浸一宿,酥炙黄 龟板同上制 菟丝子酒浸,炒,各五钱。蒸,另研,再浸再蒸,三五次方可,为末 破故纸 杜仲炒去丝 五味子各七钱半 牛膝酒洗,二两 熟地黄四两

上为末,炼蜜,和猪脊髓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温酒或盐汤下。

滋阴大补丸即还少丹无楮实,而分两不同

牛膝酒浸 山药各一两五钱 杜仲酒浸,和姜汁浸,炒断丝 巴戟去心 山茱萸鲜红者,去核 肉苁蓉酒浸,新瓦上焙干 五味子 白茯苓去皮 茴香 远志甘草同煮,去心,各一两 石菖蒲 枸杞子各五钱 熟地黄一两

上为末,红枣煮取肉,和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淡盐汤或酒空心下,与上虎潜丸相间服之佳。所谓补阴和阳,生血益精,润肌肤,强筋骨,性味清而不寒,温而不热,非达造化精微者,未足与议于斯以上二方乃草窗刘氏(5)所定者。

加味补阴丸

甘州枸杞盐、酒炒,二两 知母盐、酒炒,二两 黄柏盐、酒炒褐色,三两 生地黄酒洗,一两 熟地黄酒洗过,姜汁炒,二两 天门冬去心,一两五钱 麦门冬去心,七钱 干山药微炒,二(6) 杜仲姜汁炒去丝,二两 牛膝去芦,酒洗,一两 当归去芦,酒浸,一两 山茱萸去核,一两 锁阳酥炙,一两五钱,大便软者,去五钱 原方有菟丝子酒浸一宿,炒,取末,一两 人参去芦,七钱

上依前法制过,为细末。用好白术与前药末相等为咀,用铜锅熬,先以水六大碗,熬至一碗,取出听用;再以水五碗,熬至一碗,取出听用;再以水五碗,熬至一碗,取出听用;再以水四碗,熬至一碗。通前共水连渣,以静袋滤过,文武火熬成膏,和前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盐汤送下。忌食白萝卜、诸血。

神仙既济丹

人参二两五钱 白茯苓二两五钱 当归一两五钱,用身,酒洗 干山药一两五钱 山茱萸肉一两五钱 川牛膝一两五钱,酒洗 柏子仁一两五钱 生地黄一两五钱,酒洗,另捣 杜仲一两五钱,酒制,炒断丝 枸杞子一两五钱 龙骨末一两五钱,火煅,另研 菟丝子二两,酒浸炒,另研 五味子一两 远志一两,去心 石菖蒲(7) 天门冬(8)两,汤泡去心 麦门冬一两,去心 熟地黄一两,酒浸,另捣

上件共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神仙延寿丹又名延龄丹

能养血,黑须发,延年益寿。宜清晨服。

天门冬二两,去心 远志二两,去骨 山药二两,去苗 巴戟二两,去骨 赤石脂一两,炒 车前子一两,炒 石菖蒲一两,炒 柏子仁一两 泽泻一两 川椒一两,去目 熟地黄一两,生用 生地黄一两,生用 枸杞子一两 白茯苓一两 覆盆子一两 杜仲一两,炒去丝 菟丝子一两,酒炒 肉苁蓉四两,炒干 川当归一两 川牛膝一两,酒洗 地骨皮一两 五味子一两 山茱萸一两 人参一两

上药二十四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酒或盐汤送下。服至百日后,颜色永无衰朽,发白反黑,虽是八十老人,阴阳强健,目视十里,气力不衰,常行远地不乏。

枸杞子丸

枸杞子八两 生地黄二两,酒洗 熟地黄二两,酒洗 天门冬去心,二两,酒洗 麦门冬去心,二两 当归去芦,全用,酒洗,四两 白芍药酒拌匀,晒干,炒,二两 锁阳酥炙,二两 人参去芦,一两 黄柏酒炒,忌铁,捣,一两

上除枸杞子、生熟地黄、天麦门冬捣膏,余各为细末,同前药捣匀,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盐汤下。

延寿方

昔日西川有一大夫名陈转运,到于青城山下,见一妇人在高山上望南行走如飞,约年三十余岁,手执棒一条,赶一百岁老儿。转运问妇人曰:因何打老儿?妇人答曰:是女之孙。吾乃五百余岁,老儿一百一十岁,是老儿不肯修炼服药,所以打之。转运下马跪拜曰:愿求此方,传留救济世人,因名为打老儿丸。能治五劳七伤,阳气不举,真气衰弱,精神短少,不能行走,小便无度,眼目昏花,腰膝疼痛,两脚麻冷,不能行立。

石菖蒲雷公云:味辛温。去须毛,铜刀刮去皮节,嫩桑枝条相拌蒸,出,晒干,去桑条用,不可犯铁器,令人吐逆 川牛膝雷公云:味苦酸平。凡要使,去头并尘土,用黄精自然汁浸,漉出,酒浸一宿。若无黄精汁,浸三日,漉出,细锉,焙干可用 干山药蒸出,曝干用 远志雷公云:味苦温。凡使,去心,用熟甘草浸一宿,漉出,晒干用 巴戟雷公云:味辛甘,微温。凡使,去心,枸杞子汤浸一宿,待稍软漉出;却用酒浸一伏时,漉出。用菊花同焙令黄,去菊花,用布拭干用 续断雷公云:味辛苦,微温。凡使,去向里硬筋,酒浸一伏时,焙干用 五味子雷公云:味酸温。凡用,以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巳至申。漉出,却以浆水浸一宿,焙干用 茯苓雷公云:味甘(9)平。凡用,去皮、心神(10)了,捣令细,于水盆搅令浊,浮者去之,是茯苓筋。若误服之,令人眼中童(11)子并黑睛点小,兼盲(12)目,甚忌之 楮实子雷公云:味甘寒。凡用,水浸三日,将物搅,沉者用,浮者去之,然后漉出晒干。却用酒浸一伏时,漉出蒸,从巳至亥出,焙干用 杜仲去皮,酥蜜炒去丝用 山茱萸雷公云:凡使,勿用雀儿苏,真似山茱萸,只是核八棱,不入药用。使茱萸须去内核,每修事,去核了一斤,取肉皮用,只称四两已来(13)缓火焙之方用。能壮元气、秘精。核能滑精 熟地黄雷公云:采生地黄去白皮,瓷锅上柳木甑蒸之,摊令气歇,拌酒再蒸,又出令干,勿令犯铜铁器,令人消并白发,男损荣,女损卫也 肉苁蓉雷公云:凡使,先须用清酒浸一宿,至明以棕刷去沙土,浮甲尽劈破,中心去白膜,一重如竹丝草样,是此偏隔人心前气不散,令人上气不出。凡使用,先须浸并刷草了,却蒸,从午至酉出。又用,酥炙得所 枸杞子去蒂用 小茴香酒浸一宿,漉出,炒干用

上将前药制度,拣净,为细末,各等分,酒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送下,或滚白汤亦可。服五日,便觉身轻;服至十日,精神快爽;服至二十日,语言轻响,手足汗出;服一年,头白再黑,行走如飞;久远服之,百病消除,容颜顿如童子一般,如平地升仙。若曰君子不信,便将白犬服药一百日变成黑犬,是其药之验也。

八宝丹

何首乌赤白各一斤,用竹刀刮去粗皮,米泔水浸一宿。用黑豆二斗,每次用豆三升三合三勺,用水泡涨,将豆铺一层,何首乌一层,重叠铺足,用砂锅蒸之,豆熟为节。将豆摒去,何首乌晒干,如此九次,为末听用 赤茯苓一斤,用竹刀刮去粗皮,为末,用盆盛水,将末倾入水内。其筋膜浮在水面者,捞而弃之,沉在盆底者留用,如此三次,湿团为块。就用黑牛乳五碗放砂锅内,慢火煮之,候乳尽入茯苓内为度,仍研为细末,听用 白茯苓一斤,制法同上,亦湿团为块,就用人乳五碗,放砂锅内煮之,候乳尽入茯苓内为度。仍研为细末,听用 川牛膝八两,去芦,酒浸一日,使何首乌蒸七次,将牛膝同铺黑豆内蒸之,至第九次止,晒干,研末,听用 破故纸四两,用黑芝麻炒,以芝麻熟为度,去芝麻,研末,听用 当归八两,酒浸,晒干为末,听用 怀山药四两,研末,听用 枸杞子八两,酒浸,晒干,研末,听用 菟丝子八两,酒浸,生芽研为泥,晒干,为末,听用

以上俱不犯铁器,炼蜜为丸,先丸如大弹子大者一百五十丸。每日三丸,清晨酒浸一丸,午姜汤一丸,晚盐汤一丸。余为梧桐子大,每日清晨五七十丸,酒与盐汤任下。乌须延寿,极有效验。

延年益寿不老丹

生地黄二两,酒浸一宿,取出晒干 熟地黄三两,酒洗净,晒干 地骨皮五两,酒洗净,晒干 天门冬三两,酒浸一二时,取出,去心,晒干 人参三两,好者方用 麦门冬三两,酒浸一二时,取出去心,晒干 白茯苓五两,去粗皮,切作片,酒洗过,晒干 何首乌半斤。鲜者,用竹刀刮去皮,切作片;干者,用米泔水浸软,刮去皮,切作片用。砂锅内先用乌羊肉一斤,乌豆三合,量着水,于上加竹篦,放此药后,覆盖蒸一二时,取出晒干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用酒送下,清晨服之。此药千益百补,服之或十日,或一月,自己知为另等人也。常服功效难言,得此药者,不可以为容易而轻传,实吕祖之初梯也。

延龄聚宝丹一名保命丹

何首乌四两,去皮,赤白为雌雄 生地黄八两,酒洗,用鲜肥嫩者 白茯苓四两,鲜嫩者,去黑皮 熟地黄四两,鲜肥者,宋方用八两,酒蒸 天门冬二两,去心 莲花蕊四两 麦门冬二两,去心 石菖蒲二两,一寸九节 槐角子四两,炒黄色。十一月十一日采 干菊花四两,用花头 桑葚子四两,紫者方熟,宋方用二两 苍耳子二两,炒,捣去刺 五加皮二两,真正者 肉苁蓉二两,黄酒洗,宋方洗去鳞盐 甘草一两,如粉者,炙去皮 黄精(14)两,鲜者 茅山苍术二两半,米泔浸一宿,不犯铁,去皮 天麻二两,如牛角尖者 防风二两,去芦 甘州枸杞子二两,去蒂,研碎 人参二两,去芦 白术二两,极白者,可用油,黄者不用 牛膝二两,肥者,去须苗 细辛二两,洗净 杜仲二两,姜汁浸一宿,炒断丝 当归二两,鲜嫩者,或云去头尾 沙苑白蒺藜一两,炒,舂去刺。宋方不炒

上二十七味,味味照方择净,称定分两,务要真正药材,切为粗片,装入生绢袋,用无灰高酒,用好瓷坛约盛九升酒者,将药袋入坛,春浸十日,夏秋浸七日,冬浸十四日,取出药袋控干,晒碾为末,入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清晨淡盐汤下,将药酒每日空心、午间、晚睡各服三五钟。忌生冷、葱、韭、蒜、鱼腥、白萝卜。

补虚方

治气血不足、腰膝疼痛、虚损之症。

何首乌白者为雌,赤者为雄,各半斤。用竹刀刮去粗皮,为细片,用柳木甑以黑豆寸余一层放此铺上,再以黑豆加之,砂锅内以滚水蒸上,以米半酒盏,待饭熟为度,取出晒干 甘州枸杞子四两 生地黄酒洗,四两 川牛膝四两 熟地黄四两,酒浸蒸过,不犯铁器,俱石臼舂烂为饼

上同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白滚汤加盐少许送下,冬月盐汤亦可。

何首乌丸

八月采赤白各半,极大者佳,竹刀削去皮,切碎,用米泔水浸一宿,漉出晒干,以人乳汁拌,晒三度,候干,用木臼舂为末,罗细。以北红枣蜜云者佳,于砂锅内煮熟,去皮核,取肉和药末,千杵为丸,焙燥,以瓷器盛之。初服二十丸,每十日加十丸,至百丸止,空心,盐酒、盐汤任下,忌诸血、萝卜。

又方 乔白岩服。

何首乌三斤,用铜刀或竹刀切作片 牛膝去苗,锉,一斤

上二药以黑豆一斗,淘洗净,用甑一具,先以豆薄铺甑底后,薄铺何首乌,又铺豆,又铺牛膝,重重铺尽,安于釜上蒸之,令豆熟为度;去豆,取药曝干,又换豆蒸之,如此三次。去豆,取药为末,蒸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温酒下,忌萝卜、葱、蒜。何首乌干者,米泔水浸,稍软切之。

又方

何首乌就产处以竹木为锄取得之,以竹刀刮去皮,切碎,米泔水浸一宿,晒干为末,和红枣肉捣千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不拘盐汤、好酒任下。

又方 郑岩山中丞所服。

白何首乌色如赤茯苓,无纯白者,去粗皮,阴干,忌铁,以石臼杵末。赤何首乌,去粗皮,制如前,作末,各八两,每日侵早(15)无灰酒调服三钱,服药后用擦牙散。

香附四两 斗子青盐(16)

共一处,以手蘸擦牙,白滚汤嗽(17)咽下。

延寿丹

赤白何首乌竹刀刮去皮,各净,一斤,切片 川牛膝去芦,锉碎,净,半斤。用黑豆三升并何首乌,以木甑一处蒸之,去黑豆,取牛膝,去心,共捣成泥,晒干,研细用 赤茯苓去粗皮,切片,净,一斤。用牛乳五升,文武火煮干,晒用之 白茯苓去粗皮,切片,净,一斤。用人乳五升,文武火煮干,晒用之。煮用金银器,如无,瓷器亦可 菟丝子半斤,酒煮成泥块,研开,晒干为末,用之 破故纸半斤,炒香熟,为末,用之

上六味皆不犯铁器,制出,共为末,拌匀,加生地黄、熟地黄各一斤,熟地酒浸蒸九次,生地酒浸研烂,炼蜜熟,滴水成珠,退火毒三日,和前药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每日连服三次。

乌须固本丸

何首乌半斤,米泔水浸三宿,竹刀刮去粗皮,切片,黑豆五升,同何首乌滚水泡一时,蒸熟,去豆 黄精四两,用黑豆二升同煮熟,去豆。忌铁器 生地黄二两,酒浸 熟地黄二两,酒浸 天门冬二两,去心 麦门冬二两,去心 白茯苓二两 赤茯苓二两,各去皮 片术二两 人参二两 五加皮二两 巨胜子二两 柏子仁二两 核桃仁二两 松子仁二两 西枸杞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七宝美髯丹一名七珍至宝丹

功效甚大,不能细录,与延寿丹差二味。

何首乌赤白各一斤,水润,用竹刀去皮,切碎如棋子大 牛膝半斤,同何首乌用黑豆五升铺木甑底,上铺药,砂锅蒸烂,去豆,共捣成泥 枸杞子半斤,酒浸洗净,晒干为末 茯苓白一斤,人乳浸;赤一斤,牛乳浸。俱一宿晒干 当归半斤,酒浸一宿,晒干,全用 菟丝子半斤,酒浸三日,晒干,为细末 破故纸半斤,炒黄色为末

上七味,各不犯铁器,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日进三丸,空心酒、午后姜汤、临睡盐汤下。一方用乌梅肉,不用破故纸,各药为末,以人乳五斤,牛乳五斤,和药入瓷瓶重汤(18)煮之,稍干,入炼蜜一斤为丸。

庆世丹

何首乌用赤白者,四两 生熟地黄各二两 菊花园中甘者,二两 车前子二两 地骨皮净,二两,去粗皮,用近骨者 茯神白者,二两 远志二两,用柑子水煮,去心 石菖蒲二两,九节者,米泔水浸一宿 川牛膝二两,酒浸 肉苁蓉二两,酒洗去鳞 山药二两 巴戟天二两,酒炒去心 甘州枸杞子二两,酒浸

上各为末,春夏用酒糊为丸,秋冬炼蜜为丸。每服百丸,清晨滚白汤送下,淡盐、酒任下。或加柏子仁、酸枣仁各一两。

益寿丸

人参六两 破故纸六两,芝麻炒香熟 何首乌一斤八两 秦当归六两,酒洗 五加皮六两 川牛膝六两 生地黄六两 枸杞子六两

上各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

还少乳乌丸

何首乌二两 枸杞子一两 牛膝一两,酒浸 茯苓一两 黄精一两 甘桑葚一两 天门冬一两,去心 麦门冬一两,去心 生地黄四两,酒浸,晒干 熟地黄一两,酒浸

上各味,俱不犯铁器,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温水或盐汤每服一百丸,日进三次。制何首乌:先用柳甑、砂锅,黑豆、红枣相间蒸熟,晒干。如半斤用人乳浸过晒干,再浸再晒,一斤制成约有半斤,方可入前药用也。

延龄益寿丹

此季全真传与政和县蔡学官,能存精固气,通达二十四经脉、三百六十骨节,满注一身毛窍,使肾水满而养精,精能养气,气能满而养神,神能满而养身。服之半月,精满气盈,元气壮胜,武火下降,相火自灭,阳消阴长,滋益肾水,能补丹田,滑泽皮肤,百战百胜。男人精冷绝阳而补兴,妇人胎寒绝阴而补孕。服之一月,白发返黑,面如童颜,此道不可述尽。

何首乌四两,竹刀去皮,切片,用黑豆九蒸九晒后,用人乳拌一次 当归一两,酒洗净 知母二两,酒炒去毛 川芎一两 杜仲去粗,姜汁炒去丝,二两 白茯苓一两,去皮 青盐一两,洗净 茯神一两,去皮心 远志一两,去芦心,甘草煎水浸半日 川椒一两,去目出汗,留红皮,去白肉 牛膝酒洗 朱砂一两,研碎,打零炒 蜜一斤,炼过镜光止 姜汁二两 黄柏一两,去皮,酒浸,日晒夜浸 破故纸酒洗 小茴香去土,盐水洗,炒黄 天门冬去心,一两 麦门冬去心,一两 核桃肉四两,去油炒黄 旱莲四两,水煎五滚 石菖蒲盐水洗,炒,一两 生地黄酒洗,一两 熟地黄酒洗,一两 石乳去油,一两 川巴戟酒洗净,一两 山精用米泔水三两,碗浸半日,竹刀刮去粗皮,四两,烂者不要,要选好的,切碎,捣烂,放砂锅内,水三碗,煎至锅内汁干,取出。砂锅内浸,要换米泔水一二次,然后酒煎成膏,同旱莲汁、姜汁拌诸药末

上二十七味,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早晚盐汤、酒任下。不饮酒,滚白汤下,一月见效。

神仙训老丸

益元补阴,黑须发,坚齿,童颜不老。

何首乌雌雄,一斤 山茱萸 菟丝子 当归酒洗 白茯苓 地骨皮 甘州 枸杞子去核 川芎 天门冬去心 麦门冬去心 淮生地黄 淮熟地黄 川牛膝酒洗 远志 甘菊花 山药 甘草 肉苁蓉酒浸洗 杜仲酒炒去丝 酸枣仁 补骨脂 生黑豆末 桑葚子以上各四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八仙添寿丹

此药能乌须发,壮神,强筋骨,调荣卫,久服延年。

何首乌六两,用竹刀切片,用瓦甑蒸。蒸时用黑豆五升,一层豆、一层药,蒸一时取出,晒干。如此九次,豆烂换好者,曝干听用 川牛膝六两 山茱萸 柏子仁 知母 黄柏 当归各四两 败龟板四两,酥炙

上同为极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酒送下三十丸,七日后添十丸至七十丸止。忌烧酒、萝卜、辛辣之物。

秋石五精丸

秋石一两,童男女洁净无体气者,沐浴更衣,各聚一室,用精洁饮食及盐汤与之。忌葱、蒜、韭、牛肉不洁之物,椒茶不用尤妙。聚便各盈缸,然后男女童便各另熬成秋石,各另用。另盛瓦罐,盐泥固济,铁线固定,打一火炷香为度,连换铁线,打七火,然后男女秋石称匀,和成一处。如成块研开,用龙水将纸七层滤过,用锅内熬成秋石,其色雪白。初生男胎、洁净妇人香浓乳汁和成,日晒夜露,但干即添乳汁,待日精月华取足四十九日后入药,用五精丸方见效 莲肉五钱,真川椒方佳 小茴香五钱 白茯苓一两

上为丸,用人乳汁吞下,初生男胎者。

仙传斑龙丸

歌曰:尾闾不禁沧海竭,九转神丹都漫说。惟有斑龙顶上珠,能补玉堂关下穴。此药理百病,养五脏,补精髓,壮筋骨,益心志,安魂魄,令人注(19)颜、轻身、延年益寿。

鹿霜 鹿胶 菟丝子酒浸二日,蒸,焙干为末 柏子仁去壳,另研 熟地黄酒浸二日,蒸,焙干为末,各十两 白茯苓四两,人乳拌晒九次 破故纸四两,盐、酒炒

上为细末,先将鹿胶用无灰酒于瓷器内慢火化开,却将胶酒煮糊,和药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盐汤送下,或酒亦可。或有加减者,于前人立方之意恐有不宜。

煮鹿角胶、霜法:用新麋鹿角三对,各长二寸,截断,长流水浸三日,刷去垢,每一斤用净楮实子一两,桑白皮、黄蜡各二两,砂锅河水慢火,鱼眼汤、桑柴煮三昼夜,不可断火,常添热水,不可添冷水,毋令露角。三日取出角,竹刀削去黑皮,晒干,碾为末,即为鹿角霜。将煮鹿角汁滤去滓,慢火熬胶,倾瓷器内,候冷凝,阴干为胶。

鹿血丸

黄柏去皮,盐、酒炒,二两 知母去毛,酒炒,二两 山茱萸去核,二两 枸杞子二两五钱 天门冬去心,二两五钱 麦门冬去心,二两七钱 熟地黄酒洗,二两 生地黄酒洗,二两五钱 人参二两 龟板酥炙,三两 白茯苓去皮,二两 川萆薢二两 山药二两五钱 五味子去梗,一两三钱 当归身酒洗,二两五钱 泽泻去毛,一两二钱 牡丹皮一两 牛膝去芦,酒洗,二两

上为细末,即杀鹿取血,加酒二三盏,就入药末内和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九十丸,渐加至百丸,至百五十丸,空心,用滚水送下。

鹿肝丸

熟地黄酒洗,二两 生地黄酒洗,二两 当归身酒洗,二两 枸杞子二两 甘菊花一两 天门冬去心,二两 冬青子二两 白蒺藜去刺,炒,一两三钱 玄参一两五钱 川芎一两三钱 白芍药酒炒,一两五钱 黄连酒洗,一两三钱 槐角炒,用子,一两 茺蔚炒,一两

上共为细末,用鹿肝去膜,捣烂,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临卧睡时或下午食后稍远用滚白水送下。

斑龙二至丸

鹿角锯成寸段,长流水浸七日,入砂锅内,用桑柴火煮七昼夜取出,外去粗皮,内去血穰,研为细末,净,一斤 麋角制法同前,净末,一斤 黄柏去皮,切为粗片,酒炒老黄色,为末,净,半斤 知母去皮,盐、酒炒老黄色,为末,净,半斤 生地黄酒浸一宿,晒干为末,净,四两 熟地黄酒浸一宿,晒干为末,净,四两 天门冬酒浸,去心,晒干为末,净,四两 麦门冬酒浸,去心,晒干为末,净,四两 何首乌去皮,用人乳拌匀,九蒸九晒,为末,净,二两,以上俱不许犯铁器 当归全用,酒洗,晒干为末,净,二两 白茯苓去皮,为末,用水淘去筋膜,净,二两

上末,共为一处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黄酒送下,或盐汤亦可。

鹿角霜丸

黄柏八两,去粗皮,用人乳拌匀,晒干,又如此三次,炒重褐色用之。或七两,或六两,随时加减 鹿角霜八两 天门冬去皮、心 麦门冬各二两 人参一两或二两 生地黄置水中大浮,酒浸一宿,二两 熟地黄酒浸一宿,晒干,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加至百丸,空心用淡盐汤送下,或酒亦佳。

太极丸

人五脏配天五行,一有不和则为疾。药有五味,各主五脏,可使调和,故曰太极。

知母属金,主清润肺金,苦以降火,佐黄柏为金水相生之理。去毛,酒浸一宿,略炮,为净末,二两四钱 黄柏属水,主滋肾水,苦以坚精。去皮,盐酒浸三日,略炮褐色,为净末,二(20)两六钱 破故纸属火,主收敛、神气明,能使心包之火与会门火相通,故元气坚固,骨髓克实,涩以治脱也。用新瓦炒香,为净末,二两八钱 胡桃仁属木,主润血气。凡血属阴,阴恶燥,故油以润之。佐故纸有木火相生之妙,古书云:黄柏无知母,破故纸无胡桃仁,犹水母之无虾也。去黄皮,待各药成末,将此三两一(21)钱研为浆,无渣,和入诸药内 砂仁属土,主醒脾、开胃,引诸药归补丹田,香而能窜,和合五脏冲和之气,如天地以土为冲气也。去壳,先将五钱用花椒一两炒,去椒不用;又用五钱不炒,共为净末,一两

上五味,各制如法足数,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早晚用白汤或茶酒随意送下,服至三年,效不可言;服至终身,地行仙矣!

坎离丸

此药取天一生水、地二生火之意,药轻而用功大,久服而取效速,先贤王道之药无出于此。大能生精益血,升水降火。

当归全用好酒浸洗三日,晒干,锉碎 白芍药温水洗,锉碎,用好酒浸一日,晒干炒赤 川芎大者,小者不用,清水洗净,锉碎,各四两 厚黄柏去皮,八两。内二两酒浸、二两盐水浸、二两人乳浸、二两蜜浸,俱晒干,炒赤 知母去毛、四制,与制黄柏同 熟地黄八两,怀庆者佳。四两用砂仁,四两用白茯苓,同入绢袋,入好酒二壶煮干,去砂仁、茯苓二味,只用地黄

上八味修制和合一处,平开三四分厚,夜露日晒三日三夜,收天地之精、日月之华。研细末,用正冬蜜一斤八两,加水半碗,共炼至滴水成珠;再加清水一碗,煎滚,和前药,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盐汤送下,冬月温酒送下。

加味坎离丸

夫心属火,肾属水,水火升降,五脏俱实,百病不生。世人或因酒色过度,劳心费力,精耗神衰,心血少而火不能下降,肾气衰而水不能上升,脾土无所滋养,渐至饮食少进,头目昏花,耳作蝉声,脚力酸软,肌肤黄瘦,遍身疼痛,吐痰咳嗽,胃脱停积,梦遗盗汗,泄泻,手足厥冷。此方下滋肾水,上降心火,中补脾土,除风添精,补髓强阴,壮阳,杀九虫,通九窍,补五脏,益精气,止梦遗,身轻体健,延年增寿,久服有效。

人参二两 五味子去梗,一两 麦门冬二两 牛膝酒浸,二两 黄芪蜜炙,一两 菟丝子酒浸成饼用,二两 小茴香盐炒,二两 当归酒浸,二两 白茯苓去皮,二两 木香一两 川椒去目、合口,微炒 黄柏酒浸炒,四两 天门冬去心,五两 肉苁蓉酒浸,二两 山茱萸去核,二两 杜仲炒断去丝,二两 巴戟去皮,酒浸,二两

上为细末,秋冬酒糊为丸,春夏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盐汤、好酒任下。

六味地黄丸

干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 泽泻二钱 牡丹皮 白茯苓各三钱 熟地黄八钱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清汤空心下。

人参固本丸

此方虽人所常知,而中和平易,实冠诸方也。

天门冬 麦门冬 生地黄 熟地黄 人参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盐汤或酒空心服五十丸。

还童丹

专治肾水不足,髭须苍白,眼目昏花,腰腿疼痛,固精壮阳,大有神效。

熟地黄酒拌蒸,临时杵成膏,忌铁,五两 牛膝去芦,酒洗,四两 黄芪破开,蜜水拌透,炙,四两 五味子去核,二两 覆盆子四两 地骨皮去骨 白茯苓去皮 白蒺藜另杵,净,炒 桃仁去皮尖,各四两 胡桃仁温水浸,去皮,五两 菟丝子五两,先用水洗净,次用好酒拌,浸透半湿时,杵成饼,焙干为末

上除胡桃仁、桃仁、熟地黄捣成膏,余药同为细末,和入前药,再入炼蜜,共杵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晨晚好酒进服,或间用盐汤下。忌葱、蒜、萝卜。若五十以前人服,可减胡桃仁二两,恐其太滑。大便燥,不必减也。

长生保命丹

昔天师府龙虎山有一道士,服此药一百二十岁,往蜀中白日升天,留下此方,救济世人。此药能返老还童,一切疾病皆除。服至五十日,诸病皆无,百日能记万古言,容貌红泽,髭发白者复黑;二三年骨髓坚实;四五年行步如飞,鬼神俱伏。凡合此药,择吉日,勿令妇人、鸡、犬见之。

地骨皮去梗,酒浸,二两 牛膝去芦,酒浸,二两 甘菊花(22) 枸杞子酒浸,二两 石菖蒲竹刀切,晒干,二两 远志去心,酒浸,二两 生地黄忌铁器,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温酒送下。

菟丝子丸

菟丝子色鲜明者,先以水洗净,晒干,再用好酒浸一宿,砂器内酒煮,捣烂,作小饼,晒干,又捣为末用,二十两 白茯苓去皮,取中心坚白者,四两 干山药刮去皮,取洁白坚实者,十一两 石莲肉去心,即莲肉也,八两

上四味为细末,以好酒和捣令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淡盐汤空心送下。古方用酒煮,山药糊为丸,但山药生则滑,熟则滞,惟酒捣和,使其能升能降,有清上补下之功。

还少丹

养血消痰,乌须黑发,男女可以服之。

莲花蕊 生地黄 熟地黄怀庆者佳 五加皮海州者佳 槐角子各三两 没实子六个,三阴三阳,有孔阴,无孔阳

上药木杵石臼捣碎,将绢缝袋一个,长八寸,宽六寸,装药。用无灰好酒十斤,入不津瓷坛同浸,春冬一月,夏十日,秋二十日。满日取药晒干,仍用木杵石臼捣为细末,炼蜜为饼。又以薄荷为末,一层饼放一层末。每饭后取数饼噙化,其酒任意饮之,以醉为度。酒须连日饮尽,若久收恐味变也。酒药尽而须发黑矣!若欠黑,再照前制作二三料可矣。多不过四料,若饼子难噙化,可作丸子,以酒咽之。

二八通玄丹

厚肠胃,泻大肠火,益气补虚,久服能令人肌肤润、须鬓黑,真玄妙也。

雅州黄连八两 当归身五钱 白芍药五钱 生地黄五钱 乌梅肉五钱

上各为细末,用好猪肚一个洗净,将前药入猪肚内,上下用鲜韭铺盖,蒸六个时辰,用银簪插入肚内,取出,黄色为度。连药捣烂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食前用白沸汤下。

秘传十子丸

天仙吕祖传世度人,能治百病,修制丸成,斋戒沐浴,焚香,先献天地祖宗,择六庚开成吉日方许人服。每服五六十丸,淡盐汤空心送下,以干物压之。服至百日,功效无穷,能添精补髓,不老不死。专主男子汞精不坚,女人血铅不足,调和阴阳,生育男女,神效立应。又治五劳七伤,心神恍惚,梦遗鬼交,五痔七疝,诸般损疾。女人血铅不足,去柏子,易香附子,加当归、川芎、生熟地黄各四两。男子酒色过度、精不生者,加鹿角霜八两,连珠巴戟肉、山茱萸、生地黄、黄柏、枳壳、何首乌蒸七次,各四两或二两。共十子,均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服之。三生有幸者得传此方,真济世养身至宝,勿妄传非人。

覆盆子 枸杞子 槐角子和何首乌蒸七次 桑葚子 冬青子共蒸,各八两 没食子 蛇床子 菟丝子酒蒸,捣烂 五味子炒干 柏子仁各四两,先捣烂入

上为末,加减如总论,内修制丸服。

十补丸

一补神,二补精,三补气,四补脾,五补血,六补肉,七补丹田,八补髓,九补大腹,十补小腹。

黄芪蜜炒 熟地黄酒浸九次,陈米饭蒸 白茯苓 山药 枸杞子 肉苁蓉去皮 牛膝去芦 香附子各一两

上为细末,醋煮蒸饼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温酒下,盐汤亦可。年五十以下者用枳壳,以上者用香附子,麸炒去毛。

十珍汤

服之宜子。

人参 白术 当归酒浸 黄芪蜜炙 肉苁蓉酒洗,各一钱 白茯苓 白芍药 熟地黄 麦门冬去心,各八分 陈皮 半夏姜汁浸,水洗七次 肉桂去皮 五味子 砂仁 川芎各七分 木香 甘草 龙骨火煅 牡蛎煅,各五分

img3咀,用水二盅,姜三片,枣三个,煎至八分,早服。渣再煎,至晚服。

补损百验丹

专治诸虚,遗精,白浊,血少,无精神,四肢倦怠,脾胃不佳,大肠不实,虚寒,虚眩,头眩目花等症。

菟丝子一斤,拣净,以无灰腊酒浸一日一夜,次早去酒,以小甑蒸之,晒至暮,又换酒浸蒸晒九次,然后在星月下碾为细末 生地黄半斤,无灰煮酒浸三日三夜,再换酒洗净,放在瓷钵内,捣至极烂用

上二味,和为细丸。空心食前,用无灰酒。每服八九十丸,或米汤、淡盐汤下亦可。

长春真人保命丹

治五劳七伤,虚损无力,四肢困倦,脚手顽麻,血气耗散,面黄肌瘦,阳事不升,虚晕恶心,饮食减少。

茯苓 天门冬 山药 熟地黄 枸杞子 何首乌各四两 干姜二两 大茴香炒,一两 青盐少许 鹿角胶四两 莲实半斤,去皮 破故纸四两,净,香油炒 没食子十个 胡桃仁半斤,净肉 新小米一升,同茯苓、牛乳煮粥,晒干 旱莲草晒干,一斤 麦门冬四两

上为细末,空心白汤调匀二三匙,日进二服。不拘老少,男女皆效。

松梅丸

饥肠健体。

松脂一斤,炼熟者 怀庆地黄十两,酒蒸 乌梅六两,净肉

上丸,空心米饮、盐汤任下。此方得之南吏部林尚书大人者,自云:西域异人见惠,服无虚日,且诸士大夫服饵,最能加饮食,致身肥健,小便清,大便润及精神不倦。《本草》云:松脂味苦甘、温,无毒。安五脏,除热,去胃中伏火、咽干、消渴。久服轻身不老,聪耳明目,固齿、润肺,辟邪气,去历节风、疠风酸痛不可忍。须得明净者十余斤,先以长流水入砂锅内,桑柴火煮拔三次,再淋桑灰汁,仍煮七八次,扯拔;又用好酒煮二次,完则以长流水煮过一次,扯拔;色白味不苦涩为度,阴干,入石臼内,木杵捣取净末,依方配合再捣,一日作丸,须要日干乃佳。熟地黄,味甘,无毒,填骨髓,补五脏不足及男女劳伤,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一名地髓,久服轻身不老、黑发、增寿。服此味须忌三白,禁铜铁器。取沉水者佳,晒干称用,以清酒洗净木甑,砂锅蒸半日,入臼捣用。乌梅肉,味酸平,无毒,能下气除热,安心神,疗肢体痛,生津液及好睡、口干,去痹,消痰,治骨蒸、虚劳羸瘦,解烦毒。故东垣有言:凡酸味,最补元气。谓其有收之义耳。取润大者三五斤,以温酒洗,甑内蒸熟,去核取肉,捣和前二味成丸。

四圣不老丹

好松脂透明者,一斤四两。以无灰酒砂锅内桑柴火煮数沸,竹枝搅稠黏住火,以瓷瓶盛水,倾入水内结块,又复以酒煮之九遍,一日煮讫,次日亦如是,如此者三日,通计二十七遍,其脂莹然如玉,尝之不苦、不涩乃止,为细末,净,用十二两。凡煮脂不宜酒少,少则易干焦,煮之三分之二就可倾入水 白茯苓去皮,为细末,净用,八两 黄菊花家种味甘者,去梗、蒂,净,八两 柏子仁去壳,纸裹捶去油净,八两

上四味,如法制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二丸,清晨好酒送下。修合时必择天医黄道吉星,毋得妇人、鸡犬见之,服药亦择吉日服之。此方云阳王都宪五一翁所传,云渠方伯(23)陕西时授之一总戎,总戎年九十余,自幼服此,精力倍加,胃气强健,饮食日增,寿故弥长,秘而不传。翁恳得之,如法服之,不间寒暑,今年八十有六矣。行步不节,不人(24)而谈论亹亹(25),饮酒可百盏,饭碗许,而羞(26)馔果核尽其广,遍尝之不辍口,且室御数女,皆能有子,人以仙称之。

青娥丸

能滋肾水、壮阳、益筋骨,治腰膝足疼痛。

补骨脂即破故纸,四川合州者,洗净,酒浸少顷,纸炒香为度,四两 萆薢真正者,四两,切片,分作四分。用一两盐水、一两童便、一两米泔水、一两无灰好酒各浸一宿,晒干 杜仲姜汁炒去丝,四两 胡桃肉汤泡去皮,八两 黄柏蜜炒,四两 知母蜜炒,三两 牛膝酒洗,去芦,四两

上为细末,春夏用糊,秋冬用蜜。其糊用糯米一碗煮粥,将胡桃仁捣烂为膏,和匀,石臼舂千余下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八十丸,空心盐汤或盐酒送下,以干物压之。

三味补阴丸

治酒色过伤少阴。

龟板半斤,酥炙 黄柏一斤,酒炒 知母半斤,酒炒

上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空心酒送下,或盐汤亦可。

驻景丸又名补肾丸

车前子一两 当归酒洗,五钱 熟地黄二两 楮实一两 川椒炒,去黑子,二(27) 五倍子炒,一两 枸杞子去蒂,一两 菟丝子酒浸洗净,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清茶或酒空心服下。

白砂丹

熟地黄二两 白茯苓二两 大川乌一两 干山药二两 苍术二两,米泔浸 大茴香二两,与大川乌头炒 粉草二两,即大甘草 川椒四两,去目

上八味,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可。服后五日,唇口红润,手足温暖,面有光泽;半月之后,声清目明,夜思饮食,香入脑中。

封髓丹

降心火,益肾水。

黄柏三两 缩砂一两五钱 甘草一两

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肉苁蓉半两切碎,用酒一大钟,浸一宿,次日早空心煎三五沸,去渣,以清酒送下。

乌龙丸 四川何总兵常服。

九香虫一两,半生半熟 车前子四钱,微炒 陈皮四钱 白术五钱 杜仲八钱,酥炙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钱五分,盐白汤或盐酒送下,空心服,临卧仍服一次尤妙。此方有大奇效,能理膈间之滞气,助肝肾之亏损,久服延年。妙在九香虫一物,其虫一名黑兜子,如小指顶大,产在贵州赤水卫河中,至冬伏于石下,取之,其地方居人多有收者。此虫惊蛰后即飞出,不可用。

少阳丹

苍术乃天之精也。用米泔水浸半日,刮去黑粗皮,晒干,捣罗为细末,一斤 地骨皮乃地之精也。即枸杞子根。掘出,去苗,以温水洗净,用槌打扁去心,取嫩皮晒干,捣罗为细末,一斤 桑葚乃人之精也。用黑熟者二十斤入瓷盆内,以手搓柔揣烂,入绢袋内压汁,去渣不用

上前二味药末投入葚汁内调匀,倾瓷罐内,用细绢蒙口,搁放在净棚上,昼采日精,夜采月华,专待日月自然煎干为度。再捣罗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渐至五十丸,用无灰好酒或淡盐汤送下,日进三服。一年发白返黑,三年面如童子,寿与天齐。此药若总合,恐阴雨损坏,必须旋合旋晒,一二日就干,采日精月华四十九日,从新为末,如法丸用。纵使总合,亦须十数大盆分晒,免雨坏。

秘传先天丸

干先天一两,即女子首经 紫河车四具。即头生男胞衣,用米泔水洗净,新瓦上焙干为末 甘州枸杞子四两 野枸杞叶一斤,洗净晒干 熟地黄四两,酒拌蒸 生地黄四两,先酒洗,后用稠豆汁一大碗,浸干为度 金雀花四两 赤石脂一两 红花二两 白茯苓旱莲蓬汁浸,晒干,又以人乳汁浸,晒干,九次为度 真乳香一两 仙鹤骨一付,酥炙 辰砂一两,透明如榴子者,另研极细 绿毛龟九个,釜底用活鲤鱼同水以筛子瞒住,上放龟蒸熟,取肉晒干,甲酥炙 川牛膝四两,酒浸去芦 嫩鹿茸二两,酥炙 石菖蒲二两,寸生九节者佳 真秋石二两 干乳三伏时用大瓷盘一个,将乳汁倾于内,以纱筛盖之,晒干,再倾再晒,如此则干,四两

上十九味俱各净制分两,为细末,用白蜜一斤四两,好酒一斤,和匀炼过,将药末入内,和匀于石臼内捣五百余杵,丸如豌豆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淡盐汤或温酒任下。忌萝卜、诸血。

红铅接命神方 海上异人传。

用无病室女月潮首行者为最,次二次三者为中,次四五为下,然亦可用。取法:以黑铅打一具,形如黄衣冠子样,俟月信动时,即以此具令老媪置阴户上,以绢幅兜住接具,取起顿瓷器中,再用前具再取约一二钟许,澄沉底红如朱砂,此为母气真元也;其面有黄色浮起,此为发水也,即用绵纸轻轻拖渗去。却用极细白净好白茯苓为末,用热水浮去木札(28),取沉底者晒干,捣入红铅中,如和面然,多寡软硬以意消息,打作薄薄饼子,阴干待用,不可犯铁器。既干,研成细末,以麻黄一大把,挫(29),煎成极浓膏子,用绵布一块,扭滤去渣滓,入前末中,以成丸为度,丸如绿豆大,以好老坑辰砂细末为衣,用银药罐盛之,收藏,以黄蜡封口。每服五十丸或七八十丸,服后静坐无风处所,略有微汗验。药性流行,充溢四肢经络皮毛之间。如服后发热作渴,此元气虚、药性到也,须服乳汁数盏以止之。服药后三日内蔬食,不可吃油腻之物。此药一年进二三次,或越三五年又进二三次,立见气力焕发,精神异常,草木之药千百服不如此药一二服也。盖人自十六岁以往,精气渐减,不但男女之欲足以损败,一与事应则视听言动,皆耗散神气之原。故禅氏面壁,仙家坐关筑基,炼己苦行,以防耗此神气,便是长生之术。天尝倾西北,地不满东南,女娲炼石以补之,天且弗能免,而况于人,可无补培之法乎?补培之法,又未有神妙如此方者,此药采之人身本来面目,非若金石草木有偏胜之害,无补益之功,及其至风寒暑湿之气俱不能侵,何异于炼石之手也?妙夺造化,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哉?养身君子留心试之。少坡山人朱诰书。

接命丹

治男妇气血衰弱,痰火上升,虚损之症,左瘫右痪,中风不语,手足臂体疼痛,动履不便,饮食少进,甚效。

以人乳二酒盏,香甜白者为佳,以好梨舂汁一酒盏,倾放银旋中或锡器内,入汤锅内顿滚热,有黄沫起开青路为度。每日五更后一服。能消痰,补诸虚,生血延寿,乃以人补人,其效无加。其中风不语、半身不遂,曾照此方治验。

又方

用人乳二酒盏,加无灰好酒八分盏,以银旋、锡器顿滚,每日照前服尤佳。

水芝丸

补虚益损。

莲实去皮,不拘多少,酒浸一宿,入大猪肚内,用水煮熟,取出焙干为末,酒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用温酒送下。

女真丹

冬青子,《本草》谓之女真实,去梗叶,酒浸一昼夜,粗布袋擦去皮,晒干为末。待有旱莲蓬草出,多取数石,捣汁熬浓,丸前末如梧桐子大,少则以蜜炼过加入。其功不旬月(30),使膂力加数倍,又能变白发为黑,强腰膝、强阴不走。初服后,便能使老者无夜起之功。每夜酒送百丸。

固本酒

生地黄二两 熟地黄二两 天门冬二两 麦门冬二两 白茯苓二两 人参一两

用瓷器盛好酒十大壶,将前药切碎,投入瓶内浸二三日,用文武火煮一二时,以酒黑色为度。如上热,去人参五钱;如下虚或寒,将韭子炒黄色,为细末,空心服三五盏,每盏用铜锅炒韭末一钱饮之。妇人下虚寒,久饮能生子,用核桃连皮做引子食之。此药甚平和,治痨疾,补虚弱,乌须发,久服面如童子。忌萝卜、葱、蒜,食之与地黄相反,令人易白发。肉、面不忌,亦忌豆饭。

仙人饭

黄精耐老不饥,其法可将瓮子去底,釜上安顿,得所盛黄精令满,蜜盖蒸之,候气溜即暴(31)之,如此九蒸九暴。凡生时有一石,熟有三四斗方好。蒸之不熟则刺人咽喉,既熟,曝干,食之甘美,补中益气,安五脏,润心肺,轻身延年。饥岁可以与老小休粮(32)。《食疗》:饥,根、叶、花、实皆可食之。但相对者是,不对者名扁精,不可食。

仙人粥

治气血不足,面色黄肿,手足疼痛软弱,行履不便,身体羸瘦。

用何首乌,白者雌,赤者雄,得一二斤,大者为佳,不可用铁器,以竹刀刮去粗皮。切成片,细细如棋子样(33)大。每日五钱,用砂锅以白水滚烂,放白米二(34)合,洗净,入内煮粥,每日空心服。

保真膏

此膏能存精通气,固本坚硬,壮筋骨,有百战之功,最不泄精。兼治男女下元虚冷,遗精白浊,赤白带下,子宫久冷绝孕,风湿,肚疼,痞块,并皆治之。

先浸油方法:

天门冬 麦门冬 远志 谷精草 生地黄 熟地黄 附子 小茴香 大茴香 羌活 木鳖子 独活各一两

上俱切成片,用香油一斤,将药入内浸三日,连药油入锅,熬药黑色,捞去药滓,放瓷罐内,澄清听用。

治药方法:

用大鲫鱼一尾,去鳞、甲、肠,洁净。次将雄黄、朱砂为末各五钱,硫黄末三两,拌匀,装入鱼肚内,以绵纸包裹数层,外用面包,放入灰火内煨熟,取出晾冷,择出三味药来。将鱼刺连头去了,却将鱼肉与药同捣如泥,为丸绿豆大,白面为衣,晒干听用。

喂鸡方法:

用白雄乌骨鸡一只,饿三日,加与米泔水饮之后,将鸡粪门缝住,却将前药徐徐喂之,药尽,急将鸡杀死,取出鸡肫,内连肠内择出,晒干,为细末。

熬药方法:

松香三两,煎,听用 香油三两 葱汁 酸醋各半钟

先将葱汁、醋、油熬,滴水不散成珠,后下松香末,熬时渐渐入前药,片时取下,晾,急下后细药末。

乳香 没药 母丁香 干姜各五钱 肉桂一两 川山甲五钱,蛤粉炒 麝香二钱

搅匀,熬成膏药,用瓷罐盛之,每用绢一方,摊药三钱,临晚用。先将葱汁、姜捣烂擦脐,热后贴药,饮好酒一二钟,次加火,手熨磨一百度,阳事自然坚壮。每药一个,须用一月可换。如欲精通,须去此膏。累有效验,妙不可述。

千金不易比天助阳补精膏

灵龟衰弱最难全,好把玄书仔细看。助老精神还少貌,常时勤服返童颜。金龟出入超凡圣,接补残躯越少年。虽然不到天仙位,却向人间作地仙。解曰:此药专添精补髓不泄,善助元阳,滋润皮肤,壮筋骨,理腰疼,下元虚损,五劳七伤,半身不遂,或下部虚冷,膀胱病症,脚腿酸麻,阳事不举。男子贴之,行步康健,气力加添,奔走体轻。女人贴之,能除赤白带下,沙淋血崩,兼不生一疮疖,通二十四道血脉,坚固身体,返老还童。专治喘户,善过鼎气,不泄真精,不泄真气,去膏药方泄,则有孕矣!此药百无所忌。

真香油一斤四两 甘草二两 远志去心 牛膝去苗 虎胫骨 川续断去苗 熟地黄焙干 肉苁蓉去鳞、芦、甲 鹿茸 蛇床子拣净 天门冬去心 生地黄 菟丝子拣净,捣烂 肉豆蔻面煨 川楝子去核 紫梢花去草 木鳖子去壳 杏仁去皮、尖 官桂去皮 大附子去皮、脐 谷精草

img4咀,入香油内煎至黑色,去渣,方下飞过黄丹八两,黄香(35)四两,透明,柳条不住手搅,不散为度,又下雄黄、硫黄、龙骨、赤石脂各二钱,再熬沸,又下沉香、蟾酥、木香、乳香、没药、母丁香、阳起石(煅)、阿芙蓉为末;再熬沸,滤,为末,将铜茶匙挑药滴水不散为度,又下黄蜡五钱,将膏子收贮,瓷罐盛之,封口严蜜(36),入水浸五日,去火毒,然后红绢摊。每一个重七钱,贴脐上或两腰肾上。每一个贴六十日方换,其效如神,不可尽述。此方宜谨藏,宁将千金与人,灵膏不可轻授,此之谓也。

天门冬膏

去积聚风痰,补肺,疗咳嗽失血,润五脏,三虫伏尸,除瘟疫,轻身益气,令人不饥,延年不老。

生天冬不拘多少,用滚水泡过,去净(37)心,捣烂绞汁,以砂锅盛之,用炭文武火煮,勿令大沸,以十斤为率。熬至三斤,却入蜜四两熬成膏,滴水不散,取出以瓷瓶盛之,埋地中七日,去火毒。每早晚用一匙白汤调下。若动大便,以酒调服。

茯苓膏

大白茯苓,不拘多少,为细末,用水漂去浮者,漂时先令少用水,如和面之状,令药湿方入水漂澄,取下沉者,以净布扭去水,晒干。再为末,再漂,再晒,凡三次,复为细末。每末一斤,拌好白蜜二斤,令匀,贮长瓷瓶内,箨皮(38)封口,置锅内,桑柴火悬胎煮尽一日,抵晚,连瓶坐埋五谷内;次早倒出,以旧在上者装瓶下,旧在下者装瓶上,再煮,再入五谷内。凡三日夜,次早取出,埋净土中七日,出火毒。每早晚用三四匙噙嚼少时,以白汤下,治痰火殊效。

琼玉膏

生地黄四斤 白术四两 白茯苓十三两 人参六两

上以地黄捣汁和蜜,以参、苓、术为末,拌入蜜汁,用瓶贮,以纸箬包其口,用桑柴火蒸煮三昼夜取出,再换蜡纸包封十数重,沉井底一昼夜,取起再如前蒸煮一日,白汤点服。须于鸡犬不闻处制之。

人参膏

治伤寒汗吐下后,及行倒仓法吐下后,用此补之。韩飞霞曰:人参炼膏,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王道也。又肺虚嗽亦宜人参膏补之,如肺虚兼有火邪者,人参膏与天门冬膏对服之妙。用好人参去芦,或一斤、二斤随意切片,入瓷锅,水浮于药一手背,文武火煎干一半,倾置一瓶盛之,又将渣煎,又如前并之于瓶。凡煎三次,验参渣嚼无味乃止。却将三次所煎之汁去渣,仍入瓷锅内,文武火慢慢熬成膏,如一斤参只好熬得一饭碗足矣。及成膏,入碗隔夜,必有清水浮上,亦宜去之,只留稠膏。

白术膏

用上好片术切开,全无一些苍色者,煎法同前。

又方:每白术一斤,人参四两,切碎,以沸汤热水十五碗浸一宿,次日桑柴文武火煎成膏,仍成一斤四两,入炼熟蜜四两,以白沸汤调服。

当归地黄膏

当归一斤 生地黄一斤

俱用竹刀切碎,亦同煎人参膏法。

凡煎膏,只要用慢性人,不疾不徐,不令焦与泛溢。凡盛膏,须用净瓷瓶,每三四日在饭锅上蒸一次,使不生白花。凡服膏,须自以意消息之。自觉因言、因怒与劳伤气,精神短少,言语不接续,便服人参膏。若觉肠、脾胃不和,饮食无味,便服白术膏。或血少生疮疡、肌肤燥痒,自汗,遗精,便多服当归膏。平时二件间用。若嫌苦,入炼蜜一二匙。

地黄膏

男、妇血虚者,用生地黄,不拘多少,取汁熬成煎;生麦冬不拘多少,取汁熬成煎。二煎入作一处,滤过,入砂锅内同熬一时,四分入蜜一分,再熬一时,取出纳瓷罐收之,亦照琼玉膏法服之。

牛膝膏

亦照前煎人参膏法。

男子肾虚及腰膝疼痛,或痿弱者用之,女人血虚及有血病者用之。

苍术膏

存精固气,通达二十四关脉,系三百六十骨节,流注一身毛窍,使水流而养精,精流而养气,气流而养神,神流而养身。服之半月,精满气盈,元阳壮盛,能补丹田,能减相火,阴消阳长。男子精冷绝阳,妇人胎冷不孕,服之一月,发白返黑,齿落更生,颜面如童。

苍术十斤,米泔浸一宿,削去皮,碓(39)舂如泥,大锅内文武火煮水二桶,约有十余碗取出,冷定,绢滤去渣,入瓷罐内,加众药 人参 生地黄 熟地黄 黄柏 远志各四两 杜仲 川芎 核桃肉 川椒 破故纸各四两 碎青盐二两 碎朱砂一两 当归四两 旱莲草取汁,二碗 蜂蜜二斤 姜汁四两

上各药共入前苍术膏瓷罐内,封固,大锅水煮,香二炷为度,取出埋地七日,每日空心酒一盏或白汤服下。

金髓煎

用枸杞子不拘多少,逐日旋采红熟者,去梗,拣令洁净,即以无灰酒于净瓮内浸至两月为度,用蜡纸封固紧密,勿令透气。候日数足捞起,石盆内研令极烂,以细布滤去滓,取净汁同前渍药酒搅匀,量银锅内所盛多少,作数次慢火熬成膏。须不住手搅,恐粘底不匀,候稀稠得所倾出,瓷器贮之,勿令泄气。每早晨用温酒半盏化开二大茶匙服之,夜卧再服,至百岁身轻气壮,积年不废,可以羽化。

金樱膏

经霜后,以竹夹子摘取,于木臼中转杵却刺,勿损之。劈为两片,去其子,以水淘洗过,烂捣入大锅,以水煎,不得绝火,约水耗半取出,澄滤过,仍重煎似稀饧。每服取一匙,用暖酒一盏调服,其功不可具载。沈存中云:金樱子即野棠梨,止遗泄,取其温且涩。世之用者,待红熟取汁熬膏,大误也。红熟则却失本性,取半黄时采为妙,十一月、十二月采佳。《本草》云:疗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

水陆二仙膏

鸡头实晒干,去皮,生用,为末,盛贮听用 金樱子外去刺、内去子,以石臼杵烂,新绢扭去滓,用瓦锅熬成蜂蜜一样

上每服一二匙,调前鸡头实末二三匙,用酒化,清晨服。俱忌铁器。

又方

用芡实、莲花蕊各等分,为细末,调金樱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酒或盐汤送下。

【注释】

(1)空心临卧:中医古籍中用“空心”有两种意思:一是空腹,二是清晨起未进食前。此处指清晨未进食前。即此药每日服两次,一是清晨未进食前,二是夜间临睡时。

(2)用:衡王府本及四明本此字后有“好”字。

(3)一:四明本作“二”。

(4)一:衡王府本及四明本作“二”。

(5)草窗刘氏:即刘溥,字原博,明代江苏省长洲人。因喜爱周敦颐“绿满窗前草不除”诗句,故以草窗为号。刘草窗家世业医,曾于明景泰间任太医院吏目。今日习用之“痛泻要方”即为其所创。

(6)二:衡王府本及四明本作“一”。

(7)二:衡王府本及四明本作“一”。

(8)十:衡王府本及四明本作“一”。

(9)甘:原作“乾”,于义不通。据医理改。

(10)心神:心木,木屑。

(11)童:通“瞳”。《汉书·项籍传》卷二:“舜盖重童子,项羽又重得童子。”

(12)盲:原作“者”,于义不通。《证类本草》引“雷公云”作“盲”,义胜,据改。

(13)已来:多;余。表示约数。唐·张鷟《游仙窟》:“一时俱坐。即唤香儿取酒。俄尔中间,擎一大钵,可受三升已来。”宋·苏轼《东坡志林》:“日取其乳一升,少只半升已来亦可。”

(14)一:衡王府本及四明本作“二”。

(15)侵早:天刚亮,拂晓。

(16)二:衡王府本及四明本作“一”。

(17)嗽:含水荡洗口腔。《礼记·曲礼上》之“客不虚口”,陆德明释文为“以水曰嗽”。

(18)重汤:隔水蒸煮。即将欲蒸之物置于器皿中,端放于锅中,水绕器皿外,物熟,不使有水漫入其内。

(19)注:衡王府本亦作“注”,四明本作“驻”,义长。

(20)二:衡王府本及四明本作“三”。

(21)一:衡王府本及四明本作“二”。

(22)一:衡王府本及四明本作“二”。

(23)方伯:古代诸侯中的领袖之称,谓一方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明、清时用作对布政使的尊称。

(24)不人:谓视人若己,不分人我。

(25)谈论亹(wěi伟)亹:连续不倦地谈论着。

(26)羞:指美味。《汉书》“御羞”颜师古注:“羞者,珍羞所出。”

(27)二:衡王府本及四明本作“一”。

(28)木札:木片。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盗侠》:“韦下马负一树,见空中有电光相逐如鞠杖,势渐逼树杪,觉物纷纷坠其前,韦视之,乃木札也。”

(29)挫:通“剉”。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挫……假借为剉。”经史剉折字多作挫。下同。

(30)月:衡王府本及四明本作“日”,二义并通。

(31)暴(pù瀑):晒干。《荀子劝学》:“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暴、曝,古今字。

(32)休粮:又称“却谷”“断谷”“绝谷”“绝粒”等。即自然辟谷,不吃五谷,为方士道家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

(33)样:衡王府本及四明本作“面”,二义并通。

(34)二:衡王府本及四明本作“三”。

(35)黄香:即松香。

(36)蜜:通“密”。《甘棠集》:“臣内省庸虚,叨蒙近蜜。”

(37)净:衡王府本及四明本作“皮”,义胜。

(38)箨(tuò拓)皮:竹笋外层一片一片的壳。

(39)碓:木石做成的捣米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