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外商投资的大量进入,缓解了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资本积累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要素的质量,也提高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外商直接投资(FDI)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急需的资金,创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基础。长期以来,北京作为首都,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位特殊,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众多的高素质人才,北京的制造业和服务业FDI一直呈快速发展趋势,尤其是北京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外资驱动型的发展模式。外商以技术、设备合资等方式进入北京制造业,为北京带来了先进技术,结合北京实际加以消化、吸收、创新,对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起到了重大推进作用。

统计数据《北京统计年鉴2018》显示,2017年,北京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39318万美元,从分行业外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情况来看,外资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这5大先进制造业在北京整个制造业中处于主导地位。FDI已经成为影响北京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北京制造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结构性产能过剩、环境污染、创新能力亟待升级等,也影响到了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北京未来要建成世界城市,从纽约、东京、伦敦等发达国家的世界城市发展历史来看,虽然其各自的发展路径不同,但绝大多数在全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城市其制造业都曾在国际上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建设创新型的产业集群、带动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引领中国制造,高水平的制造业是核心因素,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研究外资对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对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高效化的影响,以及对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书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需要产生的。

本书以《中国统计年鉴》《北京统计年鉴》等公布的基础数据为依据,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研究FDI对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以及对北京制造业结构竞争力的影响,运用CGE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北京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本书的研究成果将为有关决策部门制定外资政策、产业政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书的体系结构包含三个部分,三个部分之间是层层推进的关系:

第一部分主要是针对中国FDI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从产业链的角度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影响。以市场结构的一般理论为基础,首先从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两个方面介绍中国制造业的初始市场结构,分析制造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及FDI影响制造业市场结构的机理,最后以汽车制造业为例,从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两个方面对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汽车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影响机理进行经验分析。模型研究主要是根据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框架,结合2005年、2007年和2010年投入产出表,选取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两个指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分析FDI对中国制造业市场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制造业市场集中度和进入壁垒的作用,探求市场结构变动过程中FDI的影响效应。通过理论与模型两方面的基础分析,从竞争环境、引资政策、产业政策、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第二部分是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并借助制造业结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产业关联效应对FDI对北京制造业结构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分析FDI对北京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高效化、合理化的影响。依据2007年、2010年、2012年北京的部门投入产出表,选取17个制造业部门组成北京制造业17部门的投入产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选用产业结构、劳动生产率、资本效率、产业能耗、废水排放强度和废气排放强度6个指标作为投入产出模型的核心指标群;将FDI流入对制造业结构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未引入投入产出模型的FDI对北京制造业的直接效应分析:分析FDI对北京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的直接效应;基于资本效率、劳动生产率、能源耗费、废水排放、废气排放指标分析FDI对北京制造业结构高效化的直接效应;基于产业结构协调性指标分析FDI对制造业结构合理化的直接效应。二是引入投入产出模型后,基于产业关联分析FDI的第一类间接效应以及FDI的第二类间接效应。过去30多年来,北京的外资制造业发展迅速,对北京的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但关于FDI与北京制造业竞争力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少见,细化到制造业结构竞争力层面的研究更少,本书第二部分以FDI对北京制造业结构竞争力的影响为题,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探讨制造业的结构竞争力,从合理化、高级化和高效化等多个维度构建制造业结构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估FDI对制造业结构竞争力的影响提供可操作的方案,是对制造业结构竞争力乃至产业结构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有益探索。

第三部分,通过构建FDI对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影响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评估模型,从技术进步、转型升级、市场结构、资本形成、国际贸易等多个层面,基于CGE模型全面评估北京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从理论上看,本部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北京实际构建FDI对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的CGE评估模型,在评估模型中引入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拓展了CGE理论和方法的运用领域,有利于构建外商直接投资对北京制造业综合竞争力影响的评估框架和模型,可以为国内学者开展同类问题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从实践角度来看,从技术进步、转型升级、市场结构、资本形成、国际贸易等多个层面,基于CGE模型全面评估北京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提升过程中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可以为合理有效利用外资促进北京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提升的政策设计提供支撑,为决策部门制定、调整和规划外资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理论支撑。FDI对北京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的评估模型与政策仿真的进一步研究是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方面的创新。就研究方法而言,目前国内外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对制造业影响的研究文献大多是从技术进步、市场结构、资本形成、国际贸易及就业等方面入手的局部均衡分析,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证往往只限于定性层面,定量的系统研究高度缺乏,本书的研究是在这方面做了很有意义的尝试,通过建立一个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将多方面因素融入一个系统分析框架下,有效地避免了局部均衡分析不能兼收并蓄的缺陷,实现了分析结果的量化,对政策制定的准确性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本书是在作者主持完成的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基于CGE模型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北京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研究》研究成果基础上撰写的。张莹参与了第一部分的研究和初稿撰写工作;陈伟、沈子傲参与了第二部分的研究和初稿撰写工作;岳沼洋、玉晓丽参与了第三部分的研究和初稿撰写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韩景华

2019年7月于北京望京


(1)《北京统计年鉴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