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故事里都有一个说书人,这个城的故事里,而我就是那个说书人。
十八年前,我游走四方,来到这个城,那日夕阳西下,我站在渡口,夕阳为那渡口染上一层金黄,河水粼粼,船夫送走了一对依依惜别的才子佳人,渔夫从远处捕鱼归来,与在岸上等候的妻子聊着今日在海上的际遇,我别过头去,转身向城内走去。
此城沿海,倒是少不了妈祖娘娘的庙,我进城先去庙内为妈祖娘娘上了柱香,因为海上出海的人们都受妈祖娘娘的保护,而我也免不了在海上度过的时光。
进城之前,我以为此国沿海,不会有太多繁华,人们都是因为风吹日晒,而显得年老一些,进城之后,我发现我错了,虽是沿海,但也有女子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男子翩翩才子,样貌魁梧之人。
这个城是如陶潜笔下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我渐渐动了停驻的心思,在此留了下来,这倒是后话。说古今,道无尽,我肚子里故事很多,所以也很在城里吃得开。慢慢的来我这里听书的人,也就比其他说书人要多,时间久了老人们也拉着我说一些故事,说得最多的,还是曾今一桩关于如花的故事。
如花,如花,人如其名,似玉如花。我曾以为那是只有江南小镇才能养出来的佳人。
十八年前,村头钟家老爷,诞下一女,小小年纪眉眼未开便已是粉雕玉琢的一个漂亮娃娃,那时,老人们都说,这孩子长大了,便是个倾城佳人,钟家老爷很是高兴,待姑娘一岁时,就与村上最有钱的李家定了一桩娃娃亲。
李家少爷倒也是个神童,所以李家老爷要求也很高,要其高中状元,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如花八岁时便为李少爷掌灯,所以,有时夜半时分也能见一间屋子亮着灯,屋里传来阵阵读书声,一人研磨,一人银吟遍四书五经,时而两眼相望,两小无猜的情谊便不必多说。
十年后,如花长到了十八岁,到了该嫁人的年纪,老人们没有说错,确实是个倾城佳人,再看李家少爷,已是弱冠年华,倒也是眉目俊秀,满腹诗书,也到了高考取功名的时候。
二人青梅竹马,情意绵绵,如花十八岁那天,李家公子信誓旦旦,站在船上,望着如花说道,等我高中状元,我定红顶大轿,十里相迎,风风光光引你进门。如花含笑,我定等你回来,哪怕未中状元,就算一生一世,我也等得。
船夫倒是心硬,长篙一撑,便带走了李家少爷,但也带走了如花万千心思,小船轻快,悠悠的走远了,终是孤帆悠悠,杨柳轻轻,自此李家少爷踏上了旅途。
后来,我便来到了此城,故事都记在了心头。
每一日,如花除去在我摊上帮忙,听故事之外,便是在渡口等待,日复一日从未变过,每位在我摊上喝完茶的人,都会问一句,这谁谁家姑娘,如花似玉是为谁留。
如花笑笑,并未说话,渡口上,杨柳轻轻着低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每日夕阳下无限温柔,终是山高海阔,望眼欲穿,如花的心思,犹如那漫天被风吹起的杨花,吹乱了思绪。每天我收摊之后,在城里歇脚,总能看见那间屋子亮着一盏灯,直至深夜。我默默叹了口气,我见过太多人,不管是出人头地,还是身居高位,有几个会衣锦还乡。
可如花还是日复一日的坚持,终于如花到了再不嫁,就真的嫁不出去的年龄,钟家老爷也很急,媒人都快将钟家门槛踩破。可如花就是不为所动,一次逼得急了,如花就要一头装撞向柱子,钟家老爷怕了,苦笑一声,说的,罢了罢了,随她去吧。
时光如驹,等的年年春风化雨,夏月蝉歌,秋风拂过,冬去春来。
我来了多少年,如花便等了多少年,其实京里早传来消息,李家少爷独占鳌头,高中状元,被当今圣上选为驸马,赐婚公主,占有府邸。可如花不信,任他们去说。当初他说要回来风风光光娶我为妻,我答应他的,一生一世,我也等得。人们见她如此便不再去说。
前些日子,如花三十六岁生辰,当年风华绝代的美人也已迟暮色衰,只是那眼中的坚定依旧。那日,如花请人扶着她,最后一次到那渡口。十八年来如花在摊上帮忙,还要日日操劳其他事情,身子骨早就一日不如一日,这些日子更是严重,甚至下地走路都是问题,可她依旧每日坚持到渡口,她要等,等他日日夜夜心心念念的那个良人。
那日,如花微微笑起,对不起了,我没办法再等你一个十八年了,没办法在看着你风风光光的娶我了,慢慢的如花闭上了眼,再也没有睁开。
后来,人们随了如花的愿,将她葬在了渡口那棵柳树下,她说,等不到他回来,也要看着他衣锦还乡,风风光光的回来。
我得钟家老爷同意,将如花的事情编成了书,日日在摊上说上那么一出。总有人低头以衣袖拂泪,这日,我醒木一拍,如花的故事我从头说起,只见人群中,一锦衣男子低头拂泪,我心下了然,不动声色的说着下一个故事。只不过在我的故事里,如花依旧在渡口的那棵柳树下等着他的良人。
到收摊,我正收拾着东西,有人拉住我的衣袖,我没抬头,便知是谁,又布下一口茶,听着他的故事。
故事里一样的开头,一样的发展,只不过,故事里的男主不一样了,男子上京赶考,一篇文章震动京城,男子得到了圣上召见,被圣上御笔亲赐状元号,男子欣喜若狂,她终于有了资格去迎娶他心心念念的那个人。
可圣上见他生的俊俏,又是状元,让他迎娶公主,赐府邸明月楼,可男子誓死不从,圣上便将他禁足于明月楼,为了皇家颜面,对外宣称已是驸马,等了很年,公主老了一个又一个,圣上熬不动他,便将他留任京城当官。不能踏出京城半步。说是为了面子,也是想让他的心上人断了这份念想。
即便如此还是不能改变男子心意,每天晚上男子都是喝酒喝到大醉,日日望着佳人的方向,后来,圣上便让他辞官回乡。
少爷得知消息,便是马不停蹄的赶了回来,却找不到他的佳人,找到的只有一座坟头。
这日,听得我说道如花的故事,便是悲从心起,低头拂泪。待到收摊,找到我,想圆了那个故事。
男子起身,拍了拍衣服,转身离去,我正收着摊,只听背后一阵凄凉大笑,哈哈哈哈哈,人言落日即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不出几日,如花的坟头多了一个疯疯癫癫的人。再过了几日,柳树下的坟头变成了两个。
这日夕阳西下,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一袭白衣,站在柳树下,望断愁肠的女子。
我笑了,我知道,我的故事圆满了,我该走了,辞去城里人的挽留,我该去寻找下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