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基建大时代:聚焦5G与物联网
- 赵小飞
- 2077字
- 2025-03-31 16:30:27
前言
2020 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举国上下进入全民抗疫的状态,而国民经济在这场疫情影响下短时间内剧烈下滑。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 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6.8%,全球经济也因为疫情的蔓延落入负增长区间。我国迅速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使我们从最先遭受疫情冲击转变为最早显现企稳复苏迹象,中国所采取的各类政策和手段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近期中央多次会议的强调,新基建开始升温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不断占据市场各类机构和媒体的头条,各种打着新基建旗号的炒作也遍地开花,“新基建成为一个框,什么内容都可以往里面装”。当然,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一新兴领域的内涵和外延尚不明确。
新基建虽然备受关注,但对于新基建的研究TB 应该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新基建首先一定是具有基础设施最基本属性的业态,虽然业界对基础设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但在其内涵和特征等各个方面已达成初步共识。早在1994 年,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年度系列报告中就以“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为主题,分析了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这份报告中,世界银行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存量每增长1%,GDP就会增长1%,由此可以看出基础设施对整个经济的撬动作用非常明显。
2020 年4 月2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对新基建的范围进行界定,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明确了新基建的范畴。其中,信息基础设施中,5G、物联网成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代表,而5G、物联网本身也是中央多次提及新基建的场合中专门列出的重点内容。
2019 年是5G 元年,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选择在当年开启5G 商用,韩国和美国还为了争夺全球第一个5G 商用而费劲心机不断调整商用发布时间。中国5G 正式商用虽然晚于韩国和美国,但发展速度更快,政策支持、基础设施部署、产品研发、应用试点、产业链协同等各方面都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力度。同时,由于持续的市场宣传,5G 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各行各业创新研发项目和未来发展规划中都少不了5G 应用的身影,普通民众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中也会经常提及5G。
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前任部长苗圩所说,5G 未来只有20%用于人与人通信,80%将用于物与物的通信,与此前移动通信相比,5G将带来更为广阔的物联网市场机遇。正是因为物联网市场机遇,5G 才被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所重视,加速了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发展数字经济是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5G 成为产业数字化的底层技术,而5G基础设施也无可争议地成为数字经济的底层基础设施。5G 带来物联网机遇,可以驱动数字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也是5G 被列为新基建之首的重要原因。
作为物联网从业者,5G 及物联网在新基建中的定位一直是我重点关注的方向。2018 年12 月21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基建一词后,我在第二天发布评论文章《罕见!5G、物联网写入中央经济工作重点,成经济下行压力下提振市场信心的强心剂!》,对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新基建对整体经济增长的作用。2019 年,有幸参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承接的国家发展改革高技术司委托课题“物联网基础设施技术产业进展和大规模发展关键问题研究”,了解到相关部委对物联网新基建定位的高度关注,结合我们对行业的调研,提出一些建议。
2020 年初,我在撰写物联网智库《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报告》前言中提出“物联网下一个10 年,新型基础设施作用凸显”的观点,我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或许不一定是大规模投资的实体设施,但是它能够渗透到各行各业生产经营的各个角落,直接为生产经营带来乘数级产出,也具有基础设施的特征。一款广泛使用的轻量级物联网终端操作系统、一种可供大量场景应用的AI 算法,这些创新的物联网元素都能够带来产出的数倍增长。下一个10 年,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作用开始显现,物联网本身产业规模值得关注,但物联网化后各行各业相对原来的变化更值得关注。
由于5G 商用的加速,基于5G 物联网应用的探讨日益增加,我将5G 相关的各个话题作为日常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坚持在物联网智库公众号每周的撰稿中持续提供这方面的观察文章,其中很多内容与5G 基础设施密切相关,比如针对基础设施出台的政策、共建共享、基站规模、无线回传、异网漫游、资本支出等。此前,我一直考虑将这些内容整理成书出版,但每篇文章都是比较分散去讨论一个细分主题,没有一条能够贯穿始终的主线。
今年新基建再次成为热门话题,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思路,基于新基建这一主线可以将之前撰写的很多内容串起来。当然,将零散的文章整理成一本前后连贯性和逻辑性较强的书籍,是一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由于5G 发展日新月异,很多内容要进行大幅度修改,甚至重新来写,整个过程花费了很长时间。
去年我就和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编辑李洁老师沟通过,希望出版一本 5G主题的书籍,6 月确定了本书的初步选题,但由于各方面原因,一直推迟交稿时间,今年年初重新变更选题后,直到4 月才完稿,感谢李洁老师的理解和耐心,也非常感谢各位合作伙伴和物联网智库各位同事的帮助。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和欠缺,对于书中不当之处,敬请读者谅解并给予宝贵意见。
赵小飞
2020年9月23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