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品牌:解密中国市场品牌建设与增长之道
- 王婧
- 1448字
- 2025-03-31 19:49:56
媒体报道中的B站
从2015-2020年,新闻媒体对B站的报道视角从产品体验、视频内容、推广活动,拓展到商业版图、盈利模式、圈层文化和生态的探讨。当下,主流媒体认为B站是“懂年轻人的”、内容多元、营收结构多样的Z世代文化社区,对B站的担忧集中在盈利/变现、二次元出圈,以及跟“头条系”的竞争等。
B站弹幕,一种人类学样本
最初的基因令B站可能维系着一种特殊的社群文化。如今同样一部番,B站不一定要购买独家版权,而是只要花很少的钱买播放权就可以了,因为即便爱奇艺、乐视有相同的内容,观众还是会在B站上看。这让B站更具有了人类学样本的气质。
——张菁《B站弹幕,一种人类学样本》 2016年7月20日
B站,不只是弹幕
很多人把B站看成一家视频网站,殊不知它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和圈子。
B站用户群体的极端年轻化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对于“70后”“80后”一代来说,他们成长阶段接触的信息和新事物极度有限,一来资源本身就少,二来当时的媒体环境是典型的中心式传播。而互联网环境下长大的“90后”“00后”,能选择的东西太多了,媒体的中心式传播也被各种新兴技术手段迅速肢解,信息从匮乏变为海量。再加上互联网能把一批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管你的爱好有多“奇葩”,总能在网上找到和你志趣相投或者“臭味相投”的人,极端细分需求在这个时代可以被很好地满足。所以,B站就成了众多互联网去中心结构图谱中的一支,“弹幕”和“二次元”只是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本质是兴趣和人群的聚合。
——潘鑫磊《中欧商业评论》 2015年9月12日
前方高能,鬼畜吸金
提起那首尽人皆知的《Are you OK》,李罡分析,这都是与知名制作团队合作的结果。小米通过这首鬼畜视频作品将二次元营销发挥到了极致,通过一段洗脑视频,在二次元群体中迅速扩大了品牌影响力。他表示,近两年来也有不少相对传统的企业和品牌,开始青睐将鬼畜视频洗脑的方式,用于品牌或产品的广告宣传。近期,他就接到了好几家商业机构的鬼畜视频订单。
——《懂懂笔记》 2018年12月19日
B站的核心和边界
很难找到一家互联网企业会像B站一样,有如此广泛的业务变现方式:游戏、直播、大会员、电商、广告、线下活动。B站的任何一项业务,单拿出来,在行业中都尚不具有竞争能力。但是它却将这些业务组合起来,向资本市场展现它的商业价值。其中的考量在于每一项业务都是B站围绕Z世代群体所能提供的服务维度。
——《略大参考》 2020年3月19日
B站为十周年干杯,以及它的下一个十年在哪里?
干杯代表着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的连接以及共鸣,它是正向情感能量的碰撞。作为一个行为符号,干杯会出现在庆祝、互相认同、表达善意的场景中,伴随干杯这个行为产生的是正向的能量。十周年之际,我们希望所有的B站用户,无论属于哪个兴趣圈层、无论何时加入B站,都能够回忆起弹幕、同好或内容带来的共鸣感。如果用平实的语言去表达这种共鸣感的话,其实就是陪伴。来自B站的陪伴,解决了年轻人消解孤独感的需求以及对文化消费和优质内容体验的个性化需求。
——《胖鲸智库》 2019年8月2日
对话BILIBILI陈睿:在中国太少企业把用户当一个平等的人
所有提供内容的产品,本质上都是填补人性的空缺。B站满足的是兴趣,你能结识与你有相同兴趣的人。头条满足的是Kill Time,这也是人的本质需求。
快手有社区,而抖音是更纯粹的工具。你刷的时候,平均15秒,它是一种条件反射、肌肉记忆,跟嗑瓜子很像,它是人的一种本能……字节跳动可以是一个好的内容平台,但不一定通过社区来实现。而B站永远会是一个社区,因为它已经是一个事实了。
—— 陈睿《晚点》采访2019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