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文蠡测》一卷
袁守定 撰
按:此书为《占毕丛谈》附录,独立成卷。版本与《占毕丛谈》同。书前有袁守定作于乾隆十二年(1747)的序文。全书共四十则,第一则“言取士之意”。第二则“言闻道为作文之本”。第三则“言集义为作文之本”。第四则“言致知格物为作文之本”。第五则“言文以气清为主”。第六则“言裨(败)[贩]之病”。第七则“言清浊相半之病”。第八则“言清而无味之病”。第九则“言真气”。第十则“言(大)[太]隽伤气”。第十一则“言意多伤气”。第十二则“言笔力”。第十三则“言根柢时文之病”。第十四则“言好尽之累”。第十五则“言涵蓄之妙”。第十六则“历论诸家”。第十七则“言性灵之文”。第十八则“言自是之病”。第十九则“言善变之学”。第二十则“言伪章、罗之病”。第二十一则“言爱奇之病”。第二十二则“论言情之文”。第二十三则“言括史传之文”。第二十四则“言有气节之文”。第二十五则“言无气节之文”。第二十六则“言观文以知其人”。第二十七则“言造篇”。第二十八则“言构股”。第二十九则“言修辞”。第三十则“言致思之道”。第三十一则“言文以洁为主”。第三十二则“言笔妙”。第三十三则“言不可摹人之辞”。第三十四则“言不可袭人之辞”。第三十五则“言应举之弊”。第三十六则“言趋时之弊”。第三十七则“言才不才之辨”。第三十八则“历论诸选家”。第三十九则“言渐去疵累之道”。第四十则“言成法所不具论”。
与《占毕丛谈·谈文》中的时文观一致,《时文蠡测》关注的多是时文“形而上”的论题,对于具体如何写作,《时文蠡测》并未讨论。全书四十则,前五则是正面提出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之时文。其余诸条,多谈时文之弊,这也是针对时文卑下、弊病甚多的现实所作出的论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