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一个伟大的名词。她孕育了我们,养育了我们。在这其中她付出了多少心血和艰辛,只有做了母亲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母亲年近七十,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却隐藏不住她曾经的美丽。她的大眼睛依然闪闪发亮,白净的皮肤上爬满了皱纹,两鬓头发已经花白。白盖头把她的脸庞印衬得更加洁净清秀漂亮。
小时候为我换尿布我不知道,喂奶也不记得。但是,我记得上学那时候,我不爱吃煮洋芋,看见煮的洋芋我总是撅着我的小嘴,母亲便给我一个人炒洋芋菜吃。那时候家里贫困,母亲总是上山挖柴胡子,卖了换钱给我们买布做衣服穿。记得她给我和姐姐买了一块黑白格子的布做成上衣,我们穿上高兴得不得了,觉得非常漂亮,那是我记事起穿的第一件新衣服。可是邻居家的女孩却讽刺地说:“就像没见过似的!”
那句话像锥子一样刺痛了我的心,直到现在我都清楚地记得。可是,我知道那是母亲爬了好几座山,辛辛苦苦用汗水和辛劳换来的。我上学时她总是给我烙最白的馍馍,里面卷上好多油让我带到学校吃。冬天怕我冷,把旧衣改了,里面装上厚厚的棉花做成棉服让我穿。别的同学手脚都冻肿了,可我的手从来没有冻伤过。
母亲特别善良。记得以前人都很贫穷,我家也不例外,上年的粮食接不到下一年。父亲常常向村里光景好的人家借上点粮食,等庄稼下来了再给他们还上。我们家穷,可门口来的乞丐却很多。母亲总会给他们一碗面,或者一个馍馍,或者是一碗麦子,为这母亲还挨过父亲的责骂。母亲教导我们说,只要是家里来乞丐,不能拒绝,多少都得散点,都是些可怜人。母亲还常常把晚上没地方住的乞丐收留过夜,还说,夜很冷,让他们挤一夜吧,要不然,晚上住哪里呢?怪可怜的。尽管我们不太愿意,可听母亲这么说,心也就软了。男乞丐和两位哥哥挤着睡。女乞丐和母亲、我还有姐姐们挤着睡。因为那些年,家里只有两口窑洞两盘炕。
我从小听母亲的教导,不许偷别人家的东西,不许骂人,不能做违背良心的事。记得一次,我路过别人家的麦子地,看见金灿灿的麦穗,便拔了几颗回家,准备放到灶火里烧熟了吃。回家后被母亲责骂了一顿。说这种行为不好,叫偷,以后不许这么做。还说,将心比心,要是咱们家辛辛苦苦种的庄稼被别人这么糟蹋,你们说咱们能高兴吗?被母亲这么一问,我的脸红了,觉得自己真的做错了,以后再也不偷任何人的东西。
我结婚时年纪还小,前几次回娘家还想在她的怀里睡觉呢!我坐月子时,都是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天不亮就为我熬稀饭,打的荷包蛋自己从来都舍不得吃一个,还把面擀得薄薄的,把鸡肉炖得烂烂的让我吃。母亲不让我下地,不让我动水,生怕我落下病根。
因为我不会做针线活,我孩子的鞋子、衣服都是母亲一针一线给做的。记得有一个冬天,我带着三个孩子回娘家,一进门母亲就摸着外孙们的衣服用责备的语气对我说:“给娃娃穿这么薄点衣服,你不怕给冻坏了吗?你是怎么给娃娃当妈的?”随后,她让我父亲赶紧去集市买来了棉花和布,给三个孩子缝上了厚厚的、软乎乎的棉衣和棉裤,还做了三双棉鞋给孩子们穿上。那时,觉得有母亲真好,我可真幸福!
母亲教导我要孝顺公公婆婆,给老人把炕煨上,一天三顿饭做好,衣服也给洗勤些。人家扑柴搭火地把你娶到家里为的是啥?还不是为了端碗顺气饭。当然了,我也谨听母亲教导,尽着做一个儿媳妇的责任与义务,一直孝顺着老人。好吃的给他们做,好衣服也给他们买。
记得有一次因为儿子犯错我打了儿子,公公便打了我一耳光。我很气愤,觉得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并没有做错什么,公公竟然打我。再说,哪有公公打儿媳妇的呢?于是,很委屈地跑回了娘家。想着这次一定要公公上门来道歉。却没想到母亲不但没有责怪公公,反而还劝我说,你公公打了你,你就当是你父亲打了你,没什么的。再说你公公还不是护你生的孩子才那么做,是情有可原的。他只是打了你一下而已,又没打下青伤红印,要让老人来向你道歉这是不妥的,得饶人处且饶人。听妈话,要是你老公来领你,你就回去。
第二天老公来了,我不想跟老公回去。但是被母亲严厉地呵斥,并警告:嫁出去的女子泼出去的水,娘家是坚决不要的,让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她让老公带我回去,还交代我回家以后不许给公公脸色看。她对女婿说:“我把女子嫁给你,希望你疼她,也能为我女儿做得了主。即使她做错了,我也希望任何人不要动手打她。”当时我委屈的眼泪流了一遍又一遍,觉得我不是母亲亲生的,自己的女儿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母亲竟然还要我回去。
后来母亲告诉我,她是不想把矛盾激化,也是为了我回家以后家里人能和我和睦相处才那么做的。母亲其实是天底下最疼我的人。
由于母亲的豁达与宽容,老公这边的家人都特别尊敬她。每次母亲来我家,老公总是要买些好吃的给母亲吃,并且嘱咐我,带母亲到商场去买几件衣服。公公也会把锁在柜子里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拿出来给母亲吃。
母亲一贯的教导也使我继承了母亲的优点。所以,才使我的家庭和谐和睦,儿女听话孝顺,老人夸奖我,老公也疼爱我。所谓“抓狗儿子,看狗母子”的说法是非常正确的。一个母亲的品行,影响着她的儿女们的一生。
母亲也是我见过所有人中最勤劳的一个。虽说现在年纪大了,她却经常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地板砖擦得如镜子一样明亮,家具如抹了油似的发亮。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她拾掇得井井有条。
她和父亲种着四亩玉米。玉米地里的草被母亲锄得一根没有,玉米娃娃(分蘖的小玉米)也被她掰了一遍又一遍,说是如果不掰就会把养分吸取了,还要给玉米一颗一颗地施肥。母亲种的玉米只要是没有遇到天灾,肯定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大玉米棒子。
母亲在院子里种了三分地的菜园子。菜园子里整齐的种着许多种蔬菜,有油菜、韭菜、辣子、西红柿、刀豆……就连地埂上都被她点上萝卜和甜菜。当然了,这些蔬菜想要长得好,那可得像照料孩子一样细心周到。母亲一有时间就在她的菜园子里捯饬。拔草、施肥、浇水……总之要让它们长得壮壮的,果实结得满满的。夏天,这些蔬菜可谓是家里一道靓丽的风景,西红柿红得诱人,韭菜油菜绿得可爱,刀豆果实累累,还有茄子、南瓜都个大喜人……但凡进院子的人都要围着母亲的菜园子欣赏上一圈儿,都会赞叹母亲的蔬菜种得好。
当然,这些蔬菜他们老两口是吃不完的,多数是让我们兄弟姊妹吃了。给红寺堡的小哥带上几次,让离家近的大哥家来拿些吃,也常常给我送些来。她还会把蔬菜送给左邻右舍一些。有时候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很心疼,自己也帮不上太多的忙,总是忍不住说:“少种点,看把你一天忙的,屁股都挨不了炕,你和我爸才能吃多少?”母亲总是笑呵呵地说,只要身体好,忙点没有啥,种上了大家都吃。可是,母亲的身板再也没有以前那么挺拔了,头发也白了不少!
人无完人,母亲也是有缺点的。母亲爱唠叨,总是让我头疼。譬如:吃饭时,她总是让你多吃些,而且会趁你不注意给你碗里添饭;天冷时,她会让你多穿点,说上一遍又一遍。穿上以后,她还不放心,还要再说:“六月里出门要防腊月里衣服,一天把衣服多穿点……”;要是我们姊妹们谁生病了,她肯定一天要打三个电话,好点没有呀?药吃了吗?还疼吗……一直打到你病好了她才会放心;最让人头疼的是,如果你把一件事情做不好,她也会唠叨好几次。有时候真是被她唠叨得心烦。说也奇怪,母亲要是有几天不唠叨,我倒是不适应了,总觉得心里像缺了什么,空落落的。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爱唠叨、平凡而朴实的农村妇女。她一天书都没念过,却好像受过高等教育似的。我爱母亲,母亲是我的精神支柱,有她在,我会勇往直前。母亲是我生命里的一盏灯,她一直为我照亮前行的路。
母亲,您的恩情女儿此生怎么也报答不完,我会以我最大的能力去孝敬、报答。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女儿,只是希望您下辈子不要太苦了、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