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公文用语规范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与人交流,针对不同人、不同场合和不同目的,会使用不同的说话方式。而公文正是我们在工作中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在语言上同样具备特定的规范和要求。了解并遵循公文用语规范,能使我们的公文更加严谨。
2.4.1 公文写作语言要求
公文写作语言要求与公文的特性相对应,应力求规范严谨、庄重平实、简洁明了,如图2-5所示。

图2-5 公文写作语言要求
1.规范严谨
规范严谨是对公文写作语言的基础要求,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撰写公文时,要做到用语真实、准确。真实、准确的用语是公文写作的底线,是一个公文撰写人员必备的职业操守。
在撰写公文时,我们要做到“三不写”,即内容不真实确切不写、材料没落实到位不写、事实没调查清楚不写。换句话说,就是案皆可考、言必有证。
值得注意的是,公文用语虽然讲究真实、准确,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中,为了让公文的语言表达更加周密、严谨,我们需要使用模糊词语。
模糊词语是指外延不确定、作者有意不进行详细交代或内涵不确定的弹性语言。模糊词语虽然词义模糊,但能让我们的文章整体更加准确。例如,当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不确定时,我们可以用“力求”“期许”等模糊词语,而不用“必须”“一定”等带有强烈确定色彩的词语;当事件发生的时间不确定时,我们可以用“最近”“当前”等模糊词语。
2.庄重平实
公文是机关或组织用以传递策令、指挥工作、沟通信息、完成公务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实用性,表明作者的严正立场和严肃态度。因此,公文写作用语除需要规范严谨之外,还需要庄重平实。
很多人认为庄重平实只是一种形容词汇,很难对应确切的写作方式。事实上,要想做到用语庄重平实,可以从图2-6中的具体要求入手。

图2-6 公文用语庄重平实的具体要求
事实上,我们在公文写作中,极有可能会不自觉地使用口语。
在我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也曾多次出现这样的问题,还因此闹过不少笑话,于是我总结了常见的汉语口语词。大家在写作时可以参考表2-2的内容,避免使用这些词汇或用语。
表2-2 汉语口语词的常见类型

续表

另外,因为受地方方言或语言习惯的影响,我们也很容易在公文写作中使用方言或网络用语。例如“荸荠”,在各地方言中可能被称为“马蹄”“皮球”等;流行词汇“炒鱿鱼”“月光族”等。在公文写作中,我们要尽量规避这些词汇,用更标准的书面用语替代。
总体来说,要使我们的公文写作用语庄重平实,我们应该尽量选用含义明确的词语,准确地表达出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正确揭示事物的真相及本质,还要认真辨析语言的感情色彩,使之符合机关、组织所要传达的价值观念。
3.简洁明了
公文的内容需要简明扼要,既要言之有物,又要简而不空。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在公文写作时可以使用“用语简化三部曲”,如图2-7所示。

图2-7 公文“用语简化三部曲”
(1)开门见山地指出公文的中心思想
公文的本质是应用性文章,所以一定要以阅读者能够准确、快捷地阅读公文作为行文的首要前提。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撰写公文时,要直接表述,开门见山地指出发文意图、公文的中心思想以及公文要传达的价值观念。
(2)尽量选用含义丰富、准确的概括性用语
概括性用语能帮助我们缩短公文的篇幅,也能让我们的用语更具有深度和广度,是我们简化公文用语的“不二法门”。在我们的工作中,常常会遇到“高度浓缩”的概括性用语。
例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就可浓缩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反复修改,删除不必要的段落与字句
有时,我们在写作中为了强调某一件事,会反复提及此事,并使用大量的形容词来描述这件事,这样会使我们的公文看起来烦冗、复杂。在初步拟稿完成之后,为了公文用语更加简洁明了,我们需要再三检查,删除多余、重复的语句或“空话”“废话”。
如果把公文写作比喻成建造房屋,那么公文的写作语言就是垒砌房屋的一块块砖瓦,要想公文“房屋”修建得稳固、美观,“砖瓦”就必须按照要求垒砌。
2.4.2 公文常用特定用语一览表
公文在逐渐演化、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特定用语,这些特定用语的使用,能使我们的公文看起来更加规范、专业,熟知这些常用特定用语,能让我们的公文增色不少。公文常用的特定用语如表2-3所示。
表2-3 公文常用的特定用语

续表

以上就是关于公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在开始公文写作之前,了解公文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当公文的基础知识了然于心时,我们下笔才会“如有神助”。
写作练习
理解并记忆上文中提及的公文常用的特定用语,为公文写作积累词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资料来源:《青海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