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五味杂陈

下午,文兮陪着孩子在家玩了一会儿,还是放心不下父母,就带着孩子买了些水果又到医院了。

她看见父母就问:“怎么样?检查做完了吗?”

妈妈看见她,问:“你怎么又来了?不是叫你在家好好照顾孩子吗?”

“我放心不下你们啊!”

“有什么放心不下的?我和你爸都是几十岁的人了。”

“就是因为你们都几十岁了……”文兮追问,“检查做完了没啊?”

“做完了,说是医生拿到了报告就会来找我们。”

“哦,那我们就在这等啰?”

“除了等还能怎么样啊?走进了医院我们就只能听医生的命令了。”

文兮把水果放在柜子上,对着爸爸说:“爸爸,我给你剥个橘子吧?我刚刚买的,很新鲜。”

爸爸说:“不用了,你放那里吧!”他对着妈妈咳了几声,又挤眉弄眼,妈妈悄悄从床底拿了尿壶递给他,又拉上了布帘。

妈妈招呼文兮坐下,文兮看着旁边大约半米宽的小床问:“这是看护床啊?”

“是啊!”

“要钱吗?”

“当然要了。”

“这么小?怎么翻身啊?”

“能有个躺的地方就不错了。”

文兮一屁股坐下去:“哇,好硬!”

“将就吧!”

一会儿爸爸又咳了几声,妈妈把布帘拉开,把尿壶拿进厕所倒掉。

等妈妈收拾好,一位男医生走了进来:“张平?”

文兮答道:“这里!”

医生拿着检查报告单说:“你的检查报告全部出来了,除了髋关节一处骨折外其他所有指标都基本正常……”

大家稍稍松了一口气,妈妈急切地问:“那接下来要怎么治疗呢?”

医生回答:“现在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保守治疗,就是靠输液、吃药治疗;另一种就是做手术……”

“做手术?”妈妈惊呆了,“还要做手术啊?那么严重?”

医生笑笑:“不要着急,你听我说。我说的手术是个小手术,就是我们俗称的‘打钢钉’,就是在腿关节处植入钢钉,起到固定关节的作用……”

大家一脸茫然,文兮问:“就是说可以打钢钉,也可以不打钢钉?”

“是的,你们自己决定。”

“啊?我们又不懂,怎么决定啊?”妈妈着急地问。

“两种方案各有利弊,所以只能由你们自己决定。”医生强调。

文兮问:“那打钢钉有什么利弊啊?”

医生回答:“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非常容易产生再挪动,如果严重的话可能导致关节畸形留下后遗症。打钢钉就是为了避免关节在恢复期间由于个人不经意的移动产生错位。但是打钢钉也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并发症,比如局部的血管、神经损伤或破坏骨折周围血液供应或局部感染……”

“什么意思啊?”妈妈听得云里雾里。

“简单地说,打钢钉可以使关节恢复得更好,但同时也有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

“那这些并发症严重吗?”文兮问。

“这个只能你们自己衡量了。其实这些可能性都是很小的,但是我们必须把风险都告诉你们,让你们自己决定。”

妈妈有些生气:“你们这些医生怎么这么不负责任呢?该怎么治疗不是该你们决定的事吗?怎么让我们患者来决定?我们要是能决定,还要你们医生干嘛?……”

文兮按住妈妈的手,示意她不要说了,她问医生:“能给我们一点时间商量一下吗?”

“可以!不过最好尽快决定。”

“好!明天吧!明天我们就告诉你决定结果。”

“行。”医生转身要走。

文兮喊住了他:“再请问一下,我爸爸这个情况大概要多久才能恢复啊?”

医生想了想:“考虑到他的年龄,恢复到正常情况,至少要半年吧!”

“是半年都要住院吗?”文兮追问。

“那倒不用,住院可能要一个月左右,然后就可以回家疗养,不过具体的还是要看情况。”

“哦,明白了,谢谢医生!”文兮心里五味杂陈。

医生走后,妈妈又开始抱怨:“这都什么医生啊?让病人自己选!我们怎么选啊?一窍不通,像个无头苍蝇一样,说那么多也听不懂……就不能考虑一下我们病人的心情吗?”

文兮说道:“其实医生的这些做法也可以体谅,毕竟现在医患关系那么紧张,医生也不敢随便帮病人做决定,肯定是怕以后万一出了什么事,病人来闹。他只能把所有可能告诉你,让你自己决定,自己承担后果。”

爸爸也有些犯愁,毕竟医学这方面他也不懂,但是他还是故作轻松地说:“算了,随便选一个吧,反正都有弊也有利,听天由命啦!”

“这么大的事怎么能随便呢?你去菜市场买颗白菜还要挑来挑去呢,何况这个还性命攸关……”妈妈一脸焦虑。

“哪有那么严重?”爸爸笑笑。

“你听他说那些,什么‘关节畸形’、‘神经损伤’……听着就吓人!”妈妈不寒而栗。

“他只是提醒你最坏的结果,其实几率很小的!”爸爸安慰道。

“几率小不代表不会发生啊!”妈妈还是很担心,“唉,到底该怎么弄嘛?”

文兮在手机上搜索起来,各种说法、意见密密麻麻,看得头疼。

妈妈想了一会儿,问爸爸:“你们以前那个同事,唐大哥,他儿子不是在什么医院上班吗?他肯定比较懂!要不你去问问,让他给个意见?”

“没必要吧……”爸爸为难地说,“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不要闹得人尽皆知嘛!”

“这有什么关系啊?你还不好意思啊?”妈妈不以为然,“人老了,生个病住个院多正常啊!说不定他有一天也会这样!你去问问嘛,人家是专业的,肯定比我们在这瞎弄好多了。问一问又不少一块肉……”妈妈把爸爸的手机找出来递给了他。

爸爸坳不过妈妈,只好翻开了通讯录:“唐大哥啊,你好啊!……最近怎么样啊?……儿孙都还好吧?……”爸爸一阵嘘寒问暖,妈妈急得直使眼色,叫他快点问,爸爸只好转入正题:“我记得你儿子在医院上班啊,他电话是多少啊?我有点事想请教他……”爸爸示意妈妈赶紧记电话号码。文兮示意自己已经准备好了手机记录。“189……好好,谢谢啊!非常感谢!”爸爸挂断电话后,妈妈让他赶紧给他儿子打电话,爸爸又拨通了他儿子的电话:“唐胜啊,我是你爸以前的同事,张叔……”又是一阵寒暄,妈妈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断示意爸爸快点。爸爸终于又切入了正题,一阵仔细询问后挂断了电话。

“怎么说?”妈妈急切地问。

“唉……”爸爸叹息道,“和医生说得差不多,两种方法都有弊有利……”

“那他有没有建议选哪种更好一点啊?”妈妈追问。

“他说,每个人的体质不同,不知道后面到底会发生什么情况,没有哪个医生敢做百分之百的保证,所以最好是病人自己做决定……”

“这不等于没说吗?”妈妈又开始焦虑。

“不过他说,如果是他的话,应该会选择打钢钉……”爸爸补充道。

“真的?”妈妈仿佛看见了一丝希望。

“嗯,他说毕竟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会更小一些……”爸爸停了停,“但是,都说不准……”

“唉……”妈妈哭笑不得。

文兮插了一句:“我看网上也都是这样说。”

“那就决定打钢钉了,不要再纠结!”爸爸斩钉截铁地说。

妈妈犹犹豫豫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