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京城戏老

……

“你醒了。”

李芙蓉坐在远处的桌旁,床上躺着刚刚醒来的钟钰,她好整以暇地注视着手中之物。

“这是哪里,我怎么会在这里……”

钟钰摸了摸后脑,突然想起那时对战名叫奤的魔族男子后,后颈突然遭到重击,便失去了知觉。

“你叫什么,来自哪里,师承何人,你只管回答我。”

李芙蓉抚摸着手中的滑稽抱枕,表情看不出喜怒。

“这不是我师尊交与我的滑稽吗?这位小姐怎么能随意翻动别人的东西!”

钟钰突然瞧见那女人手中之物,当即就有些微愠,毕竟是师尊给的物品,岂能轻易示人。

“小姐?小家伙,你叫我小姐?你说这是你师尊给的,那你枕边的是什么?”

李芙蓉斜了一眼,戏谑一笑道。

闻言,钟钰才发觉枕边的包袱,打开后果然是师傅给的滑稽,连忙起床走到李芙蓉身前,将两个滑稽对比,竟然一模一样!

“竟然一模一样……”

“这……”钟钰顿时知晓之前许是误会了她,可两个滑稽竟然一模一样,很容易联想到一种可能性。

“姐姐可是与我师尊认识?不然怎么会有一个一样的滑稽?”钟钰礼貌性问道。

“对啊,认识呢,他当年……”

李芙蓉大眼睛眨啊眨,看得钟钰不自觉地错开她的目光。

“啊这……难道这是她与我师尊的定情信物?”不靠谱的猜想就这样形成了。

“跟我去趟瑶池吧,本长老正巧需要一个跟班。”

直往西土,见世间。

……

京城的繁荣与体系。

大汉王朝的京都。

在天子脚下,民生安乐,行人皆衣着亮丽,街市繁华一片,颇有小康气象。

普通平民都已如此富足,那些富商巨贾、达官显贵更是可见一斑。

虽然是一国京城,却无甚修行者游逛街市,并不是他们没空,而是因为大唐国令,非在籍修行者,不可入京!

且就算是在籍修行者,也要禁足,受所属单位管制,不过在朝为官的修行者则要自由许多。

葫芦老头行走在街市间,看着这一派繁华景象,心中也有颇多感慨。

距上次来京已经有近一百年了,哪怕是在修行者眼中也是极为漫长的一个时间跨度。

令他记忆犹新还是八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乱,对了,还有他的好徒儿,十三。

也不知道这小子还叫不叫十三,呵呵,葫芦老头心想着这些,悠然地走过街市,犹如一个平凡的老头,哪里看得出他便是圣地葫芦山的山主。

大唐京都,位于华夏东部,明面上虽仍与往常一般平静。

然而修行界却已然暗流涌动。自那件事开始,修炼者们纷纷前往靠近大唐东部边界的烈焰红城。

而处于京都的苏云,却仿佛置若罔闻,仍在京城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

“惬意啊,惬意哟~”

苏云脚搭窗台,坐在一张老爷椅上,沐浴在春日的阳光之下,道不尽的舒坦与悠然。

这不,葫芦老头还哼起了京腔,若是在唱台,指定是要化上边塞装,好好开两嗓子。

“普天下,谁不想,太平安享。

读书人,本应当,礼义兴邦。

怎奈何,逢乱世,满途荆莽。

也只好,羽扇纶巾驱虎狼。

盼只盼,长风扫尽烟尘瘴。

将军!前方似有重兵把守。

哎呀呀,容本将一望!

哎呀呀呀呀呀———”

一入神,葫芦老头一溜唱了一大段,还不过瘾,正要继续。

“好!”

“好!”

“好!”

“……”

殊不知街市此时好些人,皆驻足仰望,都想瞧瞧是谁如此雅致。

原来,葫芦老头这一展歌喉,引来街上众人围观。

“呀,好多人呐,老朽还以为曲高和寡,难以得知己,谁成想,知己遍天涯,哈哈哈哈。”

葫芦老头自二楼探出头来,看见街市围了不少人,应是闻曲寻来,不由也是难掩喜色。

众人见唱曲者是个老头,顿觉大为应景,又是纷纷大笑。

“哈哈哈哈哈……”

“老先生,唱的好!”

“老先生再来一个!”

“再来一个!”

“来一个!”

“……”

“好,那就再来一个,哈哈哈哈!”

葫芦老头见盛情难却,又重新坐回老爷椅,抬脚架在窗台,继续开腔唱道:

“说什么汉祚历传数将终。忠臣义士遍寰中。

怎奈何,逢乱世,满途荆莽……”

愁容满面,哪觉天晴。

民国安危,心怎能平。

忽闻此声,喜出而行。

“师傅……”有清风拂过,殿堂似乎变得更加明亮。

任你魔焰熏天,在师父面前,都将烟消云散!

苏云的境界,在人间界绝对是至强者,作为弟子的李煜最是清楚不过。

相传,苏云的境界早就可以突破化境,去往神之领域。

至于为何没有如此,世人也没有统一的说法,不过大致分有两类。

一:苏云前辈志在太清,故没有破境入神域。

二:苏云前辈乃是圣人,为了庇佑整座人间而放弃前往神域。

不过,无论是哪种说法,都值得令人敬佩。然而事实呢?可能也只有苏云自己知道罢。

葫芦老头唱:

“说什么汉祚历传数将终,忠臣义士遍寰中。

说什么天下半壁归曹公,四海狼烟烽火红。

说什么识时务者为俊杰,俊杰岂能事奸雄!

……”

清风徐来,得见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