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分析

本书的研究对于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回顾一下经济波动福利成本分析相关的文献。

宏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一直受到理论界的质疑,政策实践者也对政策的效果持不同的意见。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持续稳定的消费流比随机变动的消费流能够带来更高的效用水平。因此平抑经济波动一直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既然大量逆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初衷是为了平抑经济波动,那么首当其冲就是将经济波动所带来的福利损失度量出来(假如该项政策成功平抑了经济波动),否则我们无法衡量出一项平抑经济波动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如何。

1987年,Lucas利用美国居民消费数据,首次测度出经济波动所带来的福利损失。他认为平抑经济波动的潜在福利收益大致相当于在消费者未来无限生命期内每年增加0.1%的消费数量。因此经济波动所造成的损失并不是很严重,各个国家并没有必要出台平抑经济波动的反周期政策,这便是著名的“Lucas论断”。这一论断与实际中各国政府如此热衷调控宏观经济的实践不相符,也遭到其他学者们的质疑。因此,有大量学者认为Lucas的模型太过简化,很多现实情况没有考虑在内。他们基于Lucas的模型,并扩展了Lucas的研究,得出与Lucas不一样的结论。Lucas(1987)基准模型中即期效用函数采用CRRA效用函数形式,尽管CRRA效用函数在宏观经济学中应用广泛且不乏经验研究支持,但它始终无法解释消费者对于特定类型风险的态度(Barlevy, 2004)。有鉴于此,一些学者主张采用非期望效用函数替代CRRA效用函数执行Lucas(1987)式的估算。Obstfeld(1994)与Dolmas(1998)使用Epstein和Zin(1991)提出的递归效用函数,但偏好形式的改变并没有明显提高λ的数量级。可以看出,研究者关于消费者偏好形式的选取对测算结果有显著影响。另有一些学者研究的切入点则是改变Lucas(1987)关于随机消费流生成过程的假定。Lucas(1987)假定消费路径为一个趋势平稳的随机过程,不同时期消费波动相互独立。也就是说,当期消费低于趋势水平并不意味着下一期消费会高于抑或低于趋势水平。然而,美国真实消费序列在大多数年份的变动可以归因于随机游走或者随机趋势因素(Nelson & Plosser, 1982)。换句话说,如果当期消费低于趋势水平,那么下一期消费极有可能仍低于趋势水平(Barlevy, 2004a)。鉴于此,Obstfeld(1994)引入持久性消费冲击,发现经济波动福利成本与消费波动的自相关系数显著相关,且测算结果提高了5~8倍。

国内也有部分学者采用Lucas(1987)的基准模型,对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效应进行考察。这些研究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将中国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与美国(或其他经济体)进行比较。例如陈太明(2007)直接使用Lucas(1987)理论模型对中国1978—2004年经济周期福利成本进行计算,他的研究强调了福利成本的阶段性差异;陈彦斌和周业安(2006)将习惯形成引入Lucas(1987)模型,发现福利成本有所增大,跨国比较的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与土耳其的福利成本大致相当,大约是美国的22倍。另一类国内文献则致力于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福利成本的比较研究。陈彦斌(2005)认为,Lucas(1987)论断并不适用于中国。一方面Lucas(1987)模型本身存在错误,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率较高导致对降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的严重高估,而经济较大的波动性导致对经济波动福利成本低估。他将Lucas(1987)模型对经济增长福利成本的分析扩展到CRRA效用函数下,比较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发现两类福利成本大致相当。

Wang和Wen(2006)考虑到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联系,经济波动可能会导致更大的福利损失,因而构建了理论拓展模型,这也是本书遵循的理论基础。Wang和Wen(2006)构建了一个经济波动减缓经济增速框架下估算经济波动福利损失的理论模型,并基于美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对理论模型中的参数进行设置,结果表明,经济波动的福利损失远大于Lucas的估算结果,因此,经济波动的福利损失以及试图降低经济波动幅度的稳定政策的收益都是比较大的。陈太明、杜两省和齐鹰飞(2011)基于Lucas基准模型,借鉴Wang和Wen(2006)的模型拓展思路进行分析。在考虑了经济波动不利于经济增速的情况下,使用省级数据估算的经济波动福利损失明显大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更远大于Lucas(1987)的初始估算结果,这为那些认为Lucas低估了经济波动福利损失的后续研究提供了来自中国样本数据的经验证据。虽然国内外关于经济波动福利损失的研究已经考虑到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直接引用已有文献对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测度,而已有文献均认为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之间是线性关系。根据本书的分析,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改变、金融发展程度的提升以及改革力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因此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也并非一成不变的,经济波动所带来的福利损失会随着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即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也会呈现出非线性变化。自然,政府出台的各种平抑经济波动政策所带来的效益也会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金融发展程度的变化以及改革力度的变化而变化。如何引入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更客观地估算出经济波动福利成本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