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相关因素

第一节 药物因素与安全合理用药的关系

一、药材基原

中药用以防病治病,品种的来源正确是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前提。中药历代存在着同名异物、同物异名、品种混乱的情况。品种不同,化学成分有别,性能功效不同,故有效性存在差异。如麻黄来源于麻黄科植物木贼麻黄、草麻黄和中麻黄3个品种,几种麻黄所含的化学成分相似,但其生物碱含量以木贼麻黄最高,草麻黄次之,中麻黄较低,故3种麻黄药材的疗效高低存在差别。

若品种随意替代,或误用混用,或药不对证等,将直接影响应用麻黄的安全性。香港特区药材混淆用药情况亦时有发生,如将含马兜铃酸的马兜铃科植物寻骨风误作白英、广防己误作防己科的粉防己而引起肾功能衰竭等;此外,还发生过洋金花与凌霄花混淆、中药芒硝与化学品牙硝混淆、山慈菇与光慈菇混淆等事件。

因此中医临床的安全合理用药需从药材基原做起,包括临床及科研用药,或收集民间用药时,一定要明确地包括药材中文名、来源、性状鉴别、性味功效、品质要求等,尤其是对毒性/烈性中药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