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专业学习
马琪的主修专业是植物保护。这是浙江大学农业与技术学院中研究对象最为广泛的专业,涵盖昆虫、作物、真菌、细菌、病毒、农药等研究对象,学生也因此有更为多样化的尝试和选择。对于专业,马琪并不是盲目选择的。相反,她有自己的考量。她推后了选择的时间节点,在对专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接触之后才确定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向。
陈子元院士给神农班的班训就是“兴本为民,达济天下”。马琪认为,通过科学的方式帮助农民应对天灾人祸、保障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是尤为基本的任务,而植物保护在这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做出贡献。
在她看来,植物保护专业的要求大体上与其他专业一致,需要学生坚持积极上进、脚踏实地的精神,按照培养方案认真修读课程。由于植物保护专业在大二暑假和大三暑假会安排小学期实践,她建议同学们尽量在大一、大二完成个性课程和通识课程的修读,并利用好寒假时间进行TOEFL等语言考试。对于大一寒暑假,她建议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要留意查看所属学院对社会实践的计分方法等细节内容。在大二寒假,同学们就可以开始准备语言考试,或者拿出完整的一个月时间去感兴趣的实验室学习。在大三寒假,如果同学们准备出国,就最好把语言考试考到合适的分数。大三暑假尤其重要,因为这是暑研(出国)和夏令营(保研)的时间。
要想学好,刻苦努力是少不了的。在学业上,马琪通过超强的规划能力把个人学习生活安排妥当。首先,她认为同学们需要在每个学期第一周搞清楚所有课程的考核方式(计分方法)和考核时间,并且利用cc98等平台收集往年试卷等资料,这样可以少花时间自己整理资料。
在修读课程时,由于课程压力大,马琪认为同学们需要先划分好各门课程的重要程度,再分配时间。以她自己为例,她大二下学期有28学分的课,每周有38课时,功课相对较多。面对繁重的学业,她先把自己的主修专业课程列了出来,共有5门课程20学分,这些是需要争取满绩的课程。她也养成了每周预习和整理笔记的习惯,有时候来不及细致复习,也会把每一章的知识点梳理好,方便期中、期末复习。其他课程还有专业选修课、个性课和体育课。专业选修课以论文和课题展示的形式进行考核,所以一般在考核前一两周才会花比较多的时间进行准备。她选的个性课是Python,平时认真完成作业,考前看书复习即可。
在执行时,最重要的是时间管理。马琪会在求是潮的课表上先把课程的任务和结束时间添加上去,然后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实验计划加上去。
实际执行时,马琪还会制订更为详细的计划,比如植物生理学第7章复习并完成该章的大纲整理(可以先找学长学姐要一份之前的大纲,然后学一章整理一章),基础昆虫学第5章预习。有时候她会直接写出页码,方便执行。
关于零散时间的利用,她认为比较方便的是背单词,只要带着手机就可以背。她推荐了anki这个应用程序,手机和电脑端可以同步,还可以自己制作知识卡片并在零碎时间进行复习抽背。
关于学习环境,马琪推荐在图书馆或自习室自习,因为大家一起学习会对个人有比较强的督促作用。学习的时候把手机放在旁边,如果突然想到有什么事情要做,她会先写下来,等到休息时间集中处理,而不是几分钟就看一次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