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6日,《乱红尘》在补拍的时候,港式的口罩断货了。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挨着港式的莞城。
接着就是澳门、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
粤港澳大湾区开始弥漫出紧张氛围,尤其是莞城。港式的情况让毗邻而居的莞城民众纷纷戴上了口罩。地铁、公交、商场,凡是人口聚集的地方,几乎人人都戴上了口罩。
大湾区的这股紧张并没有影响到其他省份的祥和,更没有影响到全国大众喜迎春节的心情。
大家都在忙着年终收尾,好回家过年。
*********
日子就这样晃悠悠地走向春节。
随着除夕的临近,国内的祥和被一条又一条的新闻瓦解:
感染的人数在攀升。
国内口罩断货了,无论网店还是实体店,口罩全线脱销,一罩难求。
酒精、消毒液、体温计等也断货了。
医院更是,口罩、防护服、乳胶手套......一应的医疗物资呈急缺状态。
死亡病例开始出现。
......
大众惶惶。
各地省份也通过各种宣传平台发布“强硬”措施:取消聚餐、年会等聚集性的活动,过年期间不探亲、不访友,红事缓办,白事简办......
2020年1月23日,除夕前夜,武市封城了。
一切交通停运,整个城市陷入了“空城”般的死寂。
往日喧闹的城市,像是被死神蒙上了一层灰色的纱布,里面的人怕得不敢出声,整座城市静得可怕。
空旷的街道上,能听见风在转角的回旋声、能听见落叶触地的回响声、能听见感染的患者胸腔里的跳动声。
安静的,但顽强的、坚韧的、不愿就此屈服的。
1月24日,除夕。
由海陆空三军组成的第一批医疗队已经乘坐包机抵达了武市。他们直奔医院,和时间赛跑,只为救下医院里的患者,救治这个被死神光顾的城市。
这一天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是对于整个华夏来说,这个年过得并不快乐。
有的家庭,家人援助武市去了。
有的家庭,感|染的亲人去世了。
有的家庭,等不回隔离在外的孩子吃顿团圆饭。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生离和死别,在华夏的大地上上演着。
而那些能够团聚的家庭,真的是这个春节最幸福最幸福的家庭。
*********
杨城,荔山。
今年除夕,乔沈两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
但饭桌上少了乔缙云和沈佳,以及Eric。
乔缙云、沈佳正和荔山上的其他代表们,在天河机场盯着上飞机的货物——捐赠给武市的医疗物品和生活物资。
Eric则在沈佳身边忙前忙后、端茶递水。
“说了让你在家吃饭,你非得跟来,回去估计就没有你爱吃的乳鸽了。”沈佳喝着Eric递给她的水,水喝完了,碎碎念个不停。
上个月,Eric听说莞城的光明乳鸽很好吃,二话不说就拉着沈佳驱车前往——没办法,他的国内驾照还没下来,开不了车。
他们把打包回来的光明乳鸽端上餐桌,沈江望尝了一口之后,却连连摇头:“还是阿柔身边的小花做的好吃啊!”
Eric一脸疑惑:“小花是谁?”
然后是一脸惊喜:还有人做的乳鸽比莞城的还要好吃?!
沈佳脑里转了个弯就明白了过来:“是花婆?”
沈江望点点头,眼神中有了旧日的回忆。
他那会儿还在省校读书,有一回学校放假,一到家,他就迫不及待地往乔家学堂跑,给姜至柔送蛋糕,也接她散学。
而那时候,小花还只是小花,不是花姨,也不是花婆。
沈江望提着蛋糕走进乔家厨房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两个青葱少女蹲在灶炉前等乳鸽出炉的场景。
三个少年在乔家的厨房里,吃起了小花N次失败后终于做成功的乳鸽。
那味道,比所有饭店里做出来的还要好吃。
Eric知道大厨就在隔壁之后,开始“偶遇”花婆。
Eric是个很讨人喜欢的人。加上智商情商双高,他要是想讨谁的欢心,那是很容易的。
三两天之后,花婆就开始给Eric做乳鸽吃了。
想起花婆的乳鸽,Eric就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但是口腹之欲,还是没办法跟心爱之人相提并论的。
Eric老神在在地说:“不会的,花婆说会给我留的。再说了,没有就没有吧,乳鸽再香也不如你。”
Eric最近在学中国诗歌,喜欢上了一句诗——春风十里不如你。日常生活中,他经常活学套用这句诗。
比如沈佳问他衣服好看吗?
他回:“衣服再美不如你美。”
比如沈佳问他汤好喝吗?
他回:“哪怕是饕餮盛宴,也不如你。”
......
外国人学中文就是这样,喜欢用一些很“大”的词语、诗句来表达。
每每这时,沈佳就会赏个白眼给Eric。
今天沈佳是真累了,白眼都懒得翻了。
沈佳也无感了,但是在场的人不啊,他们听了,纷纷看向Eric。
除夕这夜,荔山出来办事的人大多数都是同龄人,都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也都接手了家族事务。
王进端着胳膊撞了撞乔缙云:“啧!佳姐这男人说话一直这么肉麻兮兮吗?”
乔缙云乜了眼王进:“我怎么知道!”
王进继续八卦:“你们俩家不是住得近吗?你平时进出的时候就没撞见过?”
乔缙云真不想理会这厮,但还是涵养极好地回答:“住得近能代表什么?除非我去偷听人家的墙角。”
王进想想也是,撇撇嘴,想说些什么,但是看到出现的记者,就止住了话头。
*********
出现的记者,来自杨城新闻频道。
他们是来采访的。
住在荔山的人,不是富豪就是权贵。
今晚在场的人,他们所在的家庭哪个不是身价不菲的?哪个不是国家的纳税大户?哪个不是支撑国家经济的支柱?
他们的行为本身,本就代表了他们各自的家族、各自的企业。一举一动都能影响企业市值。
而像今天这样的“善举”,是对他们企业最好的宣传。
现在这个网络媒体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的。
况且,财富能积累到富豪行列的人家,名声比金钱更重要。
再说,能住到荔山的人家,风骨、傲气、胸怀、底蕴等已经远超普通富人好几十条街了。
所以,国家有难之际,他们总是会第一时间出手护国。
荔山上的人家,凡是从商者,名下企业无数,但他们都深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所以每次大灾小难面前,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而相应的,国家的一些利好政策,上面也都愿意向荔山倾斜。
2020年1月2日凌晨三点,天河机场里,陆续飞出十架货机,目的地只有一个——武市。
凌晨五点,十架货机均停在武市机场。
早上七点,这十架货机承载的货物,六成运往医院,四成运往各个社区。
运往医院的,是医用的口罩、防护服、消毒酒精、一次性手套、绷带等相关的医疗器械。
运往社区的,是医用口罩、消毒剂、日常的生活用品,还有蔬菜米面等食物。
虽然封城了,但是饭得吃。
当天,杨城的《早间新闻》、粤省电视台的多个新闻频道,还有连线的武市新闻频道,足足用了十分钟在播报凌晨飞出的那十架货机。
当晚,全国转播的中央新闻里,也用了5分钟的时间来报道荔山的这次善举。
主持人的几句“数十家企业代表人现身天河机场......他们护国亦护家……他们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企业家的爱国情怀……”让无数看新闻的人不觉泪目。
*********
而与此同时,武市的社区人员在朋友圈晒出了一条朋友圈:“今年的冬天很冷,但是心里还有盼头。”
配图是杨城捐赠的物品。
其中的图片,被邻居转发到了朋友圈。
邻居女儿看到了其中的一张照片,保存,发布到了她的社交媒体账号上。
一个上午的时间,她的社交媒体账号就爆了。
一条“这才是真正的明星!”的词条冲上了微博热搜榜,隐隐有爆的趋势。
这张照片平平无奇,是武市某社区早上收到的捐赠。
只是捐赠的纸箱上,用加粗的黑体字写着“沈最”两字。
沈最的粉丝纷纷转发留言,等到工作室和公司知道后,再推波助澜。中午的时候,热搜就爆了。
一时之间,沈最的所有社交媒体账号的粉丝量呈直线飞涨,其中微博粉丝量增长最多——直逼八千万。
*********
午饭时间,沈佳穿着睡衣、打着哈欠,被桑宁从床上挖了起来——吃饭。
看着工作室发过来的消息,沈最看了眼哈欠连天、精神不济的姐姐。
“你把我的名字也贴上去了?”
沈佳凌晨五点才回到家睡觉,作息不规律外加睡眠不足,导致沈佳此刻脑子有些转不动。
好几秒才反应过弟弟说的是什么事,沈佳说:“废话!你想当活雷锋?”
只是她没想到一上午就爆了出来。
这次捐赠,荔山的富豪们都捐东西了,他们沈家自然不例外。
知道家里要捐东西,沈最就给姐姐划了一百万过去。
沈佳二话不说就收了,但是她可不会昧下自己弟弟的善举。况且她弟还是个大明星,这样的好人好事自然要昭告天下。
资本的世界里,不存在“做了好事不留名”的现象。
一分的付出,哪怕不能得到十分的回报,五分三分总该要的。
当然,论迹不论心。
不管这场捐赠,大家的目的是否相同,但是有一样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们的行为是善意的,援助了武市,援助了国家。
沈佳作为姐姐,她也知道沈最粉丝群庞大,加上有媒体的报道,沈最捐赠的事情迟早会爆出来。
她都想好了,要是他的粉丝发现不了,她就找个大V爆出来。
反正她弟弟做了好事,就得让他的粉丝知道。
*********
杨城的快动作,让其他省份城市的企业也开始加入捐赠的队伍。
其中南方有家种蔬菜的工厂,给武市捐了十几亩的蔬菜,什么萝卜、白菜、蒲瓜、油麦菜都有。
采摘当天,工厂老板就开启了直播,并喊话武市人民要坚强,要开心,天大的事情也要吃好喝好睡好……
观看直播的人纷纷被蔬菜老板的善意和幽默感动,还给直播间留言,说是让他搞一个线上商城,他们都要去买他的菜云云。
瞧啊!国人大多善良、大多心软,总会被对方的善良感动并为之掏钱。
而沈最在热搜榜上足足挂了一整天。
其他明星看到了利好,也纷纷捐赠。
什么泡面、饼干、八宝粥等,都在运往武市的路上。
这次的封城和来自八方的支援,让武市成为了世界的焦点,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团结互助的国家。
看啊!东方的华夏,不但有着最悠久的历史、最璀璨的文化,还有最最温暖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