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夜叉巡海诸船惊

朱常润看到渔船,觉得这是一个这是一个磨砺徒弟们技艺的好机会。

海面平静,风势适中,正是高速航行的好时机。

可以用来训练徒弟们在高速下与其他船只的交互和避让能力。

朱常润对着六名徒弟说:“注意了,我们要来一次实战演练。”

“我会驾船靠近那艘渔船,你们要跟上我的节奏,迅速调整帆。准备好了吗?”

徒弟们虽然心里有些紧张,但还是齐声回应:“准备好了,师父!”

朱常润满意地点了点头,觉得徒弟们的反应很好。

“好,那就全速前进,向那艘渔船驶去!”

徒弟们紧张而专注,他们知道这一刻容不得半点差错。

随着朱常润的指挥,他们迅速调整帆的角度,船体开始灵活转向。

朱常润也不闲着,手上的动作更是熟练,船舵和水翼控制轮在他手中舞动,船只如同被赋予了生命,灵动而快速。

“很好,保持这个状态,绕着渔船转一圈!”

朱常润的声音在海风中传来。

徒弟们按照他的指令,再次调整帆位。

船体稳稳地完成了一个大回环,动作流畅,毫无迟滞。

那边渔船上的渔夫们正手持竹篙,稳定着船身,一边收网一边闲聊。

忽见海面上波光粼粼,一艘双体船如同断线的风筝,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优雅的弧线,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那是什么东西?”

最年长的渔夫停下手中的活计,眼睛瞪得圆圆的。

“看那边,有东西在水面上飞!”

年轻的渔夫放下手中的渔网,指着那个迅速逼近的影子。

渔夫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那艘怪船。

只见它在海面上犹如离弦之箭,逆风破浪,速度之快,前所未见。

他们彼此交换着不安的目光,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慌。

“老天爷啊,那东西会不会撞上来?”

一个渔夫紧张地抓住船舷,脸色苍白如纸。

“它明明是逆风而行,怎得这等快速?”另一位渔夫眉头紧锁。

“定是海中龙王巡海的夜叉,凡舟岂能及此?”

老渔夫叹了口气,仿佛已见到了海神的威仪。

就在渔夫们准备迎接灾难的瞬间,或祈神拜佛,或准备身后事的时候。

那艘怪船却突然转了个方向,以一种诡异而又优雅的姿态,围绕渔船旋转了一圈。

然后如同海鸟掠过水面,飘然而去,去势较之来时更疾。

渔夫们面面相觑,紧张的气氛逐渐被惊讶和庆幸取代。“谢天谢地,没撞上来。”

“那究竟是何方神圣?”渔夫们互相看着对方,心中充满了疑惑。

那艘怪船的影子已经远去,但它留在他们心中的波澜,却久久不能平息。

在完成了一次惊险的高速绕航,朱常润看清风、明月他们表现的不错,心想:

好,一切准备就绪,是时候让他们体验一下真正的速度了,试一后试看今天能否达到90公里/小时的极速。

“徒儿们,刚才只是热身,现在,我们要全力以赴,加速到最高速度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清风、明月等人听此,神情振奋。

“最高速度?真的吗?这太令人兴奋了!”

“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师父!”

朱常润转动水翼控制轮,那是掌控速度的关键。他大声指挥:

“清风,明月,调整船帆,我们要迎风而上!”

徒弟们迅速按照指令调整船帆,船体开始逐渐稳定。

随着速度的增加,朱常润全力掌舵,不久船的速度就已经到达了极限。

“好!船体稳定,水翼运作完美,我们已经达到最高速度!”

朱常润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得意。

清风、明月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又感受到了风速带来的震颤。

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他们欢呼起来,这是他们从未有过的体验。

此时,一艘荷兰商船恰好路过,它满载着货物,正从荷属东印度的安汶开往日本。

荷兰船上的水手们看到两仪飞舟如同离弦之箭般掠过海面。

他们惊讶得目瞪口呆,这样的速度,在他们的认知中是不可思议的。

“那是什么?我从未见过如此快速的船,它几乎像风一样快!“

船长莱茵站在船头,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然后放下望远镜,“全体注意,你们看到那个了吗?“

大副彼得站在约翰身边,目瞪口呆地看着那艘船消失在视线里,“这一定是上帝或魔鬼的作品,凡人无法造出这样的东西。“

“这一定是一个幻觉,或者是海上的传说变成了现实。“水手威廉摸了摸自己的脸,确保自己没有在做梦,“这是真的吗,大副?“

“无论那是什么,它并没有朝我们这里来。”莱茵再次拿起望远镜,试图找到那艘船的踪迹,但已经什么都看不到了,“它去了哪里?”

彼得和威廉相互看了一眼,然后一起做了个十字架的手势,

“上帝保佑,这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我们应该怎么解释这一切?”

******

载着徒弟们在海面上疾驰了半个时辰后,朱常润观察了一下天空的太阳,觉得时间差不多了。

他站在船舵旁,转动水翼控制轮,减小水翼的角度。“好了,大家准备一下,我们要开始返回了。”

话音刚落,他还未下令,就听见

“前帆已经调整好了,师父”

“后帆准备完毕,师父!”

徒弟们已经各就各位,前帆后帆调整得井井有条。

朱常润微笑着转动船舵,同时再次操作水翼控制轮,确保船体稳定。“非常好,大家做得很好。现在,我们开始返航。”

******

日照西斜,晚霞如血。朱常润驾驭着两仪飞舟,如同归鸿掠水,缓缓驶入温州城外的船坞。

船坞之中,造船匠人已下班归家。

船坞里,工匠们已散去,只剩下惠王府的总管和几位随从。他们的身影在落日的余晖中拉得老长,等待着主人的归来。

两仪飞舟终于触碰到了熟悉的码头。舷梯轻轻放下,朱常润和他的六名徒弟陆续走下甲板。

清风、明月、寂照、德泉、灵霄、幽兰,他们的脸上还挂着风的印记,眼里闪烁着对速度的留恋和对海洋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