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提兵北上

刘焉大喜过望,兴奋地抓住周秉的手腕,摇了摇,说道:

“若老夫为益州州牧,请伯庐先生为别驾也。”

这个承诺,可谓极重,一州别驾,州牧佐官之尊,足可称得上是一州文官之首。

显然,在周秉建议刘焉争取“益州州牧”之位后,刘焉就彻底心动了,不惜一切代价都想要争取到这个位置。

甚至,在刘焉看来,掌管一方军政大权的州牧,又与真正的裂土封王有何区别?

而益州,正是他的理想之地,实在是太符合他的期望了,又能执掌一州大权,又能安心养老,又不易被朝廷干涉。

对于刘焉给出的承诺,周秉不置可否,而是接着说道:

“要让太守大人当上益州州牧,此事倒也容易。只是,太守也不可过于心急。”

“怎么个不心急法?”刘焉好奇问道。

“就是说要把握提出‘废史立牧’之策的时机。”周秉答道。

刘焉不解道:“待此次黄巾之乱平定,乘机向天子报捷请功,求为益州州牧,不可吗?”

“不可。太守也过于心急了。”周秉答道。

“为何?又该作何解释?”刘焉问道。

周秉缓缓解释道:“黄巾平定,此时立功者无数。若以功劳论,太守以为自己的功劳能比得过讨伐黄巾的皇甫嵩、朱儁、卢植三位大人吗?若此时贸然上书请求设立州牧,焉能保证益州州牧之位就能落到大人头上。我料此次黄巾之乱平息,就在一年之内,到时候,朝廷为了赏功,一定会调大人进京,不是担任宗正,就是担任太常。这个时候,大人突然就说要外任州牧,落在有心之人眼中不会起疑吗?秉建议,大人不如暂居于九卿之位上,观察时局变化,等个一年半载,再适时提出‘废史立牧’之策,让一名声威望素著的宗室大臣先担任他州州牧,大人再顺势提出领益州牧,那时候把握就更大了。”

刘焉仔细考虑了一番周秉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谢道:

“伯庐先生,焉受教了。”

“等大人到任益州之后,想办法隔绝汉使交通,就彻底没有忧虑了。”周秉进一步建议。

“善!”刘焉抚掌。

周秉心中暗笑,我不过是把你历史上自己做的事提前告诉你而已,历史上,刘焉自己就是这么选择的。

周秉这么做,却在刘焉这里落了个人情,更重要的是,为了周秉自己的计划,需要尽量保证刘焉这条时间线不变,至少让‘废史立牧’的提出不偏离历史的轨迹。

这实在是因为,‘废史立牧’之策的提出,对东汉末年局势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废史立牧’事件,发生于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时任太常刘焉向汉灵帝刘宏建言,提议用宗室、重臣为州牧,在地方上凌驾于刺史、太守之上,独揽大权以安定百姓。东汉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却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使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不再受朝廷的控制,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一开始设立的州牧有:幽州牧刘虞,益州牧刘焉,徐州牧陶谦。此三人在董卓进京以前就当上了一州州牧,后来当上州牧有:冀州牧韩馥,荆州牧刘表,扬州牧刘繇。至于后来袁绍取代韩馥成为冀州牧,曹操自领兖州牧,刘备接替陶谦为徐州牧,就是后面的事情了。

这基本上就是早期登上汉末舞台的一批诸侯了。

周秉的计划就是:如何在汉灵帝刘宏驾崩之前,辅助刘备成为一州之牧。

如此,刘备在乱世到来之初,就能拥有一州的地盘。虽然身世、名望上有不足,但能一开始就稳稳占据一州之地,当群雄争霸的大幕徐徐拉开,刘备怎么也不会落后于起点了。

甚至能抢在袁曹之前,争取到发育时间。

所以,按照原本历史上那样,由刘焉来开这个头,还是很不错的。

密议结束,周秉告辞离开,刘焉又试着挽留了一番,话语中不时有拉拢之意。

这一次深谈,总体说来,双方都很满意。

然后,周秉坐马车离开太守府,直奔城外军营。

随即,刘焉下令,命校尉邹靖点齐五千郡兵,随时准备同刘备一起北上救援蓟县。

军营中,周秉见到刘备,开口道:

“主公,太守大人已经答应了派邹校尉一起出兵,我部一万二千人,加上邹校尉统率的五千郡兵,一共一万七千人,不日将提兵北上,去救援蓟县了。我们要提前准备出发,不能再久等了。”

“好,伯庐你说如何便如何,只是时间仓促,训练恐有不足啊。”刘备说。

“据我所知,四月份,广阳黄巾军就会杀死郭勋郭刺史,刘卫刘太守,要救下他们,也不能再拖了。至于兵士训练不足,也只有克服一二了,实在不行,就当是以实战代训练了,等解决了幽州黄巾,还要南下冀州去战张角了。”周秉无奈说道。

五日之后。

一万七千人的大军从涿县出发,此次北上救援蓟县,准备了足以充足食用三个月的粮草,军中有一千五百辆牛车负责运送物资。张飞率临时组编的一千轻骑负责保护军队侧翼,并派出斥候侦察地形和敌情。一行人浩浩荡荡向位于东北方向的蓟县而去。

旌旗招展,道路两旁的树林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生姿。

行军两日,一路上倘若遭遇小股黄巾流寇,都被张飞带人马轻松解决了。

有望远镜这等神器的辅助,行军路上没出一点大的意外。

这一日,周秉坐在马背上,拿着望远镜,随意欣赏四周的风景。

视线之中,有一伙人马突然出现,约莫有两三百人,为首的两名汉子骑着马,身穿铠甲,一人手持长刀,一人手持卜字戟,正朝大军而来。

周秉提醒一旁的张飞道:

“翼德,快看,那边有两三百人马,正朝我们而来。”

张飞急吼吼道:“是不是又是黄巾贼,看俺老张这就去解决了他们。”说着拨马欲走。

周秉忙喊住他:“翼德,别冲动。你这性子也该改改,我观人家好像不是黄巾贼,你上去一通乱杀,岂不冤枉了人家。这样吧,你也率三百骑,前去打探一下,问问人家是干什么的,再论不迟。”

“俺听军师的。”张飞讪讪一笑。

于是他率三百轻骑,出大部队,朝那伙三百人的队伍而去,很快就抵达了那伙人身前五十步的地方。

张飞张开大嗓门问道:“喂,你等是什么人?何黄巾贼可有两人干系?”

那两名汉子见他这样问,心中有些怒气,但还是礼貌答话道:

“我叫程普,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

“我叫韩当,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人。”

“我等听闻门下督贼曹刘玄德率兵北上增援蓟县,特率三百良家子来投,愿共讨黄巾,烦请壮士引见。”

张飞环眼微眯,也不知脑袋搭错了哪根筋,大声喝道:

“刘玄德是我大哥,你们若想见我大哥,就和我过上几招。这样吧,你们二人一起上,若能在我手上过上十招,便让你们见我大哥。不然,你们还是自行离去吧。”

程普、韩当一听就怒了,心道:叵耐这厮,真狂妄,我等真心来投,他却如此无礼,也罢,就给这厮一些教训。

二人自恃有些武力,也不愿意一上来就二人打一人。

程普率先出列,拍刀来战张飞。

周秉在后方看得吃惊,这咋的,咋还打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