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领兵出城

三月的涿县,天气已不算冷。

涿县城门口,刘备、周秉、关羽、张飞四人骑马,并辔徐行,身后紧随着三千披甲壮士,意气风发。

周秉里面穿好了硬质防弹衣,外面套了一件文士衣服。

太守刘焉和破虏校尉邹靖来为众人践行,刘焉向四人一边敬酒一边说:“诸位,这次能否大破贼寇,保涿郡安宁,就全赖诸位了,老夫敬大伙一杯。”场面话说得十分漂亮。

于是刘备一行四人皆饮酒,掷杯于地,尽显豪迈之气。

刘焉突然对着周秉挽留道:

“先生大才,焉十分佩服,爱惜先生人才。兵战凶危,刀剑无眼,先生一介文士,何必以身犯险,若有个闪失怎不叫人痛惜。不如就留在城中,静待玄德佳音。正好老夫府上尚缺一主簿,愿请先生屈就。”

没想到啊,刘焉竟趁着这个时候,对周秉抛出了橄榄枝,公然招揽。

刘备心里一下子慌了,生怕周秉被刘焉拐走了。

刘焉不但是朝廷正式认证的汉室宗亲,还是一郡太守,眼下还是他刘备的顶头上司,地位比自己尊崇多了。

心中不禁生出对刘焉这个便宜叔父的恼恨与怨愤。

可是出于对周秉安危的关心,不想周秉涉险,他还是顺着刘焉的话劝周秉说:

“伯庐啊,太守所言也有道理。征战厮杀毕竟有危险,你还是留在城中吧,厮杀事就交给我和云长和翼德吧。没关系的。”

刘备艰难的说出这样一番话。

痛!

实在太痛了!

感觉心都在滴血!

却听见周秉果断拒绝道:

“秉谢过太守美意。然我已立誓追随玄德公扫平黄巾,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可怯战逃避。纵然身死,亦绝不悔改,故秉恐唯有来生再报太守大人的伯乐之恩。”

他又转身对刘备说:“主公莫要小瞧秉来一文士,秉虽然没有云长翼德那样的武勇,可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笑话,周秉穿越前好歹生活在现代,自小肉蛋奶供应充足,又有着种种现代的体育锻炼方式。放到三国,身体素质比起这个时代绝大部分营养不良之人都要好,虽然比不过关张这种万人敌般的怪胎,但放在军队之中当个百夫长还是绰绰有余的。

何况,为了这次出城作战,他可是穿上了硬质防弹衣,对这玩意儿的防御力他还是挺有信心的,什么不小心被流失所伤,根本不存在的好吧。

他周秉可是个惜命的人,除非有人把他按在地上捶,不然死不了。

刘备,大喜!

刘焉闻言,则不免有些许可惜。

燕地多豪杰,却少有智能之士,因此刘焉招募周秉并许与主簿之位,也绝对是真心的。只因那天与周秉一个时辰的深谈,让他确定这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过,周秉这样坚决表态,他也不好逼迫。

“如此也罢,既然伯庐先生执意如此,那还望先生保重。”

刘焉略微摆了摆手,然后再与刘备虚情假意一番,收买人心之后,亲送着刘备、周秉、关羽、张飞以及三千义军出城。

不,随着刘备被授督贼曹一职,这三千兵马已然不算义军,而是名正言顺的朝廷官军。

周秉偷偷看了一眼手表,记录他们此刻出发的时间是下午三点一刻。

三千多人,浩浩荡荡出城而去。

与刘备同行着的周秉,忽然听到了一句似错觉的轻声之言。

“今日伯庐不负我,我亦不负伯庐,备他日当以国士待之。”

周秉心中微微一笑,扭头朝着刘备看了过去,发现大耳哥的耳朵通红得厉害。

这一天,是刘关张首次统率三千兵马出征的日子,也是周秉这个穿越客首次参与古代的军事行动。

这一年,周秉二十五岁,刘备二十四岁,关羽二十二岁,张飞十九岁。

都年轻,正是大好时光,一切都还来得及。

默默行军一个时辰,涿县的轮廓在后方愈发渺小,黄昏将至,斜阳将所有人的影子都拉得很长。

周秉打马向前,坐在马背上,回身用望远镜观察整个队伍。

还好,队伍还很齐整,更没有有人掉队的现象。

为了便于观察情况,周秉、刘备、关羽、张飞人手一个望远镜。

这次穿越,周秉足足带了十个德式望远镜,分配给一些重要人物还是够用的。

很快,夜幕降临,黑夜开始笼罩这片古燕国大地。

也幸好涿县以南多为平原地带,而非崎岖山路,再加上兵马均为幽州人士,军心可用,因此哪怕是夜间行军也没有发生什么骚乱。

当然还有四双千里眼盯着,会尽力维持军队秩序,不让出乱子。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都连连感叹周秉给他们的这种叫作望远镜的神器太过实用,在夜间都能把远处看得一清二楚。

有了这等神器,注意观察,敌军想要偷袭我们那是门都没有。

本来,在古代,夜间行军对统兵将领是极大的考验。

这个时代,底层人民大多食物匮乏,缺少动物肝脏食用,营养不全,容易患夜盲症,对夜晚暗视力环境适应能力差,这是古代夜间行军的一主要困难。

刘备军队伍中此时打起了数百火把,刘备、周秉、关羽、张飞四人都用望远镜密切观察,防止队伍有走散脱节的现象,必要时,还可以催动轻骑,奔到队伍后方提醒。

因而,此次夜间行军总体来说还是很顺利的,没有一人掉队迷失。

趁着夜色行军三个时辰后,一行人顺利地抵达了大兴山拒马河一线。

随即,作为这三千人马的领军,刘备等人开始寻找地方进行安营扎寨。

在这个过程之中,周秉也是默默地对照着兵书所学进行研究,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颇有感悟,还不适时提醒刘关张在野外如何扎营的一些小常识。

比如说,在杂草丛生之地,要主动放火烧出隔离带,防止敌人火攻;寻找可靠的淡水水源,水源地不能离营地太远;在营地下风口挖坑修简易厕所,解决士卒们拉撒的问题,防止污染水源和空气以及传播疾病;保证营地周围视野开阔,无遮挡;方便士兵收集扎营用的树木及薪柴;设立警戒哨点等等。

安营扎寨与夜间行军,这二者显然都颇为考验统兵将领的能力。

其中,同样也是初次体验的刘备关羽等人,在周秉眼中也是以着肉眼可见的速度由生疏变得熟练,忙得大汗淋漓的同时长舒一口气,默默回味初次领兵的狼狈与美好,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

“备乃初次领兵,实在是让伯庐见笑了。”忙得满头大汗的刘备,匆匆走进营帐向着周秉告罪开口道。

周秉则是笑着说:

“不,主公不愧于年少之时曾拜卢植公为师,虽是初次统军,却也是有条不紊,颇有章法,令人佩服。”

刘备被周秉夸了一句,心里那个美滋滋的啊。

“当真?”

“秉安能欺骗主公。”

刘备哈哈大笑。

关羽和张飞进帐,拱手禀道:

“我等已安营扎寨完毕,请军师吩咐。”

周秉沉稳说道:

“今天几个时辰行军,将士们都走累了,让他们好好休息,食用干粮,睡上一觉,养足精神,准备迎接明日的战斗。在营地周围洒下斥候,警戒安全。明日辰时颁布军令。”

“诺。”

关羽张飞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