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再征勋贵
- 红楼:本地人都去哪儿了
- 没钳的蟹老板
- 3409字
- 2025-04-20 16:55:11
当柳芳带着2万多残军“护送”着数十万涿州百姓回到京城时,最开心的人莫过于前易县守将,现参军百户吴狄了。
因为他听柳芳说王子腾一意孤行带领涿州守军和京营30万大军与拓跋寒的1万多大军在涿州平原发起正面总攻结果被斩杀于中军之中,见事不妙的柳芳带领自己的亲卫收拢2万溃军,跟随逃跑的流民一同回京,也幸好拓跋寒的大军去追击溃军他们才得以逃回京城。
太和殿。
“诸位爱卿,如今大庆鞑子已经迫近京城了,现在怎么办”皇椅上急躁不安的当今向堂下诸多文武询问。
“陛下,现如今京营只剩20万新兵恐不能与拓跋贼一战,如今之际只能依仗京城城高墙厚防守,其后陛下下诏让山东陕西等营进京救驾了。”兵部尚书站出来看似说了一个办法。
其实他所说的皇帝早就让人去做了,他此番询问也是希望滚滚诸公能提出什么破敌之策,结果全是装聋作哑之辈。
如今到了这危机存亡的关头,皇帝也不装了,站起来就骂“尔等,食君之禄却不行臣子本分是何道理?当朕的宝剑不利乎?”
堂下诸公虽惊不慌,因为他们知道在这危急的时候皇帝是不敢全杀了他们的,不过为了不成为被杀的那只鸡,刚死儿子的户部侍郎站出来“陛下,臣以为如今到了危急存亡的关头应该上下一心。臣提议让诸位皇子带领各家子弟参与守城,不愿者或缴纳一定数量的钱粮或斩!!并向流民群体承诺杀敌换粮,这样解决流民安置,同时解决粮草问题。”
“好好好,爱卿果然是肱骨之臣,就按你说的办。”皇帝乍然听到一个可行的方案也不多加思考就同意了。
“陛下,不可啊,易县之败,已经说明各家子弟大多是草包,不堪一用啊”台下众多有儿子又不想花钱的大臣纷纷反对。
“诸位,我只是提议让他们守城,又不是指挥打仗,只要能拿起弓箭射死一个鞑靼士兵也算报效国家了。”死儿子的户部侍郎辩驳道。
“你这死绝户...”这位大臣话音未落,被户部侍郎凶狠的目光瞪过来。
只见他跨步上前,死死的盯着这位官员,声音沙哑的大义凌然道“我儿子死了,那是他没本事,我怨不得谁。如今国家存亡之际,就是他还活着我也会这么提议,并且我说了如果怕死就缴纳钱粮维持军队开销。怎么这位大人既不想让儿子上战场,又不想给钱?你不觉得你很过分吗!!”
皇帝听后,把嘴里的“诸位皇子尚且年幼,不若留于后方掌管后勤”给吞下去。因为他知道如果自己说出来那么别想要到一分钱一粒米了,他知道只有将大家绑在一起才能共进退。
贾府。
“什么!皇帝又让各家派子弟上战场了?”贾母不可置信的问贾政和贾赦。
“是的,母亲,如今咱们家没足够的钱粮缴纳,只能派子弟上了。”贾政老老实实回答。
“宝玉不能去,他身子骨这么弱去不了,对!让环儿去,他已经去过一次了。”刚接受王子腾死讯还没恢复的王夫人有些癫狂的说道。
“如今琏儿还未回京,多半是死了,宁国府的蓉哥儿又成了个独臂的废人,反正我们大房也只剩个只会读书的琮哥儿,若母亲执意想让儿子绝后的话,派琮儿去也不是不行”看着王夫人听到宝玉时老太太面上的迟疑和思索,贾赦在旁边阴阳怪气的说道。
“老大,你说的这是什么混账话,我什么时候有这种想法了,呜呜呜”贾母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吓得贾政和贾赦立马下跪口称儿子们错了。
贾母见震慑了两个儿子和儿媳,立马说“如今我是年纪大了,管不了事儿了,鸳鸯你去把那些小辈叫来,老婆子我问问他们各自的意见。”
贾赦见此立马不干了“母亲...”话还没开口就被贾母打断“住口,如今他们也大了让他们自己选!”
贾赦识趣的闭嘴,只剩眼神死死盯着贾政和王夫人,是,他是不在乎贾琏,可对那个突然会读书,说话好听还孝顺的小儿子他是打心眼里喜爱的,如今老太太说让他自己选,可连他这个做老子的都只能憋屈的忍着,贾琮又有什么选择....
不一会儿,贾家一众小辈被领到荣禧堂,一进来就发觉气氛不对的贾宝玉,几个快步扑进贾母的怀里,像个大号的肉团边钻边撒娇道“老祖宗,人家刚才和姐妹们玩的正开心,你叫我们来干嘛吗?”
贾探春听后立刻走出说“老祖宗,我们刚才陪宝二哥,在妙玉师傅那里吃茶聊天,不知老祖宗有什么事吗?”贾探春深知下人们就喜欢编排主子,要是不说清楚玩什么,过不了多久神京就会流传话本故事了,主要也是因为贾宝玉如今15岁了(因为按照原著来说贾宝玉应该是11、12岁和袭人那啥,我觉得太变态了,上调了贾宝玉和菇凉们的年龄,),已经算成人,平日你探春多次旁敲侧击的让贾宝玉多读书。
“哈哈是嘛,这次是找环儿和琮儿宝玉他们的,你们先下去,过会儿找你们。”贾母眼神在众多姊妹脸上扫过,在黛玉和宝钗的脸上停留一下随后看向活泼的湘云说道,不知心里想什么。
等众多姊妹离开躲到屏风后,贾母才收起笑脸,一脸严肃的对贾琮、贾环说“如今当今又要求各家派子弟参与守城,今天叫你们来皆是想问问琮儿、环儿、还有宝玉你们的想法。”贾母嘴上说的是三个人名,实际上只盯着贾环和贾琮看。
话音刚落,见识过战争残酷的贾环,当场吓哭,跪在地上爬向贾政抱住贾政的腿哭诉道“父亲,我不去,我不去啊!该是宝玉的,该是宝玉去的!呜呜呜!”
“孽障!什么叫该是宝玉的?你这个不知尊卑的孽障,休要胡言乱语。”贾环的哭诉让一旁的王夫人目眦欲裂,站起来就是一顿喝骂。
“之前就本来该宝玉的,大房去的是琏二哥哥,宁国府去的是贾蓉,只有我一个庶子还被他们骂呜呜呜呜”贾环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将王夫人的话顶了回去。
“好你个小畜生,竟然敢顶撞我,来人将他拉下去打...”王夫人话还没说完被贾母打断“够了!环儿,你闹什么?我有说让你去了吗?我只是问你们的想法,再决定谁去。”
“老祖宗,敢问这次需应征的人是几人?”贾琮躬身问道。
“琮哥儿,这次宁荣二府需要出两人,但是蓉哥废了,宁国府捐银子了,而宁荣二府在天家眼中是一体,因此我们府上依旧需要出两名子弟”贾赦看着这个喜爱的小儿子向他解释道。
明白贾母打算的贾琮突兀的下跪“孙儿自知可能接下的话可能有些不耻,但如今琏二哥生死未卜,身为老爷现存的唯一子嗣,孙儿身上背负着传承老爷香火和振兴荣国府的重任,请老祖宗宽恕孙儿的自私,孙儿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荣国府啊!”说完砰砰几个响头直把额头磕的鲜血直流,长跪不起。
知道要做些什么的贾宝玉从贾母怀里挣脱,指着贾琮“琮弟,你怎么这般贪生怕死,简直丢我贾府的颜面...”
贾宝玉话音未落,只听贾琮对着他又是几个响头“求宝二哥成全!弟并非贪生怕死,弟明年就要参加乡试,身上更是背负振兴荣国府,传承老爷血脉的重任,实在是不敢轻易舍弃生命报效国家啊!”
贾琮故意点明贾宝玉论身份是哥哥哪有让弟弟送死的,论潜力自己明年就能乡试投资时间短收益高,论地位自己是大房“唯一”的血脉注定是袭爵位的,他故意提及这些不是希望贾宝玉听的懂而是希望贾母明白如何取舍。
贾宝玉虽然没听懂,但看着贾母陷入沉思,意识到不妙的他立马使用撒娇大法,钻到贾母怀里撒娇道“老祖宗,宝玉不想去军营和那些浊臭的禄蠹之辈呆在一起,宝玉想留在家里孝敬老祖宗和母亲,和姐妹们一起玩,好不好嘛?”
果然这招相当管用,只见贾母眼神凌厉的看着贾赦“行了!大房二房各自出一人!赦儿你不是一直想要我房里的鸳鸯吗?等这次战争过去你就把鸳鸯抬成姨娘,让鸳鸯给你生一个儿子传承香火。”
说完不理会欣喜得贾赦和脸色煞白得鸳鸯,看向贾琮道“琮儿,别怪老祖宗偏心,明年宝玉也要下场参加童试,宝玉比你聪明肯定能爬得更高。琮儿我希望你明白,你是替你琏二哥替大房上得战场,我也不指望你立什么功,只要平平安安就行。”
贾琮没想到贾母为了宝玉连贴身丫鬟都能送给贾赦,他这边还没反应,贾宝玉先不干了“老祖宗我才不想当那些禄蠹之...”
话还没说完被贾母粗暴得打断“宝玉,闭嘴!如果你不想下场考试,那么就上战场!”
严厉的语气让贾宝玉识趣得闭嘴,其实他心里还有一句“鸳鸯姐姐这般标志的人物给大伯可惜了云云”但他不敢说出来。
安排好一切的贾母,不等任何辩驳,就离开了荣禧堂,贾赦贾政也一言不发的离开,只剩下长身而立攥紧拳头的贾琮、啜泣的贾环、发呆的贾宝玉以及屏风后神情复杂的众女,尤其是探春。
“又一次,环儿又一次替宝玉上战场!”探春心里不甘的呐喊,哪怕她平时表现的很讨厌贾环,但那终归是她的亲弟弟一个不足十岁的童子。之前贾环回到荣国府后一个劲的哭,向她哭诉战场的恐怖,尤其是易县的事儿发生后,探春真切得知道战场上的残酷。
透过屏风看着那张大脸一种极致得厌恶让她忍不住反胃,干呕出声,惊醒了屏风外得三人。贾琮转头看了眼屏风,随后用一种阴狠得眼神盯着贾宝玉冷哼一声拉起贾环就走。而贾宝玉则是跑进屏风后,对着众姊妹嘘寒问暖,彷佛刚才发生得事儿和他没任何得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