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红灯停,绿灯行
- 晚明:朱元璋求我救大明
- 高山老黄牛
- 3119字
- 2024-10-14 13:57:12
揍完龟公,赵羽飞和三女走进了燕好楼。
推门入内,金漆招牌熠熠生辉,一股浓郁的脂粉香气扑面而来。
大堂内红毯铺地,珠帘低垂,处处彰显着奢华。
莺莺燕燕的歌女们或坐或立,妖娆多姿。
醉生梦死,纸醉金迷。
美酒、歌舞、青春肉体,无一不在诉说着这座纸醉金迷之地的繁华,不愧是京城第一,让范坚魂牵梦萦的燕好楼。
赵羽飞等四人都是第一次来到这等温柔富贵乡,眼见周围莺莺燕燕,三女脸都红了,低头不语。
更有不少卖笑女见到男装的熊瑚,没认出来,只觉得这小哥长得英俊,上前调笑。
熊瑚见对方都是女子,也不好发作。
赵羽飞作为一个正人君子,当然非常鄙视这种地方!
但是……来都来了,增长一番见识也好,因此目不暇接,一直在东张西望。
大堂内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包间里衣着华贵的贵人或饮酒作乐,或搂着美人低语。
一位身着华服的老鸨迎了上来,她上下打量着赵羽飞,见其气度不凡,热情有加:“这位公子一看就是贵客!”
满脸堆笑道:“不知道公子爷想要什么样的姑娘?咱们这儿有温柔似水的,有火辣热情的,保管让大爷满意而归。”
赵羽飞摸出一锭二两重的银子,颠了颠扔了过去道:“我来你们这儿是有些特殊的需求。”
老鸨接过银子,眼睛一亮,拍手道:“那客官您可就来对了。我们燕好楼,什么样的花活都有,包您满意。”
三女站在赵羽飞身后,气鼓鼓的,只想对这老鸨脸上来上一拳。
赵羽飞失笑道:“你想错了,我是想问贵宝地,有没有生了杨梅大疮的姑娘?”
杨梅大疮,也就是后世所称的梅毒。
得了这种病,一来十分痛苦,二来传染的途径也不太好听。
因此没有国家承认是梅毒的原产地。德国人叫“法国病”,法国叫“意大利病”,俄国称为“波兰病”。
反正中国确实不是梅毒原产地,但中国人太老实了,没叫他“欧洲病”,而是根据病患的情况,取名“杨梅大疮”。
老鸨闻言,挤出个笑容,连连摆手:“哎呦喂,您可别开这种玩笑。我们这儿的姑娘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早就被赶出去了,客人尽管放心,全都是干干净净的!”
“公子愿意多花些缠头钱,我们燕好楼还有好多清倌人,包您夜夜做新郎,清倌人,公子爷您这总放心了吧?”
赵羽飞摇摇头道:“我就是要找得了杨梅大疮的姑娘。”
老鸨五十来岁,听了赵羽飞这句话之后,整个人都懵了。
她在这一行十几岁就入了行,从最低贱的妓女开始一步步爬上去,最后自己开了这家京城闻名的院子燕好楼。
什么样的客人没见过?那是身经百战了。
但像赵羽飞这样重口味的客人,今天还真是第一次见!点名要得了杨梅大疮的?
只是干这行的都是人精,面皮凝固了一瞬之后,老鸨挤出一个笑容道:“客人的口味可真是特殊啊,连有杨梅大疮的姑娘都想得到……”
“呃,只是本院有个规矩,凡是得了杨梅大疮的,就得滚蛋,呃,不再收留。所以嗯...”她眼看着一笔好买卖就要鸡飞蛋打,十分不甘。
赵羽飞叹了口气,心想这真是吃人的魔窟啊,妓女在这儿被榨干了青春肉体,不幸染病就会被赶出去。
失去了最后谋生的手段,怕多半是要死于贫病交加之中。
想到这儿,他更坚定了一定要把青霉素搞出来的决心。
“那哪里才能找到有杨梅大疮的姑娘呢?”赵羽飞说道。
老鸨心想这位大爷还真是重口味啊,眼看他身边陪伴的三个女子都是绝色,不去珍惜,却非要找什么得了杨梅大疮的……
摇头苦笑道:“燕好楼是真没有。您想啊,我们可是京城的头牌,要是有得这种病的,客人们谁还敢来啊。”
老鸨边说,心里边嘀咕:也就你这种奇葩了,点名要得了杨梅疮的姑娘?
赵羽飞眉头一皱,心想原来找个得梅毒的妓女,还这么麻烦。
只能带着三女,离开燕好楼。
刚出燕好楼大门,只听一个畏畏缩缩地声音道:“大爷!大爷且慢……”
回头一看,原来是刚被小熊暴揍过的那个龟公。
那龟公脸上青肿不堪,还带着几分惧意,却鼓起勇气凑了上来。
“大爷,小的有话要说。”龟公压低声音道。
“小的刚上楼去拿伤药”,他说着畏缩地看了一眼赵羽飞身后的小熊,“听见大爷和韦妈妈说的话,大爷要找得杨梅疮的姑娘,是不是要做善事、帮她们?”
赵羽飞诧异地点点头,道:“差不多。”
龟公道:“那些得了病,被赶出去的姑娘,命苦得很。她们大多聚集在城南的咸肉庄,还在接客养活自己呢。大爷要去做善事,就去那里,多得很。”
赵羽飞眼前一亮:“哦?此话当真?”
龟公连连点头:“千真万确!小的虽然挨过……那位……女公子的打,但大爷一看就是一脸正气,菩萨心肠。若是能帮帮那些可怜的姑娘,也是积德行善啊。”
赵羽飞闻言,也觉得这龟公虽然有些猥琐,心肠倒是不坏。
伸手从怀中掏出一锭五六两的银子,递了过去:“赏你的。”
那龟公自然是千恩万谢。
正要离开时,赵羽飞又对龟公道:“你又是为什么,要帮那些得了杨梅大疮的姑娘?”
龟公垂下头到:“小人……小人出身娼户,小人八岁的时候,娘亲就死在这个病上,因此,因此……”
赵羽飞叹了口气,带着三女径自离开了。
~.~
离开燕好楼,赵羽飞带着三个女孩直奔城南七里巷的咸肉庄。
高若芷忍不住问道:“赵大人,你为何非要找染病的姑娘?还非要患上杨梅大疮的……”
赵羽飞神秘一笑:“这个嘛,以后你就知道了。”
仇南晶崇拜地看着赵羽飞:“恩公一定有什么高深莫测的计划!”
熊瑚撇了撇嘴,但也没有反驳。
来到城南七里巷,又找几个行人问路,终于来到了咸肉庄。
这里的景象,让几人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破旧的房屋,肮脏的街道,衣衫褴褛的人群。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作呕的臭味。
哎,原来这妓女跟官员一样,也是分等级的。
像是燕好楼的妓女头牌,那就相当于朝中的大臣,穿红戴紫。普通的姑娘,至少也吃穿不愁,还能攒点银子。
至于七里巷这种咸肉庄,做半掩门子的,那就是等而下之了,最是可怜不过。
就连妓女的遭遇,和官员也有几分类似:今天的头牌花魁红袖娘,染上病,明天就沦落天涯。和官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的境遇,似乎也没什么不同。
赵羽飞眼尖,看到一户人家门前挂着一盏绿色灯笼,觉得有些奇怪,照理说这种地方,挂灯笼当招牌,再正常不过。
但只有大红灯笼高高挂,哪有挂绿灯笼的?
他走上前去,只见一个面容憔悴的女子依着门,强颜欢笑道:“大爷,进来玩玩?”
赵羽飞没有进去,而是指着那盏绿灯笼问道:“为何挂绿灯?”
那女子愣了一下,没有回答。
赵羽飞自作聪明的道:“我知道了!看你这门前小径也不宽敞,后门的小道估计也不可能是通衢大道,这么窄的路径,双车并行,怕是会磕碰。”
“因此你想出这个办法,挂上绿灯笼呢,客人远远看到,就知道你现在有空,可以做生意,要是挂红灯笼,客人也能远远看到,知道要么是你正在做生意,要么是今天身子不方便,就不用过来了。”
赵羽飞自己解释了一番,心想这个半掩门的妓女,倒是很聪明嘛,提前几百年,构思出了红绿灯的方案,红灯停,绿灯行。
至于黄灯……黄灯有时候是常亮的。
那妓女没明白赵羽飞在说什么,摇摇头,苦笑道:“大爷有所不知。我那死鬼丈夫生前最爱戴绿颜色的帽子。我挂这绿灯笼,是为了怀念他。”
爱戴绿帽子的丈夫?
赵羽飞想了想,是了,“绿帽子”表示丈夫当了大乌龟这说法,是清代才产生的,明代只是朱元璋规定的娼家装束。
到了清代才有“帽儿改绿,顶子飞红”的说法,类似后世的“要想生活过得去,头上必须戴点绿。”
赵羽飞恍然大悟,心中暗自惭愧:“原来如此。我还以为是什么交通信号灯,原来人家只是时时思念死去的老公。”
这次来咸肉庄,正事是寻找患有梅毒的娼妓,好拿去培养繁殖,测试刚刚生产出来的青霉素原液。
只见她肤色蜡黄,眼底青黑,神色间带着几分隐隐的不安,脸上涂了一层厚厚的劣质脂粉,腮红看似青春,却也掩盖不住病态的倦容,尤其是唇角和鼻翼附近的淡淡红斑。
再听她说话的嗓音,明显中气不足。
一个二十出头的妇人,要费力的才能说出话来,不正常。
虽然她极力遮掩,却难以掩饰那种因病拖垮的虚弱气息。
赵羽飞心里明白了,几乎可以肯定这妇人患有恶疾,而一个卖肉为生的女子,最可能得的重病,就是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