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的企业家精神

多种因素促成了李书福和吉利的成功。李书福的名字寓意为“书写属于自己的幸福”,他也因此给公司起了一个吉祥的名号——吉利,从中国传统文化解释即为“吉祥如意、万事顺利”。不过,有意思的是,吉利的真实由来是李书福写的一首诗《吉利的由来》,有人说这是年轻李书福根据睡觉梦见的场景写的。2022年,我们在拜访吉利汽车位于杭州的总部时,吉利汽车的员工告诉我们,这首诗一直在李书福董事长办公室的地毯上印着,可以看出李书福企业家精神之外的浪漫主义理想烙印。

在离地球不远的上方,

有一组看不懂的音符,

几千年来一直在跳跃变动,

就是没有声音;

许多人为了感动她,

耗尽青春,

她依然没有歌唱;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

一批又一批痴心人,

天天向苍穹倾诉,

夜夜同月亮相约,

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

人们终于发现那美丽的音符化为人间吉利。

李书福的战略格局、执着性格、社会责任、管理逻辑,构成了其企业家精神的核心。

作为一个企业家,李书福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坚韧不拔的决心,一次又一次展现了一名企业家积极主动、大胆创新的创业行为,更以此促进了吉利作为中国新兴汽车制造商在世界舞台上的快速发展。

执着于自己远大的理想和坚定信念,李书福永远不会因失败而气馁。他对中国和全球市场始终保持着清晰的认识。由于立足高远,他能够及时观察并获得新的想法;他总是在寻找下一个商机,并准备随时利用这些机会在市场上获得新的竞争优势;他总是不断自我激励,追求成就,热衷于设计新的方法,旨在提高效率,使工作更容易、更简单、更好和更经济。

李书福认为:“一个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无情抛弃,这样的企业是不可能实现永续经营的。”在中国提倡共同富裕的背景下,2021年8月30日,吉利发布了共同富裕计划,通过全员收入增长计划、全员家庭健康保险计划、全员职业提升计划等一系列举措,实现员工共同富裕。

一个有远见的人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激荡的四十多年,有许许多多出身草根,但是在时代变革的洪流中逐浪前行,展现出远见与格局的企业家,李书福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尽管出身普通,李书福的格局却让他面对竞争时游刃有余,把握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大脉搏,勇敢地“下海”从事实体经济,排除万难创办吉利。在中国加入WTO和随之而来的全球化大潮之际,李书福更是将吉利从一个普通的浙江家族企业和中国第一家民营汽车公司转型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跨国公司。

每次创业,他似乎都能准确地把握那些发展公司业务、促进技术和市场份额增长的机会。而实际上,机遇只属于那些有远见卓识和明确目标,并且知道向何处探索的人。李书福取得的傲人成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视野开阔、眼光长远、思维超前等特质。除了他的商业智慧,他还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创新冒险精神,这些特质使他对自己的商业环境始终保持清晰的认识,从而制定正确的战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如道格·杨所述:“李书福确实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也是一个不应该被低估的人。”(Young,2010)

当然,他的成功也离不开中国经济腾飞的社会大背景。李书福本人从中国东南部丰富的创业文化中受益匪浅,江浙一带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中国政府多项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也在吉利的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

李书福是一个大胆的思想家,也是一个实干家;是一个梦想家,也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他知道如何才能实现他的目标。

李书福天资聪颖、精力充沛、善于思考,能从不同的意见中汲取灵感,在面对困难时勇于尝试。他并不害怕做出艰难的决定,下定决心后也从不放弃。他非常固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有益的(Flannery,2014)。李书福曾经说过:“什么是创新?创新应该是即使所有人都不同意,你也依旧坚持的东西。”(Feng,2018)从第一次以120元人民币创业,到早期家电制造业的成功,再到制造摩托车,再到数年后创办吉利汽车,李书福面临了诸多对大多数人而言似乎无法逾越的挑战。

与当时一些追逐名利的高调商人不同,李书福决心推动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并渴望在中国乃至全球汽车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在收购沃尔沃的漫长过程中,他一直专注于自己的最终目标。面对最初的拒绝,李书福坚持提出新的报价,同时向福特和沃尔沃表达了他的诚意,在艰难的谈判过程中,当收购筹集必要资金极其困难,其他人都准备放弃的时候,李书福又一次成为团队最坚定的领导者。最终他的坚定得到了回报,他不仅使他人接受了自己的想法,而且把一个大胆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后来总结道:“我明白在面对巨大挑战时,只有决心、努力和勇气才能带来最终的胜利。”(McKenn,2006)

尊重专家的学习精神

李书福不仅是优秀企业家,也是正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对创新、技术不懈追求,有优秀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2021年,李书福获得了中国汽车工业饶斌奖。以李书福为第一发明人的专利有1000多项,李书福作为唯一发明人的专利有1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80多项)。

李书福年轻时就善于观察学习、热爱创新发明,也知道把握商业机会。

早年,他在开照相馆的时候发现照相用的定影液很赚钱,就开始做定影液生意,然后发现用于定影液的溴化银很值钱,就去找来高中化学老师,学习怎么从溴化银中提取出银来卖。李书福很早就明白交通工具“安全第一”。有一次,一位员工用一辆我国台湾产的踏板摩托车去公干,结果在路上和一辆机动车迎面相撞,这位员工灵活地跳车走人。李书福马上意识到这样能够保护人不受伤的模式很好,看了损毁的摩托车后,他认为自己也能造踏板摩托车,于是就有了李书福的踏板摩托车,随即在市场上热销。

汽车行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创业之初,李书福便以半个技术人员的身份投身汽车行业,有时候为了搞明白一个问题,在车间一泡就是一整天。

作为一名草根企业家,李书福从不认为自己有何过人之处。在多年的商海闯荡中,他始终渴望学习,并始终尊重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把他们视作他成功的关键。

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李书福思想开放,从不微观管理,而是给予员工信任、鼓励和支持。他知道,要实现公司目标,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全体员工拥有一个共同愿景,让公司团队心无挂碍地通力合作。他的人力资源管理哲学基于个人的天赋和能力,不偏袒、不任人唯亲,他相信“人人是人才,人人可以为师,人人可以为徒”。

在跨文化管理中,李书福崇奉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首倡的16字哲学: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他认为这不仅是人类社会和谐共处、共同进步的崇高理想,也是吉利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宗旨。这种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对他近年来海外扩张和并购后的公司管理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得益于他的道德原则和亲力亲为,李书福在中国成为一位享有盛誉的企业家,他也因此招募到一批有才之士,这些人与他有着共同的理想信念,携手带领吉利登上了世界汽车的舞台。

务实的公关能力和政商智慧

很多企业家在媒体和政商方面因认识不足而吃亏,李书福却是这方面的行家。

李书福不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但他深谙媒体传播之道,总能适时地在新闻中出现,并为吉利带来免费的公关曝光。

早期,他曾被称为中国的“汽车狂人”,因为他从来不怕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李书福曾强烈批评当时中国产业的合资体制。在他看来,这种体制以牺牲中国国内企业的创新、质量和技术进步为代价,给了外国制造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为外企创造了巨大的商业利润。他曾说:“建立合资企业就像染上了鸦片瘾,掌握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人控制着游戏。我们应该努力让中国汽车走遍全世界,而不是让全世界汽车走遍全中国。”

从第一家电冰箱厂被迫关闭的痛苦经历,到他为摩托车和汽车业务申请生产许可证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克服银行贷款在企业发展中造成的种种困难,李书福非常清楚,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将是吉利生存和成功的关键因素。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一位杰出人物,李书福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二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正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李书福还曾荣获“改革先锋”称号,曾被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领袖、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中国十大慈善家等。所有这些官方和民间的荣誉也进一步提升了李书福杰出的中国成功企业家的形象和声望。

从富豪到慈善家

李书福财富的增长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几乎踩着同样的时代步伐。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提升,李书福也从富豪向慈善家转变。

2013年,李书福位列胡润百富榜第63位,净资产为163亿元人民币;2022年,李书福在该排行榜中以1350亿元人民币排名第19。在彭博亿万富翁指数中,李书福位列世界亿万富翁指数排名第158位(Bloomberg,2023),而2023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将李书福列为全球第84位(190亿美元)。《汽车趋势》杂志称李书福为“行业的颠覆者”,并在2019年将李书福列为全球汽车行业十大企业家之一(Priddle,2019)。

2020年4月,李书福在接受中国央视财经频道采访时明确表示:“我是追求科技的突破、用户的满意,以及我们对产业报国的理想实现,我们没有考虑其他。从整个社会来讲,那个富豪榜,对整个社会和谐发展是很不利的。”

李书福更看中的是慈善家角色,2021年,李书福以26 840万元的现金捐赠总额,位列《2021福布斯中国慈善榜》第18位。

正如《汽车新闻》所总结的那样:“李书福已被证明是汽车行业卓有成效和富有远见的领导者。他成功地将吉利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摩托车制造商转变为中国最大、最赚钱的汽车制造商。”(Yang,2018)对于他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中国汽车产业的专家,邓恩汽车创始人麦克·邓恩形容他:“部分是诗人,部分是梦想家——本质上是一个无畏的企业家。”(Anantharaman,2017)

本课小结

何为企业家精神?白手起家的李书福抓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多次机遇,成为亿万富翁,但其从放牛娃到跨国公司董事长的身份转变绝不是偶然的。李书福的成功向中国和世界展现了一个优秀企业家需要具备的眼光和毅力,而这恰恰是他带领吉利集团取得非凡成就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