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倒霉的东路军
- 大明:开局砸死朱由校
- 冬日里的暖阳哟
- 2099字
- 2025-02-02 00:39:31
黄太吉此次入关劫掠,因为队伍太过于庞大,为了发挥出他们的优势,所以分了东中西三路大军。
中路大军是黄太吉率领的后金主力和科尔沁蒙古联军,负责进攻大明重兵防守的大同宣府一线。
不过因为满桂与曹文诏的避战不出,算是一拳打在棉花上,一直没能爆发什么像样的战斗。
西路大军是由漠西蒙古的各个部落,和察哈尔部的林丹汗,汇合在一起所组成杂牌军。
他们加起来也是声势浩大,兵马比黄太吉的中路军还要多,只是战斗力却是最低的。
这一次他们虽说是与黄太吉狼狈为奸,可彼此间的信任度并不算太高,主要是去侵扰陕西的固原一带。
那里虽说也是大明王朝的九边重镇之一,但因为地广人稀和菜鸡互啄的缘故,战斗也和激烈扯不上关系。
只有倒霉的两蓝旗,和内喀尔喀部组成的东路军,遇到了一块极为难啃的硬骨头。
“台吉,实在是打不动了,要不然我们部落里的男丁,恐怕一个都回不到草原上了。”
忽而刺没想到不过是跟着大金打秋风,结果便宜没捞到,反而是让自己部落里的男丁,已经死伤了近三成。
若这次劫掠没有大的收获,他们部落在势力大减以后,肯定会被其他部落趁机给捡了便宜。
“不要怕损失,咱们的草原勇士战死一人,大金就会给一车铁器和一车盐巴做补偿。
只要有了这些,回到大草原上很快就能招募到无数的青壮。
而且此次劫掠的明国女子,也都是谁抢到了是谁的,大金绝不会去分好处。”
内喀尔喀部的盟主那日松听到手下人抱怨,只能是给他们继续加油打气。
作为曾经大明的盟友,大明的军队他也接触过不少,可这么拼命的还是第一次遇到。
“台吉,想要我们继续给大金卖命也行,让那两位大金的贝勒,把许诺的好处先给了。
只要他们大金说话算话,我们部落里的儿郎,都可以把性命豁出去。”
对于那日松画的大饼,内喀尔喀部落里的小头领们,也是来了个见招拆招。
只是手底下这些头人提出的要求,正好也是那日松想要的,自然要趁着机会弄点好处。
“二位贝勒爷,各部的头人如今都有些撑不住劲了,您看是不是先给他们点好处,要不然底下肯定不愿意卖力气。”
在答应内部的头人后,那日松急吼吼的跑到大营,到阿敏与莽古尔泰身边去卖惨。
“本贝勒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物资,其中也有你的一份,等会你就运回去分给他们。
不过你们既然拿了我们大金的好处,要是再攻不下喜峰口,就别怪军法无情了。”
对于那日松的小心思,阿敏自然是心知肚明。
这些所谓的成吉思汗后裔,如今早就成为了草原上的野狗,再也没有了当初的心气。
当初他们跟着明国打大金,后来看大金太过于强势,立马回过头给大金当狗。
就他们那些出息,注定是要被人奴役,根本没有和明国大金三足鼎立的可能。
若是成吉思汗活过来,定然要把这些鼠目寸光的家伙干掉,免得败坏自己的名声。
“二位贝勒爷放心,只要这些物资送到他们手上,绝对能把喜峰口攻下来。”
那日松听到物资准备好了,还单独给自己准备了一份,心里面也暗爽不已。
不用动用本部的一兵一卒,就能从大金身上捞好处,简直是再划算不过的买卖。
“明国的皇帝是个狠人啊!
居然把国家的根本,拉出来组建成军队,若是咱们把这支宗室大军灭了,明国也就离灭亡不远了。”
在把那日松这个贪婪无度的家伙打发走后,莽古尔泰对阿敏感叹道。
“大概是明国的皇帝,发现那些朝臣不靠谱,才想要来上一个破釜沉舟,把所有的家底都押上来。
按照这些天的情况看,即便是把物资给了他们,这群堕落的蒙古人说不好也攻不下喜峰口。”
阿敏对于眼前的困局,也是无比的头疼。
这两年也是流年不利,先是在辽西被明国坑了一把,把自己的儿子都葬送进去。
如今大举南下入关劫掠,又被分到这个鬼地方,听说中路的黄太吉,都快打到明国的顺天府了。
“不用说不好,他们绝无可能拿下喜峰口,就那些明人的反抗的激烈程度,咱们八旗的勇士上去,没有几千人的伤亡也拿不下。”
莽古尔泰对于内喀尔喀蒙古各部的战斗力,发自内心的瞅不上。
如果是平原作战的话,这些蒙古骑兵可能还有机会获得胜利,可想攻下明国宗室防守的关隘,根本就没有一丝可能。
“哈哈,管他呢!只要这群家伙吸引到明国的所有精力,咱们就能在马兰峪关突进去。”
想想喜峰口上那支明国宗室大军的战斗力,阿敏也觉得莽古尔泰分析的没什么毛病。
不过那又如何呢?
他们根本就没指望这些蒙古骑兵能成功,只要这群蒙古人给他们当炮灰,把明国的注意力吸引在喜峰口这一带,大金的计划照样能够成功。
“说起来还是要靠那些明国内部的朝臣,若没有他们出谋划策,帮着我们大金安排内应,恐怕咱们只能在长城外面干看。
这也是我为何反对老八,去重用那些明国的降臣,对待他们本族的皇帝都这样,面对我们这些他们眼中的蛮夷,更不会有忠诚可言。”
对于黄太吉重用明国降臣,特别是那些无耻文人,莽古尔泰一向是持反对意见。
在他看来,若是让这些文人掌握了权力,明国今天的遭遇,就会在他们大金身上上演。
“是啊!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明国的降人得势,要不然咱们大金的这些家底,定会被他们嚯嚯了。”
在这一点上,阿敏与莽古尔泰属于坚定的盟友关系,不是他们顽固不化,不懂得利用明人的力量。
实在是前车之鉴在那里,他们如何愿意重蹈覆辙?
不光是他们两人,其他的满洲权贵们,同样也有很多和二人想法一样。
就连代善那个老狐狸,心里面也是不赞同重用明人,只是面对越来越强势的黄太吉,他们终究是有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