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记忆里的路线十分清晰,葛憧驾车直驶宇山县城。
巴丁县到宇山县的路程不近,有三百多里路。
省道车速大部分限速六十,但很多地方能跑四十公里就不错了。
再加之昨天下午和晚上的暴雨,有些路段受到影响,堵了好几次车。
早上出发,下午了,葛憧才到宇山。
在宇山过大桥后,葛憧没进县城,从城西往左,驶入宇山通向往事镇的县道。
过往事镇后,沿县道三十来里后,有一条岔路,岔路路口立着交通牌子。
顺县道走就是下一个乡镇小平丫,走乡道就去了忘山古村。
在山村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是很好分辨的。
国道路宽,车辆多,路面好,省道次之。
但乡道和村道就不好分辨了,都很窄,很多地方都无法会车。
往往一场暴雨之后,不是这里垮了边就是那里滑了坡,造成道路中断。
葛憧沿着往忘山古村的道路开出不过十多分钟,道路就中断了。
葛憧无奈,只得把车停在一个安全宽阔处。
下车时,他带上了手电筒,以及一根一米长青钢树木棍。
当然,他顺便也背上了背包。
背包里装有衣服,水,盐、小刀、火柴等一些生活必需品。
走进大山,只要有野兽,就不会饿饭。
沿着乡道,往忘山方向走去。
道路好几处中断了,有的是路边垮塌,有的是公路上面滑坡,有的是以前中断的,有的是昨天这场大雨冲垮的。
令葛憧有些奇怪的是,他从县道分路后,一直没碰到一个人。
照说,那么大一个古村在里面,不说碰到很多人,偶尔总该会碰到一个吧?
但一路走来——总之,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葛憧正这样想时,前面突然出现一个老媪,七十来岁。
老媪身子不高,一米五五左右,她的面部看不全,因为她用一块红色围巾包住了部分。
“小伙子啊!太阳都要下山了,你还要去忘山村吗?”
老媪突然问葛憧,声音有些空灵和苍老。
“老奶奶,我不是去忘山村,我是去忘山!”
“去忘山,不是要经过忘山村吗?”
“这倒是的!”
“小伙子,明天再去吧!你现在走去忘山村,天就黑了,天黑后的忘山村太热闹,很多都在那里迷得流连忘返,忘记了归途。”
“谢谢老奶奶提醒!但我还是要赶路!”
“唉,年轻人,不听劝,是你自己吃亏,我已经尽力了!”
老媪说完,就不再理会葛憧。
葛憧与老媪错过身去,葛憧往前走几步回,回过头想看看老媪,但,哪还有老媪的身影。
“大白天的,不会吧!?”葛憧略为惊讶。
虽然惊讶,但他并不害怕。
这老媪即便有古怪,她也不可能是阴邪,这大白天的,天上还有点毛毛阳光照下来,哪怕千年阴邪,都没这么大本事。
葛憧继续往前。
黄昏时,葛憧翻过一个山丫口后,终于看到了前面的忘山古村。
看到忘山古村后,葛憧脑海一个激灵,上一世里,他曾看过《宇山县志》。
忘山古村在以前曾经是一个大寨子,南宋末年,这个村落抗击过元军多年。
世人皆知巴渝钓鱼城,因抗元而名声大噪,尤其是蒙哥因久攻不下,受伤致死于此,更使钓鱼城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英雄古城。
但除了钓鱼城外,还有云顶山石城。
南宋末年,蜀川抗击蒙古元军的战争长达六十多年。
蜀都三次被攻破,军民被屠戮殆尽,其中云顶山上八千多名孤军,凭险坚守在沱江之畔的山顶城堡,阻击元军十五年。
除了钓鱼城、云顶山,再就是蜀东地区的忘山。
忘山抗元将领叫王致。
王致不出名,但他有个出名的叔叔叫王坚。
王坚,南阳邓州彭桥人,在公元1219年时,和忠顺军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元军入侵后,王坚逐渐显示出实力,成为南宋名将孟珙部下得力将领。
元军进攻蜀川,王坚随孟珙入川御敌,后在抗蒙总指挥余玠的率领下,和曹世雄等在合州、广安等地多次击败元军。
后来,王坚因遭贾似道排斥,改任和州知州兼管内安使,没过多久便郁愤而卒。
王坚死后,他的侄子王致率领一千残兵退入大山深处,最后选址忘山村,在这里依靠险要地势,顽强抵抗元军37年。
王致死后,内部分成抵抗和投降两派,战力大减。
一日夜间,投降派打开城门,放元军入城,拒降宋军五百余人全部被杀。
后来,明末清初,夔东十三家反清义军,其中一支就在忘山村。
夔东就是蜀东夔州一带。
夔东十三家义军中有李自成部下,比如大顺军将领刘体纯、郝永忠、袁宗第、贺珍、马腾云、塔天宝。
除大顺军外,还有一些原明军部队,如王光泰,三谭兄弟。
三谭兄弟是谭宏、谭诣、谭文,这三位原先是明朝卫所军军官。
其实,十三家还只是一个虚数,在这一带盘踞的抗清势力不止十三家。
《怀陵流寇始终录》记载,这一带的抗清势力将领就多达21位。
忘山古村抗清将领叫文铜。
文铜名气不大,但他的幺爷爷文安之名气不小。
文安之,万历二十年出生,天启二年的进士,到永历年间已为东阁大学士。
文安之见永历朝廷兵力日窘,前往夔东山区招揽大顺军旧部,在路上又被孙可望劫持。
后文安之脱离孙可望的控制再次转回蜀东,最终到达夔东十三家的活动区域,成为这一地区明军的“督师”,也就是大明朝廷在这一地区的代表。
后永历朝廷逃进了缅甸,文安之忧愤成疾,发病而死。
文安之虽死,夔东地区抗清义军活动依旧残存,文铜所率的忘山义军就是其中一支。
康熙元年(1662),清蜀川总督李国英统秦、豫、湖广三省兵将进剿夔东地区抗清义军。
1662年冬,五百八十多名义军及家属被困死在忘山古寨。
清军攻破忘山古寨后,放了一把火,这座自南宋末年建起来的军寨,便成了废墟。
清末民初时,这古寨又恢复了一些,住进了山贼和土匪。
解放后,土匪被清剿,山寨重新取名忘山村。
山村里面也去住过人,但不干净,毕竟这寨子里杀人太多,阴魂重。
后来,这村子就再也没住人,名字也叫成了忘山古村。
葛憧走到古村村口时,天就黑了下来。
葛憧没有犹豫,按亮手电筒,走进村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