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来历

走出塾室时,已是正午。

明媚日光直直落在脸上。

刘珩下意识眯起眼睛,身体却骤然轻松了几分。

此前他看似镇定自若,心里实则还是很慌张的。刘陶这个貌不惊人的干瘦老头,带给他的压力仅次于当日拜见董卓。

但不管怎样,朝廷派来查案的“钦差”都没有查到什么,旁人自然更加不会怀疑刘珩与赵谦之死存在关联,这一道生死关卡貌似已经快要安全度过了。

刘珩心底积压的担忧,总算减轻不少。

此时秩序尚未崩坏,国法威严不容轻易挑衅。

关羽只是杀了一个乡里豪强,就不得不流亡他乡。如果赵谦被杀的真相曝光,那刘珩他们除了逃往荒无人烟之地或者投身异族避祸,真的没有其他出路了。

刘珩二人刚走出塾室,就遇到了外出归来的宛娘姐弟。

宛娘抱着两岁大的刘瑶走在前面,刘骏则牵着两匹马,二人看到刘陶,明显有些手足无措,但还是走上前见礼。

刘珩摆了摆手,示意二人不要停留,赶紧回家。

二人刚准备离开,刘陶却忽然开口:

“这就是你收养的那个小女孩?”

“刘公竟然连这个都知道?”

刘珩笑了笑,从宛娘手里接过刘瑶,用鼻子轻轻刮蹭后者脸颊,“她叫刘瑶,确实是我刚刚收养的养女,今年刚满两岁,生父早亡,母亲也死在贼人手里。”

刘瑶被胡茬蹭的有些痒,口中顿时响起了咯咯的笑声,两只肉嘟嘟小手用力抵住刘珩的脑袋,小脸一个劲的往后躲。

她年纪毕竟还很小,懵懂无知,在刘珩屋里住了几天,很快就熟络起来。除了偶尔还会哭喊着要阿母,大部分时间都比较乖巧。

宛娘今天之所以把她带出来放风,就是见她情绪又有些低落。

女童的笑声清脆悦耳,稚嫩可爱,温暖而充满感染力,让人忍不住跟着露出微笑。

上了年纪的人,更是难以招架。

刘陶笑着凑近,伸手想要抱起刘瑶,却被后者扭身躲了过去。

他也不恼,仍贴上去逗弄,手法竟颇为熟练。

小孩子虽然懵懂,感知情绪的能力却很强,不一会儿,刘瑶便挂在了刘陶身上,抱着后者的脖子不松手。

刘陶喜笑颜开,皱纹丛生的脸上再没了之前的严厉与肃穆。

玩闹了一阵,方才恋恋不舍地把刘瑶交给刘珩。

同时,又状似无意地问道:

“听说你之前曾坠马落地,陷入昏迷,是一个太平道人救回来的?”

“昏迷期间的确被家人喂了一碗符水,但若说这条命是被它救回来的,我却不信。”刘珩轻轻摇头。

“不管信不信,最好不要再跟他们有任何瓜葛。”

“这是自然。”刘珩颔首,“这些人形迹可疑,说不准就会闹出大乱子,肯定是有多远躲多远。”

“嗯?”

刘陶停下脚步,表情有些古怪,“为什么这么说?”

“苏醒后,我找人打听过,东郭乡大半里聚都已经出现了太平道的信众。更可怕的是,这些人还会定期聚集在一起,凝聚力、组织程度有些类似于传闻中活跃于先秦时期的墨家。东郭乡如此,料想安邑县其他乡里的情况恐怕也不容乐观。而安邑县乃河东治所,京畿之地,都是这副模样,那其他郡县......”

刘珩摇摇头,忽又笑道:“当然,也可能只是我杞人忧天。”

“怎么会是杞人忧天呢?那张角本就心怀鬼胎!”

刘陶像是早就知晓太平道的情况,听到刘珩在东郭乡的见闻也不意外,只有些愤愤然:“乡野小子都能察觉到,为何朝堂之上衮衮诸公仍置若罔闻呢?”

他定定看着刘珩,猛地叹了口气,甩了甩衣袖,继续往里聚大门方向走去。

与此同时,刘珩忽然感觉有些异样。

扭头一看,只见一个气度不凡的青年男子正若有所思的盯着自己。

青年与刘珩对视片刻,温和一笑,拱手道:

“陈国袁涣,见过刘君。”

其人举止有度,一举一动皆恰到好处,给人的观感极好。

而刘珩则有些茫然。

汝南袁氏他倒是听说过,但陈国袁氏,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穿越后他就发现,这个时代有很多声名显赫但在后世却鲜有听闻的豪族,因此也不敢怠慢,连忙拱手回礼。

袁涣冲刘珩点点头,便如同弟子门人一般,追随刘陶离开了蚩尤里。

刘珩目送甲骑护送二人离去,原本放松下来身体忽然又变得紧绷,心中更是突兀涌现出一股紧迫感。

为黄巾,也为赵谦。

刘陶必定感觉到了什么,但碍于某种原因并未明言。当然,也不排除他觉得这次随行的士卒太少、回安邑城重新调集重兵的可能性。

刘珩思来想去,越发不安,便喊来刘骏,嘱咐道:“阿骏,去库房拿些钱,然后骑马去安邑城,今后几天就留在城内观察形势。一旦发现城内士卒有集结的迹象,立刻回来报信。”

刘骏一愣,随即明白过来,神色肃然:“主人放心,小人明白。”

见刘骏应诺离去,刘珩才略微有了些安全感。

别看刘骏平日里寡言少语,反应好像也有些迟钝,但那只是表象,实际上他头脑机警灵敏,性格十分谨慎。

如果安邑城真有异变,刘骏肯定能有所察觉。

更重要的是,成年之后,刘骏体内的羌人血脉好像觉醒了一样,一身马术突飞猛进,造诣极高。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当能提前赶回蚩尤里报信。

......

傍晚,刘氏坞院。

正堂内,依然只有刘珩祖母、刘昱、刘朗和刘珩四人。

“陈郡袁氏,那可是了不得的高门大户啊!”

听到刘珩说起袁涣,刘昱感叹一声,向众人解释道:“陈郡袁氏这一代的族长叫袁滂,历任卫尉、光禄勋、司徒,位列三公。即使比不上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在大汉朝也肯定算是一等一的豪族了。”

对于刘昱此言,屋内其他人都没有觉得不妥。

族内出过三公,当然算当世豪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