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传染性红斑(erythema infectiosum)
传染性红斑又称第五种病(fifth disease),是由人类细小病毒B19(human parvovirus B19,PVB19)感染引起。病毒侵入患者鼻咽部,其分泌物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后具有终生免疫力。
【临床要点】
好发于2~10岁儿童,冬春季多见,可呈小流行。潜伏期5~14天,无明显前驱症状,全身症状轻微。皮疹好发于面部,经1~2天可延及躯干、四肢。面部皮疹为水肿性大片红斑,蝶形对称分布,境界清楚,上无鳞屑(图1-16-1,图1-16-2)。躯干、四肢皮疹呈现多环形、花边状或斑丘疹。皮疹若隐若现,气温低时不明显。自觉微痒和烧灼感,部分患儿扁桃体肿大伴淋巴结肿大,有咽痛等症状。病程7~10天,皮疹往往先从中心消退,而形成小环状或回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图1-16-1 传染性红斑(一)

图1-16-2 传染性红斑(二)
【病理学特点】
表皮与真皮均为慢性炎症改变,无特异性。
【治疗要点】
隔离患儿,对症处理。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中医中药:可用大青叶、板蓝根及清热解毒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