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鳖虫

土鳖虫原名虫,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本草纲目》载:“行产后血积,折伤瘀血,治重舌,木舌,口疮,小儿腹痛夜啼。”今广泛用于癥瘕、经闭及跌打损伤诸症。

【别名】

土元、土鳖、地鳖、虫。

【来源】

为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鳖蠊科昆虫中华真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及冀地鳖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的雌虫干燥体。

【鉴别】

1.地鳖

卵圆形,长约3cm,身体背腹扁平,背部紫褐色至黑色,有光泽。头小,咀嚼式口器,触角丝状,长而多节,复眼肾形,前胸如盾状,盖于头上,第8、9 两腹板缩藏于第7 腹板之内。足3 对,有细毛,多刺。跗节5 节,具2 爪。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

2.冀地鳖

呈长椭圆形,长2.5~4cm,背部黑棕色,无光泽,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

【道地与分布】

地鳖主产于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冀地鳖主产于河北、北京、山东、浙江等地。药材均以完整、色紫褐者为佳。

【伪品及易混品】

1.赤边水

为姬蠊科昆虫赤边水Opisthoplatia orientalis(Burm.)的雌虫体,主产于福建、湖北、广东等地。

呈长椭圆形,长2.5~3.5cm,背面黑棕色,腹面红棕色,前胸背板前缘有1 个黄色镶边。

2.龙虱

为龙虱科昆虫东方潜龙虱Cybister tripunctatus orientalis Gschwendtner 的干燥虫体,主产于湖南、江苏、福建、浙江、广东等地。

呈长卵圆形,长2~3cm,背面为黑绿色,有一对鞘翅,边缘有棕黄色狭边,除去鞘翅,可见2 对浅色膜质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