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患者必读:贫血、白细胞低、血小板低怎么办
- 丛明华主编
- 1471字
- 2025-03-15 08:29:44
血细胞大家族介绍

造血干细胞是这个家族里的老爷爷。
老爷爷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髓系干细胞,二儿子叫淋巴系干细胞。
大儿子成家后希望振兴家族,给老爷爷生了五个孙子,大孙子叫粒-单核系祖细胞,二孙子叫嗜酸性粒祖细胞,三孙子叫嗜碱性粒祖细胞,四孙子叫红系祖细胞,小孙子叫巨核系祖细胞。
这五个孙子又开枝散叶了,分别有了孩子,前三个孙子的孩子和二儿子的孩子有一个共性,浑身无色,外人把他们统称为白细胞。
四孙子的孩子比较有特点,是红色的,就起名叫红细胞。
小孙子的孩子特点更明显,不像白细胞那样是个球形,他家的孩子长得扁扁的,呈片状,起名叫血小板。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血液里的三个明星主角,统称为血细胞。

白细胞


白细胞是血液中重要的血细胞,是一类无色有核的血细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当病原体入侵人体的时候,白细胞就会吞噬或者杀伤病原体,因此白细胞是我们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人体健康的卫兵。当放化疗引起白细胞数量下降,人体的防御系统兵力不足,无法有效对抗病原体时,人体就很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其中的中性粒细胞是衡量患者抵抗力及感染风险的重要指标。

红细胞
血红蛋白是包裹在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人类血液呈现红色就是因为血红蛋白是红色的。

血红蛋白的主要作用是携带氧气。经过呼吸道进来的氧气通过肺组织进入血液,然后和血红蛋白结合在一起,跟着血液流到全身各处组织器官,在组织器官内释放出来,供组织器官利用。因此,当血红蛋白数量不足时,也就是发生贫血时,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会下降,全身各处组织供氧就不足,无法正常工作。我们人体会出现没力气的现象,稍微干点儿什么都会气喘吁吁。

血小板
血小板虽然说是血细胞,但是没有细胞核,它是从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上脱落下来的由细胞膜包裹起来的细胞质。

血小板的主要作用是参与止血,也有吞噬病毒的作用。当人体发生创伤时,血小板会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形成一个血小板团,将破损的血管进行初步修补,阻止继续出血。随后血小板与凝血因子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止血栓子,进一步修补受损的血管。当放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后,人体发生创伤时就没有足够的血小板形成栓子来修补受损的血管,出血时间延长,出血量也更大,严重者会有生命危险。

造血干细胞

1.种子学说
当放化疗后,骨髓造血干细胞受到损伤,相当于种子遭到了破坏,造血功能从源头上受到了影响。

2.土壤学说
造血微环境是早期血细胞生长的环境,相当于土壤。放化疗同样会破坏造血微环境,就像土壤遭到破坏变得贫瘠,种子自然无法更好地开花结果,血细胞也就会生成困难。

3.虫子学说
放化疗使身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就像庄稼,虽然长出来了,但被虫子咬坏,从而也无法更好地生长。

4.原料学说
肿瘤患者因放化疗影响消化系统,存在恶心、呕吐等情况,导致营养摄入及吸收不良,使蛋白质、维生素B12、叶酸、铁等造血原料摄入不足,血细胞合成困难。

总结
基于以上几方面原因,使得血细胞生成减少,要想改善骨髓造血功能,需要从修复种子和土壤、消灭虫子、提供原料四个维度来营养骨髓,增强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造血能力,从而维持外周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我们这本书主要是告诉大家,放化疗引起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的前因后果,以及在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要如何应对。比如:放化疗后多久会出现“三低”?出现“三低”时该吃什么?要注意哪些问题?医生开给我们的药是如何起作用的?这些药什么时候开始用、什么时候停?
我们还专门请教了营养学的专家,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在家就能做的丰富食谱。希望对您和您的家属有所帮助。
砖抛完了,下面重头戏来了。愿大家好好学习,在抗癌路上一帆风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