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共调查20 281人,其中男性8 776人(43.3%),女性11 505人(56.7%);城市居民11 039人(54.4%),农村居民9 242人(45.6%)。40岁及以上有效样本17 489人,其中男性7 393人(42.3%),女性10 096人(57.7%)。

(二)骨密度分布情况

2018年,我国各年龄段人群腰1~腰4骨密度最高,股骨颈骨密度最低。大体上同一年龄段、同一部位城市地区骨密度高于农村地区,体现出骨密度的城乡差异。男性腰椎、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均在20~29岁达到骨峰值,分别为0.998g/cm2、0.868g/cm2和0.923g/cm2。女性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在20~29岁达到骨峰值,分别为0.827g/cm2和0.885g/cm2;女性腰椎骨密度在30~39岁达到骨峰值,为1.042g/cm2

(三)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

2018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12.6%,其中男性为4.4%,女性为20.9%,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城市地区患病率为10.9%,农村地区为13.6%,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60岁及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达到27.4%,男性为8.0%,女性为45.9%。

(四)骨量低下情况

2018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骨量低下流行率为40.9%,其中男性为41.7%,女性为40.0%,男性略高于女性。城市地区为39.5%,农村地区为41.6%,农村地区高于城市地区。60岁及以上人群骨量低下流行率达到47.5%,男性为51.2%,女性为44.1%。

(五)骨质疏松症与相关危险因素

分析了家族史、低体重、行为生活方式(酒精摄入、吸烟、奶制品摄入、体育锻炼、户外活动)、生殖健康、慢性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慢性胃肠道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使用(类固醇药物、抗癫痫药、抗凝剂、甲状腺激素、镇静催眠药、抑酸药)等与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的关联。

男性中与骨质疏松症患病相关的因素为低体重、现在或曾经吸烟、从不锻炼、曾有过阳痿或缺乏性欲,OR 值分别为:5.825(95%CI:3.893~8.716)、1.320(95%CI:1.014~1.718)、1.577(95%CI:1.128~2.205)和 1.412(95%CI:1.057~1.886)。

女性中与骨质疏松症患病相关的因素为父母曾被诊断有骨质疏松症或发生过髋骨骨折、40岁后身高减少超过3cm以上、低体重、过去一年从未摄入奶制品、从不锻炼、45岁或以前停经、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OR值分别为:1.287(95%CI:1.052~1.574)、1.380(95%CI:1.198~1.590)、4.205(95%CI:3.061~5.777)、1.240(95%CI:1.104~1.392)、1.231(95%CI:1.073~1.413)、1.717(95%CI:1.469~2.007)和1.354(95%CI:1.111~1.648)。

(六)骨质疏松症诊断情况

2018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知晓率(曾经被确诊骨质疏松症的人数占本次调查发现的骨质疏松症总人数的比例)为6.4%,男性为3.7%,女性为7.0%,男性低于女性。城市地区居民的知晓率为10.5%,农村为4.6%,城市高于农村。

(七)骨质疏松症治疗情况

2018年,我国40岁及以上确诊的骨质疏松症人群中,16.1%同时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男性比例低于女性,分别为9.8%和19.4%。城市比例高于农村,分别为18.3%和13.8%。

2018年,我国40岁及以上确诊的骨质疏松症人群中,25.1%使用药物治疗,男女比例近似,分别为25.0%和25.2%,城市与农村相近,分别为25.9%和24.3%。在使用药物治疗的人群中,双膦酸盐类药物使用率为28.1%,降钙素类药物使用率为17.3%,女性中雌激素类药物使用率为7.2%(女性),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使用率为5.8%,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使用率为3.9%(女性),维生素D类似物使用率为33.7%,维生素K2使用率为11.1%,中成药使用率为40.2%。

(八)骨质疏松症知识知晓和骨密度测量情况

1.骨质疏松症疾病名称知晓情况

2018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疾病名称知晓率为48.8%,男性为48.6%,女性为49.0%。城市地区知晓率为61.9%,农村地区为41.7%,城市明显高于农村。

2.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2018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4%,其中男性为7.0%,女性为7.9%,女性略高于男性。城市地区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率为12.5%,农村地区为4.7%,城市地区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3.骨密度测量情况

2018年,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骨密度测量率仅为3.3%,男性为2.8%,女性为3.8%,女性略高于男性。城市地区为6.6%,农村地区仅为1.6%,城市高于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