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名解读
  • 于玲
  • 588字
  • 2025-03-14 15:58:02

七、温溜

穴名中的“温”字,是温和、使之温和的意思。

穴名中的“溜”字,在《黄帝内经》中有特殊的、明确的定义。如《素问·阴阳别论》曰:“阴阳相过曰溜。”句中的“过”字,为一者独大,两者不相均衡之义。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内部的阴阳本应平衡,如是才能身体健康。假如出现“阴阳相过”,一方偏盛的情况,则会出现相应的病症。阴阳者,寒热也。寒热不均,阴阳移位,诸症由是而生。细观本穴主治,“喜笑狂言见鬼,吐涎沫”,是热邪在上,清阳被扰,清窍被蒙之象;“肠鸣腹痛”是肠胃有寒,气机紊乱之证;“寒热头痛”“风逆四肢肿”则是卒感风邪,寒热激荡所引发的病症。

以上由阴阳激荡所产生的诸症,恰恰符合《素问·离合真邪论》以天地比喻人身的描述:“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所以说,人身阴阳之偏盛,犹如四时气候的过寒与过热;卒然的骤风暴起,则是引发“狂言见鬼,吐涎沫”的病因。

治疗以上诸症的重点,关键是一个“温”字。努力让错位、偏盛的阴与阳逐渐趋于温和,努力使体内的阴与阳不再因“阴阳相过”而出现相应的病症,从而让沸溢、凝滞、激荡的经水复于平静,让体内的气血、阴阳重新回归到阴平阳秘的水平。

故“温溜”二字,寓意本穴能使“天地”重新归复“温和”,“经水”得以恢复“安静”,“阴阳相过”的诸症重新得以恢复平静。